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是分不开的。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守正创新,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因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就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需要从文化中寻找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传承与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 — X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形成了泽被后世、闻名世界的炎黄文化、周秦文化、汉唐文化等历史文化,还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XX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这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用好 — — XX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弘扬民族精神,自觉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使命任务,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将时代精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两个结合”,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文化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守 — — 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坚持“两个结合”,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赓续历史文脉,守护精神家园,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文化新形态。“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 — 我们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
XX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适应新时代要求,立足文化资源禀赋,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文化价值,提高规律性认识,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营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浓厚氛围,培厚建设文化强省的社会土壤,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 — — XX新篇章。
— —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