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研报告能够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并以此开始自己的财会职业生涯,一直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良好的起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为员工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培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调研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能够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并以此开始自己的财会职业生涯,一直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良好的起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为员工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培训,可以使员工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经历深刻的职场历练。随着在事务所服务年限的不断上升,有些审计师觉得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选择转换职业的跑道,“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开始一个全新的工作。然而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却面临着审计师离职率过高的问题,甚至导致在审计“忙季”一些审计项目不得不在人手不充足的情况下完成。审计项目团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常常会觉得工作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人”为基础的行业,人力资本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事务所来说,招聘并培训新人的成本远远高于保留有经验的现有人才的成本。尤其对于审计师行业来说,审计的经验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是帮助其提高审计质量、有效管理审计风险的关键。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及时全面地审视会计师事务所留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战略,评估这些战略是否符合每一个审计师的切身需求和发展愿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外部审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的真实现状,以及审计行业对新一代年轻人才的吸引力,ACCA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精诚合作,开展了面向全国的从事外部审计工作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整个行业开展的首次大型调研。
本次调研涵盖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员工的反馈信息。除了进行整体分析外,该调查还根据受访者的职级、性别以及所在事务所的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报告中,我们也会具体阐述在不同类型的受访者中发现的调研结果的重大差异,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在关键人才的吸引和保留方面提供有益的见解,总结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改善的领域。
重要发现
职业选择满意度:约有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目前从事外部审计这一职业表示满意。这个比例相比其它三个国家的调研数据是比较理想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为38%、45%、49%)。但随着职级的上升,受访者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审计员、经理和合伙人级别分别为70%、67%和50%),这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国的调查结果相反。特别是我们注意到合伙人的满意度只有50%(仅为20个样本)。
有很多受访者表示“经理”级别是夹心层,随着工作职责上升、工作范围扩大、客户要求提高,来自于外界和内部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满意度。同时经理级别也面临更大的职业晋升压力。来自不同类型事务所的受访者在职业满意度上差异不大(国内大型事务所和国内中小型事务所均为67%),男性和女性受访者的差异也不大(均为68%)。
两年紧箍咒?有24%的受访者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离开审计师行业。在中国成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至少两年的审计工作经验: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员工希望在事务所继续从事审计工作至少3年以上,其中有70%的受访者认为继续从事3到6年的外部审计工作将对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最有帮助。不到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在离职时,他(她)的上司会真正关心其离开的原因并尽其所能挽留(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为56%、62%、80%)。
员工职业期望:员工求职重点关注“未来收入潜力”、“快速学习的机会”、“职业晋升机会”以及“工作安全感”(其重要度分别为4.2、4.1、4.0和4.0)。针对以上四点,员工的满意度平均为3.6。此外,员工并不特别重视“长期海外工作机会”(其重要度排名最后,仅为2.9),而员工对这点的满意度也仅为2.5。在跨国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审计师更加重视快速学习的机会、工作安全感以及定期、有规划的培训项目。而这三点均与直接薪酬福利无关。由于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社会福利和保障等不同,中国的审计师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审计师来说,更加关注未来成长和学习机会。
工作文化:在所调查的12项有关“工作文化”的因素中,“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不太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以及“直接上司的支持”是受访者最重视的三方面。在审计行业,由于工作都是基于项目制的,更加强调团队的合作。审计师在工作中常常可以建立如战友般的情谊。我们看到新人在加入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后,往往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得到充分的在职培训和快速的自我提升,成长的过程也是累积友谊的过程。然而这对公司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旦团队中有核心人物离职,很可能会产生离职的“多米诺效应”。
