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心得体会 >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3篇)(完整文档)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3篇)(完整文档)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4 18:5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3篇)(完整文档)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1

  一: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炽热的工作热情。从自己的工作中领略出浓厚的趣味性,生活也才有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教师需要有跟强的敬业精神。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学校,看学生,看生活,并且积极的活动起来寻找生活的.动力,“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这就是我们教师平凡而伟大之处。所以我们宿迁在提升教育的内涵建设上要着力培养一批敬业的教师,教师只有做到了爱岗敬业,学校教育教学才会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二: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还要有一颗爱心。

  面对这一张张渴求知识的小脸,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愉悦中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在教师的这一缕阳光下能够快乐茁壮的成长。这就是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之处

  总之,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全的人格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要拥有一颗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心。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2

  为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讲求实效、提高素质的原则,以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与管理为龙头,强化措施,狠抓管理,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目前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校级骨干教师15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0名,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已取得本科学历的20人,正在参加本科进修的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

  二、工作措施

  为落实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学校严格按照“全面培训,重点扶持,定期考核,动态竞争”的管理原则,一方面很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力争让更多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另一方面完善现有骨干教师的管理制度,使他们真正发挥典型、骨干、示范作用。

  1、建章立制,落实考核,充分发挥机制的激励功效。学校严格落实《临泽县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在抓好培养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骨干成长的激励制度,相继出台了《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校内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制度,通过落实骨干教师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学校对已经认定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要求县级骨干教师制定自己的成长计划,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并不断完善充实。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交流与公开课的展示,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2、搭建平台,因才而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也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学校在给其定任务、压担子的同时,对他们实行放担、放心、放手的“三放”政策,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上安排其担任基础课和毕业班教学,选拔能力较强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学校中层领导,为他们施展个人才华搭建展示的舞台。学校通过开展“六个一工程”(要求他们每人必须承担1项教研课题;每周必须参加1次集体备课;每周必须听1节结对帮扶教师的课,并进行认真地反馈指导;每月必须撰写1篇教研小结和教研课题研究进展分析材料;每学期必须上好1节示范表演课;学期末必须写出1篇教学小论文并向外推荐发表),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地增强了骨干教师工作的实效性。为了凸显骨干教师带头模范作用,学校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名骨干教师至少结对帮扶一位青年教师,通过签订师徒结对目标责任协议书,具体规定导师传、帮、带的职责,定期进行帮带效果考核,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3、梯队发展,择优推选,抓好学习培训。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中,一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教师的师德作为决定其是否被培养的关键因素,依据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科研能力、教学成绩等择优培养,决不排字论辈,以次充好。同时,在抓好校本培训的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外出参加培训,为他们提供广阔和便利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以增长知识,增加信息量,增强他们工作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觉性。

初中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篇3

  本人于__年__月__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至今两年来一直在南庄三中任教。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奉信 以生为本,言传身教 的准则,发扬奉献精神,热爱学校,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总结,积极进取。在各位前辈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飞跃。现把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中灵活地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__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 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 20__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培优转差。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虽未能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在一年多的副班主任工作中,与班主任一起,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的班集体。我主张把管理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是他们的指路者和知心朋友,师生共建和谐班集体。我紧守 人本 观念,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上,我除直接参与管理外,还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

  我把所有学生都作潜能人看待,把教育的重点始终放在德育渗透上。作为副班主任和生物教师,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尽可能的发掘每一位学生潜在的特质,鼓励和支持他发挥自己特质,让他们把那些无作为的时间转移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向,认识到自己应该是时候学习一点知识充实自己的理想了。在注重优生的培养,积极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重视后进生的转转化,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成功让多位后进生重拾信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被调动起来,每位学生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理想,也有了共同实现理想的家,自然一个良好团结向上的班级体就渐渐形成了。

  我始终对教育充满着激情,同事之间精诚合作,互相进步。在如此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相互碰撞,产生无穷力量,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有阳光亦有风雨,在两年来的教学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用持久和饱满的激情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