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二十字”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半年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二十字”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农村建设各项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主要抓好示范村、“五个一”工程村及主要公路沿线村屯新农村建设。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标准完成春耕生产
坚持高标准、市场化、科技型备耕。及时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高油大豆补贴2121万元,落实春耕资金5.3亿元,下摆化肥1.3万吨,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50期,累计培训农民6万人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55.6万亩,大豆34.4万亩,玉米15.8万亩,水稻5.4万亩。全县良种播种率达100%,种子包衣率达100%,克服了早春干旱和春耕期低温多雨等不利条件影响,高质量完成了春耕生产任务。
(二)特色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上半年黑木耳、烤烟、果菜、特色养殖、劳务经济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①黑木耳产业势头强劲。加速推进标准化、工厂化、产业化进程,第三届黑木耳节正在紧张筹备,全力做好升格工作。生产规模达5.79亿袋,预计总产2.2万吨,预计总收入8.8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②烤烟产业标准化推进。实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精细化管理,落实面积3.8万亩,签定收购商品量11万担,合同金额5500万元;
③果菜产业外向化推动。积极实施出口果菜产地备案和注册登记,稳定面积18.5万亩,重点发展对俄出口果菜6.5万亩,其中棚室蔬菜3100亩,预计总产16万吨,总收入1.33亿元以上;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年初以来,我县为了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制定了《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优惠政策》,从工商、税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农业生产、农村优抚、农村医疗等六大方面予以扶持,极大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1、试点村农民增收势头良好。我县9个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仅黑木耳就发展到7332.5万袋,同比增长62.9%,占全县发展黑木耳总量的13%。省级试点村发展规模过千万袋的`村达到4个,占全县千万袋村总数的36.4%。
2、集中推进新农村项目。大城子、夹信子、三岔口、泡子沿四个村建设项目全面启动,现已完成6个项目建设,其中三岔口村文体休闲广场正在建设中,泡子沿农民公园工程过半,大城子村渤海国遗址展馆主体即将完成,夹信子村的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3、“五个一”工程全面展开。创优村新建、续建主导产业园区6个,新建、扩建文化大院和农民休闲广场4个;达标村完成90%的验收项目,其余进入收尾阶段;提档村建设项目完成80%;重点环境治村全部完成整治任务,规划村正在组织规划。
(四)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完善培训措施。
我们与黑龙江盛世新农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建设80个农村科技文化信息播报站,现已建成52个,并根据东宁实际上报环境整治、科普、政策法规等信息。完成了16个村“六位一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迎检收尾工作。全县102个行政村创建计划生育“双新”示范村30个,示范户300个。印发《农民应知应会》宣传单3万份,《农村法律法规汇编》5000册,科技人员下乡1600人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50期,发放资料30万份,播放科普录像270场,培训农民6万人次,占农民总数的60%。
20xx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坚持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科技培训的窗口、致富信息传播的中心、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力度,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20xx年第一批?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目标已确定,前期设备设施的配建及活动的开展正积极运行。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抓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工作,制定了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五年规划,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市委常委和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并责成市文体局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全市上下的"“一把手工程”,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大院的财政投入,列为市直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责任制重要内容,做到了农村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进农村文化
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抓调研,规范大院建设
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领导小组责成文化部门,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走访了全市?个乡镇和多个具备建设条件的场站,与各乡镇领导、场站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就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展开座谈,耐心细致地调查了解近年来大安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制定了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规划,确定了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规范了建设标准和建设方式等,引导农民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有效开发和整合当地具有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和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使农村文化大院成为多功能综合文化活动场所。
三、抓建设,实行分类指导
在文化大院建设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的原则,注重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功能齐全、方便群众参与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文化发展实际,分区片开展了大秧歌表演、二人转演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阅览、民族特色文艺演出等多项文体活动。在?镇?村、?镇?村,农家大院已初具规模。农家书屋全天为农民群众开放,文化共享工程定期给农民送去种植、养殖等科技知识,文艺
演出把欢乐送给农民,棋类牌类比赛活跃着村民的业余生活,每晚的大秧歌表演更是农民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活动,很多农民通过文化大院这种途径掌握了科学种植技巧,在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进来,形成了稳定的文化大院主力。?镇是我市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最早的乡镇,他们还组建了民乐队,使爱好地方戏的中老年人有了演艺的舞台。?乡的?村、?村也在积极开展图书阅览、桥牌棋牌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当地农民的一致认可,村民积极参与,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缓解农民看书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的问题,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发展能力。
为保证我市农村文化大院能够健康有序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文化大院建设的新途径,在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对口支援、联合共建、捐赠赞助等形式,确保文化大院建设资金,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农民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文化室、图书室,同时,积极扶持农民业余演出小组、秧歌队等娱乐团队发展。
四、抓管理,坚持示范带动
为保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我市按照建设和管理同步的原则,建立日常管理档案,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努力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后续管理制度。同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 www..c n 照农家大院建设总体规划和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大院所在乡镇、村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利用电视、报刊、广播和传单等方式对文化大院广为宣传,使其家喻户晓,促进文化大院能够迅速、健康地成长。市文体局作为文化主管部门,每月定期总结文化大院建设情况,加强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典型,达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作用。
通过不懈的努力,市正努力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大院管理、运行机制,为农村文化大院良性运转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我市将组织文化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长抓不懈,全面推进,从“建”字上打基础,从“管”字上下功夫。各乡(镇)文化站设有有专职人员管理,对已建成的文化大院,确定专人负责,并保证正常开展活动。对今年建设任务,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各目标村的工作重点,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强化其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督促各村制作版面、制度、牌子,购置器材、图书等,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开拓市场促进转移输出。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市县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不断派出人员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北京、福建等地对接劳务平台、联系用工订单,通过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转移输出了4.3万人,带动了20.5万人转移就业。二是摸清市内用工市场推动就地转移。派出大批人员对本辖区内的重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非公经济发展等的用工摸底调查,缺什么工种就组织什么人员,通过努力,已就近就地转移了24.8万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