关于工作文化方面,受访者最不满意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晋升合伙人的规定”以及“客户等第三方对项目截止日期的要求的合理性”。因此,员工的激励与政策灵活性、透明度需要企业高度重视。
重要措施:调研中受访者选择了目前事务所最常用的提高人才吸引力的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排名前三的重要措施是:灵活的工作时间(54%)、可以利用公休假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43%)、资助、补贴再深造以及取得执业资格(26%)。
晋升合伙人:有3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晋升成为合伙人。按事务所类型来看,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员工期望晋升成为合伙人的比例较高(国内中小所56%,国内大型所34%,国际四大42%)。相比于女性员工,男性员工更期望晋升成为合伙人(男性比例48%,女性比例30%)。我们发现在不想成为合伙人的原因上,不同性别的受访者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比如更多的女性担心成为合伙人之后继续承受加班和工作的压力,同时也有更多的女性质疑自己是否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也有更多的女性表示可以到客户那边继续自己的职业,例如加入财务、内部审计或运营团队,并有希望成为CFO、COO、CEO等。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72%的受访者认为一个才能卓越、持之以恒、期望成为合伙人的员工通过努力奋斗可以在合理时间内成为合伙人,有28%的受访者认为机会很低,主要原因集中在事务所没有能力容纳更多的合伙人,以及等待成为合伙人的候选者人数较多。
海外借调:有75%的受访者愿意接受海外借调,主要因为海外借调能够丰富职业经历,让简历看起来更吸引人从而提高就业几率等。另外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海外借调可以提高其晋升成为合伙人的几率。审计员比经理级别的受访者对海外借调更感兴趣(分别是38%和24%)。有1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只喜欢短期的海外借调(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由于海外借调机会有限以及缺乏透明的选拔标准,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提交海外借调的申请后,申请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因此,我们鼓励事务所开放更多的海外借调机会,帮助提供职业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另外,海外借调也可以促进事务所组建更加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女性员工的职业状态:调查发现有29%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计划在两年内离职(男性18%);有7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计划在4年内离职(男性61%);有31%的女性明确表示不希望成为合伙人(男性15%)。在中国,女性往往担负着更多的育儿和家庭责任。面对高强度的审计工作,女性员工常常无暇顾及家人,很难做到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因此,事务所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和了解女性员工的职业诉求,加强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明确女性员工的职业愿景,并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同时,采纳更加灵活的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举措,帮助女性员工实现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兼听则明:在调研中,无论是基本需求和发展还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吸引因素,员工的满意程度都低于预期,但是我们也发现事务所的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乐意为公司发展谏言。受访人群中有73%的员工表示愿意就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或改善工作环境向事务所提出建议,但有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他们提出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与采纳。
调研具体分析 吸引和留任人才的因素
本调查的评分范围1-5分别代表受访者对“职业发展基本需求因素”和“工作文化因素”的重要程度及满意程度的打分,通过各因素的分值可以直观地体现受访者对各项主要吸引人才和留任人才的因素的重视程度及满意程度,如图5和图6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重要程度;图中纵坐标表示满意程度;通过图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在审计师职业发展中关键的留任和离任因素。
“关键的留任因素”是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且令人满意的因素,该因素是受访者继续留在公司工作的理由。“主要离职因素”是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但不令人满意的因素,该因素是促使受访者离开公司或者工作岗位的理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提高“主要离职因素”的满意水平来增加员工继续工作的概率。
某因素出现在哪一象限取决于所有因素的平均得分。例如,在图6中,受访者把几乎所有因素都评级为重要或者非常重要,所以即使“灵活的时间”在重要性方面获得了3.9的平均分,它却被分在了“非主要离职因素”象限而不是“主要离职因素”。对各项因素进行排序是为了更快速地确定优先级,分布在“非主要离任因素”中的并不代表事务所可以忽视这些因素。
在中国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即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几乎呈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重要程度打分越高的因素,员工对它的满意程度也越高。和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的调研中几乎没有哪项因素是明显处于“关键的离任因素”和“锦上添花”,因此,我们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数据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横向比较。
“留下来的原因”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接触优质的不同行业的客户,有助于未来职业生涯。
●工作富有挑战,激发能力,不断成长的充实感。
●身边群体素质较高,有共同语言。
●淡季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山区支教,也可以安排一个长时间的旅行,或者在家里为取得会计职业证书学习充电。
●乐趣,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这难道不是留在一个行业、留在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吗!
