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读书心得800(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福贵是幸运的,一出生就有一个好爹,不缺吃不缺穿,家庭富裕,有钱有女人,人人追捧。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是幸运永远是短暂的,尤其是这种幸运不是自己争取而来的时候。
福贵是悲惨的,先是豪赌输掉家业,随后爹被气死,娘病死,随后几年,儿子献血死了、老婆软骨病死了、女儿大出血死了、女婿泥块压死了,甚至连唯一的外孙子也是因为饿的太狠,撑死了。所有死法几乎都让福贵一个人遇到了,到头来,孤独一人,与一头年迈老牛相依为命。
听起来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我甚至怀疑作者心里阴暗,为什么把故事写的如此悲惨,命运如此残酷,竟在主人翁福贵年迈,已经反省之后,唯一外孙还是死了。让我感叹人生不易,世事难料,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一步错,步步错。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福贵的悲惨终究还是从年少的纨绔败家开始,从气死他爹这个大逆不道的行为开始,就注定他人生的命运之悲惨。时间不会倒流,有些事情注定不可改变,虽然,福贵之后醒悟过来,可为时已晚,唯一的财产已经被抵押,自己又没有本事,只能任人摆布。
福贵的错,如果只是由他自己来承担,倒还没什么,可,事实往往是,祸及家人,老婆、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都陷入深深的厄运。即使到最后福贵极力挽回,为保护家人做了很多牺牲,可已经有心无力,再也回不去,大好光阴已经失去,只能听从命运安排。
这或许是主人翁的悲哀,也或许是那个时代的悲哀。福贵作为一个男人,始终没能尽一个男人最大的能量去保护家人,始终让我耿耿于怀。
但,福贵也是幸运和幸福的,福贵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因为他的败家和纨绔而离开他,仍然不离不弃,他的老婆家珍,甚至在福贵落魄的时候,坚决抛弃富裕的家庭生活,回到他的身边,为他生儿育女。福贵也没有让家珍失望,努力改变,勉强过上了几年幸福生活,可谓也经历了人间稀有的真情和温情。
直到故事结尾,福贵已经年近迟暮,仍然乐观积极。尝尽人家富庶,也尝尽人家悲惨,福贵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家人一个个随之而去的打击,让他彻底意识到人生无非就是为了平平淡淡的活着,已经没有任何牵挂。
正像文章所写:“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人生不过是下山上山,平平淡淡才是真。
好多年前看过电影版《活着》,可能是年龄和时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了太深印象,只是记得他的,他的败家,他的落魄。记得村长说一个包子里包了一头羊,那时感觉到很荒唐。而今再读余华的《活着》,倍感人活着之不易。命运有时让人感到无奈、无力,却又无法改变、无处逃避,只能默默承受,引颈受戮!
福贵最大的错大概就是输掉了家产和祖屋,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气死了父亲,拖累了家人。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却是从输掉家产的时刻开始的。之前的福贵浑浑噩噩,不分昼夜地呆在青楼赌场,那种醉生梦死的日子不叫生活,只是活着——行尸走肉般地活着!福贵辜负了生活,生活便还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他沉睡已久的感觉和良知。此后的福贵才开始悔悟,才学会了珍惜与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无所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福贵最大的福则是娶了家珍这个女人,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在福贵被抓壮丁时照顾卧病的婆婆,同时养育一双儿女。在生病的时候还要坚持下地干活,只为多挣一点工分。这样的女人作者是不忍心让她早早离世的。相较于其他人,家珍也算是善终的一个。让她在送走儿女后依然坚韧地活着,与福贵共同承受这份悲痛,也彼此温暖,相携前行。
从父亲开始,福贵先后送走了身边的七个亲人。对父亲的悔恨,对母亲的遗憾自责,有庆的难以置信,凤霞的猝不及防,二喜的飞来横祸,苦根的贫穷无知,唯有家珍离开时平静安详。如果说有庆、凤霞、二喜的死都是外界造成的,对于父母的死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苦根的死则似乎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从父亲死时的浑身无力,到有庆死时的大哭大闹,再到苦根死时的平静,我们看到福贵变了。死亡是一把大锤,击打着福贵的肌体。当第一次敲击时,痛不欲生,当敲击接踵而至,肌体变得坚韧也变得麻木,不再徒劳地反抗,只是接受。
生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下一个恶作剧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所以也不作预设,要么等待,要么迎接。
土地因踩踏变得结实,生命因苦难变得坚强。当胸怀如土地般宽广,便有了承受苦难的力量。土地召唤黑夜,生命迎接苦难,如果黑夜注定要来临,与其躲避,不如坚强面对!
不管生活赐予我们什么,我们都需要直面相对。苦难是一坛酒,酝酿、发酵,最终都会化作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走过坎坷,就能迎来希望。只要活着,就是强者;只要活着,就是英雄!
