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培训考核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培训考核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08:25:03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培训考核模拟试卷 (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填空题。(36分)
1.2022版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有(  )、(  ),坚持创新导向。

2. 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  )和(  )。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共安排了(  )、(  )、(  )、(  )等四个学习领域。

5.小学数学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  )、(  )。

6.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  )、(  )、(  )、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  ),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8.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  )发展。

9.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和(  )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与(  )。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索养。

11.( )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12. 课程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有经历、(  )、(  )、探索等。

13. 改变过于注重以(  )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  )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14.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包括的主题有(  )、(  )和(  )。

15.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  ),激励(  ),改进(  )。

二、选择题。(30分)
1.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 )根本任务。

A.培养核心素养 B.立德树人 C.实施素质教育 2.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改变过去的( )教学方式。

A.启发式 B.探究式 C.讲授式 3.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 )的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 )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质量 B,学习成绩 C.综合素质 5.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A.协调性 B. 一致性 C.层次性 6.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A.数的认识 B,数与运算 C.数的运算 7.(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运算能力 B.量感 C.数感 8.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主要采用( )方式。

A.探究式学习 B.主题式学习 C,项目学习 9.( )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

A.掌握 B.理解 C, 了解 10.教学活动应注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A.启发式 B.参于式 C.互动式 三、简答题(24分)
1. 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些方面?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建立量感指的是什么?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什么? 4.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哪些? 四、论述题(20分)
1.结合课标,谈谈第一学段应如何进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

2.联系实际教学,在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你觉得应该如何进行数的认识教学?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坚持目标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普及性发展性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结构化整合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学 教师教主体 引导者 合作者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量感 体验 感悟 课时  单元整体 数据分类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 二、 选择题。(30分)
1.B 2. C 3. A 4. A 5. B 6. B 7. C 8. B 9. C 10. A 三、 简答题(24分)
1. 答:(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 程内容(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 价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2. 答: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1)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 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 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

(3)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 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3. 答:(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 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 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 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 答: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 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四、论述题(20分)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教学。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积累的有关图形的经验,以直观感知为主。

图形的认识教学要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类图形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图形的测量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创设测量课桌长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
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如重新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
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教学中应注意,10以内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验1〜9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通过9 再加1就是十,体会十的表达与1〜9的不同是在新的位置上写1,这 个位置叫十位,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个十用数字符号10表达。 同理认识百以内数、万以内数。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