●团队中有令人尊敬的前辈,从工作、生活各方面对后辈进行指导。
●项目组团队协作配合默契,沟通顺畅、工作氛围很好,整体的执业环境改善,注册会计师得到社会的认可。
“离开的原因”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高强度工作与收入难成正比,业内自嘲为“审计民工”。
●频繁的加班使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加班的补偿越来越少并越来越不透明。
●常常需要帮助客户做基础的会计工作,比如调账。
●总觉得客户处在相对强势的地位,希望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强我们的职业尊严感和安全感。面对客户应该是平等的,审计人员对客户的影响不应仅仅是出具一份报告,而应提供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并得到客户采纳。
●项目分配上较为固定,离职大多是因为长期固定在苦难的项目上。
●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
●事务所规模不断扩大,感觉管理跟不上,员工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没有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员工像一盘散沙,缺乏斗志。
●现在的审计工作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业务不断扩张,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和大业务量形成巨大的矛盾。
●实行纸质底稿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业务规模了,纸质底稿让工作量成倍增加。
吸引人才和留任人才的重要措施
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员工士气、改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事务所应该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为了揭示各主要措施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行了下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与其它措施相比,受访者更加青睐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公休假。另外,资助学习提升员工能力、海外借调与培训、导师制与职业规划指导也是受访者乐于接受的措施。除此之外,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举措(例如员工休闲区、免费水果、周五聚餐、家庭日等)对员工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多组织集体活动,例如集体公益活动、竞技类比赛、团队拓展、员工旅游。
●合伙人的工作可以改进,例如合伙人要不定期与员工沟通;合伙人要有成就员工的理念;合伙人要明确员工的权、责、利;提高拓展业务提成比例;合伙人要与时俱进。
●明确的晋升制度,能者理应成为领导者。
●上班时间应人性化,不应有事没事忙不忙的都非要拖到6点以后才下班。
●提高工作调休制度的完善性和灵活性,用不完的假期的可累计。
●薪酬体系合理、透明。
●公司应该补贴员工获得职业会计师资质的考试费用和年费,支持优秀员工在国内外的进修。
●公司应该安排更多的培训课程,除了会计、审计的课程外,也希望能够提供英语、软技能、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这些课程可以由外部专家教授,不一定非要内部员工。
●安排健身或保健项目确保员工的身体精神状况(例如定期提供心理压力测试、心理咨询、中医理疗、颈椎护理)。
●公司应该提供一些水果和下午茶,很多员工工作时候都是废寝忘食的。
晋升成为合伙人
有3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晋升成为合伙人。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72%的受访者认为一个才能卓越、持之以恒、期望成为合伙人的员工通过努力奋斗可以在合理时间内成为合伙人,只有28%的受访者认为机会很低,主要原因集中在事务所没有能力容纳更多的合伙人,以及等待成为合伙人的候选者数量较多。
海外借调机会
有75%的受访者愿意接受海外借调,主要是因为海外借调能够丰富职业经历,让简历看起来更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就业几率。另外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海外借调可以提高其晋升成为合伙人的几率。审计员比经理级别的受访者对海外借调更感兴趣(38%和24%)。有1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只喜欢短期的海外借调(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的)。由于海外借调机会有限以及缺乏透明的选拔标准,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提交海外借调的申请后,申请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因此,我们鼓励事务所提供更多的海外借调机会,帮助提高职业满意度和降低离职率。同时,海外借调也可以促进事务所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企业行动计划的建议
审计师的职业能够收获很多东西:声誉、同事之间的美好情谊、未来不错的收入潜力,以及最重要的真正独特的经历——从各行各业、各个客户的内部运营中学习并增长见识。毫无疑问,一个能够以此方式完成学习曲线的人将从丰富的职业经历中获益良多。
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却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美好,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正面临着人才流失问题。尽管如此,受访者对于审计职业还是表现了明显的热情,不仅关注自身,也关注大势。通过外部审计的职业,一个人还能获得无价的宝贵经验,这是非常强大的优势。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行业需要解决许多受访者所表达的关于“工作生活失衡”的挫败感,他们认为这与许多因素都有关,包括很多报表编织者欠缺财务会计和税务申报等专业技能、不理解审计价值等等。这些干扰因素都影响了受访者们本来明显喜欢的工作。
我们从调查发现中总结出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几项关键可操作要点,现列示如下:
1、打造开放透明的交流平台,分享观点。
办公室应当营造沟通的环境,鼓励员工提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关的问题。关键在于,员工相信,提出的问题将得到适当关注和解决。尤其是,较年轻一代的人才往往更希望在工作执行方式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并且更喜欢公司能够建立渠道分享他们创新的理念。已经有研究表明,沟通频率和员工积极性之间,具有直接和可量化的联系。可以说,频繁地和员工进行沟通是管理层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王牌。