作者余华在此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家业,变成了一贫如洗的人。父亲一气之下去世了。妻离子散,整个家都衰败了。为了生活,福贵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为生活而努力。
两年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回来了。我为文中的福贵高兴,我以为,他的命运会好转了。没想到,命运如此艰难,岁月不饶人,母亲由于年老,一病不起。为了生病的母亲,福贵前去城里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好不容易终于回到了家,女儿已经因为生病而成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再开口讲话的人,母亲也因病在两年前去世了。
然而,这些灾难还只是开头,我为文中的主角们抓了一把汗。心情也随着书的情节动荡起伏。福贵,命运真是不福也不贵啊。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福贵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生活举步为艰。当饥饿来临时,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有庆,为救县长产后大出血的老婆,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献出了年幼纯真的生命。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我眼睛都是湿润的,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女儿凤霞的出嫁,我以为他们从此可以结束悲惨的命运了。但接下来,我不禁有点责怪余华,为什么要把人家写得这么悲惨。
女儿因生产而死,妻子也跟着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死亡一个个接踵而来,最后,只留下了福贵。福贵老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但年老的福贵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留下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无疑是一部经典,美国短篇小说家艾米丽·卡特称之为一部“永恒作品”,并不是谬赞。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年轻人也都该去认真读一读这部作品,让它来教会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轻人懂得生命的厚重与沉痛,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着的价值,去担当生命的责任。
福贵的一生,是命运的意外不断降临的一生:年轻时候吃喝嫖赌赌没了家产,气死了爹,怀孕的妻子也被丈人接走。但即使没读到家珍带着半岁的儿子回来,也知道她必然会回来的。虽然作为新时代的人,看到家珍明知福贵吃喝嫖赌却从无怨言甚至有孕在身劝福贵回家还被打且要一个人走很远的夜路回家,会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但那是时代的印记。家珍是福贵前世修来的福,若是没有家珍,福贵也许很早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看完很感慨,福贵家的意外一个接一个,余华总是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在写死亡写意外。幼时机灵可爱的凤霞因病聋哑,曾被送给他人,好在福贵下定决心再穷也要一家人在一起她才得以回家。因聋哑无人提亲的她羡慕着别人的出嫁,终于等到了偏头二喜。她与二喜成婚住在城里,被邻居接纳,很快怀上了自己的孩子。新生命的即将到来,使得《活着》充满了希望。但意外随着新生命的到来还是发生了。凤霞的.一生就此结束。县长女人生孩子大出血逼着十二三岁的孩子献血来救,而凤霞只能如她那被抽干血的弟弟一般躺在停尸房了。
有庆会在姐姐被送走的时候宁愿自己不上学也要姐姐回来,会一天跑四趟只为了可以割草喂羊,会把比赛后老师给的糖分给家里人,也会在知道献血可以救人的时候努力站到前面。可这世界最终没善待他,他拯救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就那么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被抽血致死。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公交车上坐过了站,心里在咒骂着医生、县长、县长女人,也在咒骂着那个依然官本位黑暗的时代。
二喜宁愿不要儿子也要保凤霞,但命运还是夺走了他的凤霞。他只得背着儿子继续活着。记得印象深刻的一句“别人都是看着孩子长大,他却只能感受儿子的重量”苦根有重了。即使到现在,也有些人会因生活的重担无奈缺席孩子的成长。可惜命运不止夺走了凤霞也夺走了他的生命。
苦根原本是个被父亲宠着的孩子,却在尚不懂得死亡是何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母只能随着外公长大。他小小的年纪也会懂得心疼外公,在筐里醒来会抱着两颗菜问外公“这样有没有轻一点”。苦难逼着人成长,以前的苦根是那个说着“我不管你的命,我只要麻雀”的孩子。
福贵的一生是幸福的,是因为有家珍、有凤霞、有有庆、有二喜、有苦根,还有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即使这些人都只陪了他一程而已,他已经十足幸运。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福贵不配得到这些美好,想起福贵年轻时候的放荡形骸,正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但转念一想,也许都是命。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有他们的命,他们也是福贵的命。
悲剧就是把美好揉碎了给人看,也揉碎了人心。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主人公福贵从少爷变为农民的巨大反差,而正是这种文学性的对比,给予我们无限的感概与深思。一开始的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有着平常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烟花柳巷,纸醉金迷。当一切繁华都褪去时,福贵才开始脚踏实地的生活。
最经典的那一句:人一旦开始真实的活着,那不真实的也变的真实起来。家道中落前,他不知柴米油盐的由来,不懂母亲妻子的关心与劝诫,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所有的日子宛如梦幻一场,直到失去后才开始想要努力地活着。
而当人越想努力的活着时,生活却往往不会那么如意。一开始,所有的钱财散尽,他那怀着孕的妻子被丈人接回,宣布与他永远断绝关系;后来,他被蛮不讲理的军官强迫去打仗,颠沛流离多年后再回故乡时却发现自己美丽聪慧的女儿变成了哑巴;再后来,便是所有亲人的一一离去,他的女儿因难产而死,他的儿子在医院被人抽干血而死,他的女婿工作时被水泥板砸死,唯一的外甥,也因吃多了豆子而撑死,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也许人生便是由种种磨难构成,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的经历,不断的涅盘,尝尽悲欢离合,体会人生百味。
福贵的一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他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_时期、改革开放前期,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个人的生死显得尤为渺小,个人的命运宛如一根稻草,漂浮在那乱世中。在这种苦难的历史坏境下,他的一生又充满了戏剧性,因输光了家产而逃过枪毙地主的命运,在大街上买药被意外地抓去当兵……短短几十年间,他经历了各种苦难,但他依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的面对人生。在他晚年的自述中,我看不到悲观与厌世,有的只是他带给我们种种思考。
当代的我们,所经历的、所承受的有这位老人的多吗?并没有,但我们当中,依然有人悲观厌世,郁郁寡欢,明明经历的不多,感受的太少,却要故作沧桑,与福贵相比,这样的我们,真应该深以为耻。人本身是为活着而活着的,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的,这是一种生的使命。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去经历,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无论苦难还是死亡,都要直面面对,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这才是活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