2.致力于鼓励客户改善财会实践,并鼓励整个行业为这一共同目标努力。
例如,在审计对象(例如财务审计中的财务报表)尚未完全准备好之前,项目管理者不应允许团队开始审计现场工作。很多时候,审计人员为了指导和改善客户的审计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些超过项目预算的工作时间却无人埋单。如果未能对流程进行恰当管理,就会妨碍团队从客户那里收回增加的时间成本,也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高级职员或许可以就当前工作环境中审计业务的困难和挑战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对客户必须秉持坚定的态度,就财务报表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准备提出明确责任,从而保障审计人员无需再担负起审计师和制表人的双重职责。
3.优化审计流程,高级员工通过参与项目的各个阶段,积极提高审计效率。
当资历较浅的初级员工完成第一拨审计工作时,可能并不满足审计目标的要求,这要么是因为初级员工无法充分理解审计计划,要么是因为审计计划制定后情况出现变化,而团队资深成员又未能在旁及时指导应对变化。这将进而影响审计效率,因为项目团队经理会布置许多后续事项,而初级员工通常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梳理清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重新审视审计流程,以提高效率、优化员工队伍。例如,高级人员和合伙人可以尽早参与到审计项目中,确保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完成审计目标,同时减少初级审计师一遍遍修订的必要性——这种重复劳动不仅会降低生产率,也会消磨士气。
此外,提高高级人员和合伙人的参与度还有助于项目团队借助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洞见,在审计工作中加强知识转移,优化思维过程。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有必要保留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在处理复杂业务结构和行业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成员。
4.不同事务所应各展所长。
中小事务所通常拥有更加紧密的团队和更扁平化的组织和团队架构,这有助于优秀的工作得到更加即时的认可,团队成员能够获得更加紧密的指导和咨询。中小型事务所中的系统培训通常被认为没有大型事务所综合全面,后者往往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关注。小型事务所可能没有资源来开发一系列的综合学习模块,但可以考虑相互合作,或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专业会计机构提供的服务。
除了技术培训外,各事务所还应当在员工培训和发展项目中引入软技能和领导力组成部分。沟通、指导、谈判技巧等软技能培训对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审计师的日常工作。领导力也很重要,因为事务所本质上是各个追逐共同目标小团队的集合。
5。进一步强化审计职业能够提供的多元化经验。
员工们对此也非常重视——调查结果也充分印证了一点。例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派遣政策,国内的事务所可以考虑和海外办公室合作构建更加灵活机动的职位,事实上,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国内的事务所也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灵活机动的职位。拓展职位范围,引入更多短期的跨国项目,为初级员工中较为出色的人才提供海外借调工作机会。或许还可以建立有组织的派遣项目长期规划,而不是总在人才要离开事务所之前的最后一刻,才抛出海外借调机会的“胡萝卜”来加以挽留。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自己是有可能获取这些机会的,而选拔的标准是众所周知、公开透明的。
6.进一步明确合伙人录取标准。
无论资质、性别、种族,通过鼓励来自不同背景的更多员工努力争取合伙人机会,加强接班人规划和业务连续性。明确合伙人的职责和义务,有助于减少员工对自己可能无法达到合伙人标准的担心。在合伙人轨迹方面,为潜力较大的候选人提供专门的培训项目投入;或许高级合伙人可亲自指导和训练这些候选人,帮助他们做好未来走上领导岗位的准备。在根据绩效评估、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明确合伙人准入标准,确保员工了解在合伙人晋升流程中,没有任人唯亲和办公室政治等不良现象。准确告知员工现有多少合伙人职位,确保流程的透明度。通过做出这些改变,事务所可以吸引和保留更多人才,直至晋升到事务所的最高级别岗位。
7.投资于女性员工。
部分国际大型事务所已经开始实施性别多样化战略来强化人才资源。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考虑借鉴和采纳性别多样化方面的全球最佳实践,从而稳定女性员工这一人才库。就此,会计师事务所可对雇员福利政策进行微调,使其与女性审计师、尤其是那些已结婚生子的女性审计师的特殊需要保持一致。受访者指出,他们非常期待弹性工作时间;或许事务所可与员工加强沟通,决定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场弹性,更好地适应女性专业人才的家庭需求,又不会影响专业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可进一步制订政策和行动举措,鼓励出于家庭考虑而暂时离开职场的前任女性员工重返工作岗位。这或许有助于满足事务所的人才需求,尤其是管理、专门领域、审计忙季的需求。
事务所如能优化女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领导力,就将在竞争中占据上风。打造一个更有利的环境,为女性人才提供支持,有助于更多人倾向于留下来,并有勇气追求成为合伙人。会计师事务所可考虑树立更多女性典范,尤其是在合伙人级别的典范,并为重点培养对象提供针对性指导。
中国有句俗语,“妇女能顶半边天”。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女性人才资本相较其他地区更加丰富,如果说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强大的女性人才资本,就能在未来占领区域乃至全球专业服务市场的霸权地位,这或许并非遥不可及。
总结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打消员工认为“事务所将其视作仅仅是为项目盈利的劳动力资源”这样的想法。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流行着这样一条共同的口号:“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这不应看为一句空话。应当把员工视为独立的个体,重视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同质化、可互换,或可被轻易取代的资源。确保人才管理政策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刀切,真诚地给予员工成就感和认可。就这些人才管理政策做好沟通和说明工作,确保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事务所为了提高职业满意度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从而提振士气。事务所必须在对效益的追逐和更人性化的管理之间取得平衡,让员工相信,他们的贡献是受到重视的。
如果事务所能够积极解决本报告中提出的这几项关键问题,将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事务所提供优质审计服务这一核心业务而言,关键在于维持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尽管大多数挑战都没有很容易的解决方法,但积极承认问题、建立透明活跃的公开交流平台都是必须尽早采取的重要举措。
尽管本调查并未特意提出“90后”的问题,但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应该留意“90后”员工和前几代员工(例如70、80后)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许多处于初级审计师级别的受访者都属于“90后”,他们的回答也具有“90后”思维模式的特征,例如关注未来发展、数字化与灵活的生活方式、办公方式、互联网及碎片化学习模式、包容性企业文化、国际流动等,这在其他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关注接班人计划的事务所当然应考虑“90后”所关心的问题,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发展和保留的政策措施。
我们的调查还着重突出了在更宏观层面的相关问题,包括需要提升报表编制者的财务报告编制水平、提高对审计价值的认识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事务所和整个会计师行业、专业机构、商业团体和监管部门共同协作,是与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会计和审计服务相一致的一个必要努力方向。
审计承诺制是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就其提供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和完整作出保证的制度,审计法第三十一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实行审计承诺制可以约束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向审计机关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情况,也便于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追究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等责任时确定责任人。审计承诺其目的是减少“假账真审”情况的发生,分清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但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是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机关都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对审计承诺存在的问题
1、难以承诺—承诺制度是审计机关的一项新的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承诺制度本身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审计进驻前要作出承诺,而这时根本没有向审计组提供有关的会计资料,怎么对资料的完整性作出承诺。有些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本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如食堂、工会等非财务部门核算的收支)而拒绝签字,法定代表人则以不熟悉财会知识为由拒绝作出承诺。另外现实中确实还存在:部分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不一定能掌握本单位由其他财务人员主观故意作出的隐蔽性舞弊,以及对某些非主观性的偶然错误他们也未必全部觉察。要么肯定性或要么否定性的承诺要求确实难为于被审单位和财务负责人。
2、不肯承诺—怕承担责任。根据审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审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由于承诺书是由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签字作出,这对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提出了要求,不真实或乱承诺要追究责任。而一些存在违法乱纪的被审单位领导和财务负责人,更怕要求承诺。因此对审计承诺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时到审计结束时才提交承诺书。审计机关无法取得承诺回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无奈承诺—被审计单位并非真正心甘情愿地向审计机关作出承诺,往往是迫于审计机关的权威性,为了不给审计机关留下不配合的印象而无奈作出承诺。而更有个别被审计单位甚至认为他们配合完成这道审计程序是为了让审计人员有所交差,碍于审计人员的情面,他们作出承诺并不表明他们真的愿意或准备承担所承诺的责任。被审计单位这种无奈的心态和例行公事的做法使承诺制度的实施陷入了似乎强人所难的尴尬局面,这种承诺也失去了其真正意义。
4、随意承诺—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对审计承诺制要产生的后果、要承担的责任根本不去考虑,只要是审计人员要求填写的都会填写,部分明知自己单位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机关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提出书面承诺要求时也是挥笔在承诺书上签字并盖章,空洞承诺。
二、审计机关及人员对审计承诺存在的问题
1、“承诺无用”。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审计承诺书没有用,如果被审计单位都按审计承诺书上要求承诺,那还要审计干吗!认为即使被审计单位作出了承诺,也不能仅靠承诺书来认定他们提供的会计资料就是真实的、完整的。因此审计承诺归承诺,审计归审计,两者不联系。
2、“不用承诺”。有的审计人员对审计承诺书的作用不重视,对进点前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承诺书不作分析,认为这是作为审计程序必定要走的一步,或审计档案上要用,形式上要有,实际效果没有或不大。对被审单位是不是承诺,有没有认真承诺不关注,抛开了审计承诺书。审计人员对审计承诺书一诺了之,实施阶段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承诺书开展审计工作,把审计承诺书高高挂起。
3、“承诺万能”。 有的审计人员认为有了审计承诺书就万事大吉。对审计承诺书产生过度依赖性,误认为被审计单位作出承诺后,即使其提供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与我审计人员无关,一旦有了问题责任也不在审计人员。从而对被审计单位放松警惕,对审计承诺书是否真实不过问,甚至不认真履行审计监督的法定职责。这样一来,反而无形中使审计风险加大了。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账外账等违法乱纪行为,而审计机关未能审计出来,虚假的承诺并不能解除审计机关应负的责任。
三、应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为顺利地推进审计承诺这一法定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方面措施加以重视和关注,使审计承诺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1、要“改变”——使审计承诺可以承诺。从审计承诺的时间、程序、格式、要求上进行适当的改变,提高审计承诺的可操作性,让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可以承诺,也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更能有效地利用承诺书。
审计承诺时间不是单一的必须是审计组进驻前作出,允许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随时作出承诺或可补充审计承诺,只要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提出。国家审计准则中命令性规则——“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及“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作出承诺”和授权性规则——“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可以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的要求”。二者灵活结合效果会更好。
承诺程序也可以适当灵活,审计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一环紧扣一环,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审计承诺也是如此,虽然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就审前调查得到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承诺,但由于审计的相关重点内容,不仅仅反映在被审计单位的账面上,有的内容需要座谈、走访、实地观察才能了解到,随着实施阶段审计的不断深入,也可能发现重大的审计线索与事实,审计人员应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和线索及时地要求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进行单项承诺,才有利于查深审透审计项目和分清责任,对于审计手段、力量有限等一时难以查实的情况,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特定事项单独承诺,有利于明确会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承诺书的格式上更可以作出一些改变,不必固定格式,可以用空白式底稿要求被审计单位或经办人员自行填写选用。
2、要“顶真”——使审计承诺必须承诺。
审计承诺制作为一项审计业务制度,已写入审计法和审计准则,就必须坚决执行,提高承诺书的刚性约束和效果,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充分发挥审计承诺书的作用,充分利用审计承诺书对实施阶段的帮助和辅助作用。
一是要健全承诺制度,应从明确其法律效力为突破口,以法律强制力来保证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承诺制虽然已作为法定程序,但相关的配套机制未建立。对被审计单位不提供审计承诺书、提供虚假承诺或到审计结束时才提供审计承诺书的行为,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加以处罚,进行责任追究。
二是要宣传承诺制度,应从转变审计人员观念为抓手,提高承诺的有用性。改变审计人员重审计问题的查找和取证工作,轻承诺书的利用分析工作。审计部门要通过宣传承诺书对审计实施阶段起帮助和辅助作用的审计案例介绍,来推动一线审计人员应用承诺书,提高审计人员督促被审计单位重视审计承诺的监督力度。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__县审计局自20__年以来,深入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经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和自评小组,制定落实了《__县审计局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职责实施方案》,规定了审计局依法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责,对即将迎来的教育督导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法及措施
(一)加大教育工作审计力度,对20__年—20__年教育工作中涉及到的教育经费核拨、使用及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教育专项经费的核拨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督促落实核拨情况,对发现滞留、挪用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纠正;对教育附加费是否专款专用,基建款、房屋修缮款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校企业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职工福利所上交的管理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审计作用,在教育工作审计中,全体审计人员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职责,明确审计目标任务,对涉及教育工作的审计项目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加大对教育局、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力度,加强对校办企业的审计监督,杜绝校办企业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确保学校利益不受侵害。
(三)加大政府性教育投资前置审计和结算审计力度,近年来,我县的教育投入经费与日俱增,建设项目较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对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我单位审计人员,深入建设工地,认真查阅工程建设相关材料,实地勘测工程量,对工程建材做详细检查,对所建工程全程进行跟踪审计,有效的确保了工程质量,做到了高质高效,使建设经费发挥了最大效益。
(四)加大对教育工作审计中的资料收集,在审计中注重审计资料的管理使用,认真编写审计日记,做好审计报告的起草,项目完成后对审计档案进行归档装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监督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存在问题
(一)在教育口审计项目中,项目多、人员少,工作经费不足,矛盾相当突出,导致部分审计项目规格质量不高。
(二)舆论宣传不足,干部职工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
能够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并以此开始自己的财会职业生涯,一直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良好的起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为员工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培训,可以使员工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经历深刻的职场历练。随着在事务所服务年限的不断上升,有些审计师觉得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选择转换职业的跑道,“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开始一个全新的工作。然而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却面临着审计师离职率过高的问题,甚至导致在审计“忙季”一些审计项目不得不在人手不充足的情况下完成。审计项目团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常常会觉得工作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人”为基础的行业,人力资本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事务所来说,招聘并培训新人的成本远远高于保留有经验的现有人才的成本。尤其对于审计师行业来说,审计的经验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是帮助其提高审计质量、有效管理审计风险的关键。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及时全面地审视会计师事务所留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战略,评估这些战略是否符合每一个审计师的切身需求和发展愿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外部审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的真实现状,以及审计行业对新一代年轻人才的吸引力,ACCA和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精诚合作,开展了面向全国的从事外部审计工作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整个行业开展的首次大型调研。
本次调研涵盖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员工的反馈信息。除了进行整体分析外,该调查还根据受访者的职级、性别以及所在事务所的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报告中,我们也会具体阐述在不同类型的受访者中发现的调研结果的重大差异,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在关键人才的吸引和保留方面提供有益的见解,总结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改善的领域。
重要发现
职业选择满意度:约有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目前从事外部审计这一职业表示满意。这个比例相比其它三个国家的调研数据是比较理想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为38%、45%、49%)。但随着职级的上升,受访者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审计员、经理和合伙人级别分别为70%、67%和50%),这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国的调查结果相反。特别是我们注意到合伙人的满意度只有50%(仅为20个样本)。
有很多受访者表示“经理”级别是夹心层,随着工作职责上升、工作范围扩大、客户要求提高,来自于外界和内部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满意度。同时经理级别也面临更大的职业晋升压力。来自不同类型事务所的受访者在职业满意度上差异不大(国内大型事务所和国内中小型事务所均为67%),男性和女性受访者的差异也不大(均为68%)。
两年紧箍咒?有24%的受访者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离开审计师行业。在中国成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至少两年的审计工作经验: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员工希望在事务所继续从事审计工作至少3年以上,其中有70%的受访者认为继续从事3到6年的外部审计工作将对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最有帮助。不到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在离职时,他(她)的上司会真正关心其离开的原因并尽其所能挽留(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为56%、62%、80%)。
员工职业期望:员工求职重点关注“未来收入潜力”、“快速学习的机会”、“职业晋升机会”以及“工作安全感”(其重要度分别为4.2、4.1、4.0和4.0)。针对以上四点,员工的满意度平均为3.6。此外,员工并不特别重视“长期海外工作机会”(其重要度排名最后,仅为2.9),而员工对这点的满意度也仅为2.5。在跨国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审计师更加重视快速学习的机会、工作安全感以及定期、有规划的培训项目。而这三点均与直接薪酬福利无关。由于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社会福利和保障等不同,中国的审计师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审计师来说,更加关注未来成长和学习机会。
工作文化:在所调查的12项有关“工作文化”的因素中,“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不太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以及“直接上司的支持”是受访者最重视的三方面。在审计行业,由于工作都是基于项目制的,更加强调团队的合作。审计师在工作中常常可以建立如战友般的情谊。我们看到新人在加入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后,往往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得到充分的在职培训和快速的自我提升,成长的过程也是累积友谊的过程。然而这对公司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旦团队中有核心人物离职,很可能会产生离职的“多米诺效应”。
关于工作文化方面,受访者最不满意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晋升合伙人的规定”以及“客户等第三方对项目截止日期的要求的合理性”。因此,员工的激励与政策灵活性、透明度需要企业高度重视。
重要措施:调研中受访者选择了目前事务所最常用的提高人才吸引力的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排名前三的重要措施是:灵活的工作时间(54%)、可以利用公休假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43%)、资助、补贴再深造以及取得执业资格(26%)。
晋升合伙人:有3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晋升成为合伙人。按事务所类型来看,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员工期望晋升成为合伙人的比例较高(国内中小所56%,国内大型所34%,国际四大42%)。相比于女性员工,男性员工更期望晋升成为合伙人(男性比例48%,女性比例30%)。我们发现在不想成为合伙人的原因上,不同性别的受访者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比如更多的女性担心成为合伙人之后继续承受加班和工作的压力,同时也有更多的女性质疑自己是否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也有更多的女性表示可以到客户那边继续自己的职业,例如加入财务、内部审计或运营团队,并有希望成为CFO、COO、CEO等。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72%的受访者认为一个才能卓越、持之以恒、期望成为合伙人的员工通过努力奋斗可以在合理时间内成为合伙人,有28%的受访者认为机会很低,主要原因集中在事务所没有能力容纳更多的合伙人,以及等待成为合伙人的候选者人数较多。
海外借调:有75%的受访者愿意接受海外借调,主要因为海外借调能够丰富职业经历,让简历看起来更吸引人从而提高就业几率等。另外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海外借调可以提高其晋升成为合伙人的几率。审计员比经理级别的受访者对海外借调更感兴趣(分别是38%和24%)。有1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只喜欢短期的海外借调(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由于海外借调机会有限以及缺乏透明的选拔标准,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提交海外借调的申请后,申请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因此,我们鼓励事务所开放更多的海外借调机会,帮助提供职业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另外,海外借调也可以促进事务所组建更加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女性员工的职业状态:调查发现有29%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计划在两年内离职(男性18%);有7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计划在4年内离职(男性61%);有31%的女性明确表示不希望成为合伙人(男性15%)。在中国,女性往往担负着更多的育儿和家庭责任。面对高强度的审计工作,女性员工常常无暇顾及家人,很难做到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因此,事务所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和了解女性员工的职业诉求,加强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明确女性员工的职业愿景,并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同时,采纳更加灵活的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举措,帮助女性员工实现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兼听则明:在调研中,无论是基本需求和发展还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吸引因素,员工的满意程度都低于预期,但是我们也发现事务所的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乐意为公司发展谏言。受访人群中有73%的员工表示愿意就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或改善工作环境向事务所提出建议,但有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他们提出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与采纳。
调研具体分析 吸引和留任人才的因素
本调查的评分范围1-5分别代表受访者对“职业发展基本需求因素”和“工作文化因素”的重要程度及满意程度的打分,通过各因素的分值可以直观地体现受访者对各项主要吸引人才和留任人才的因素的重视程度及满意程度,如图5和图6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重要程度;图中纵坐标表示满意程度;通过图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在审计师职业发展中关键的留任和离任因素。
“关键的留任因素”是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且令人满意的因素,该因素是受访者继续留在公司工作的理由。“主要离职因素”是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但不令人满意的因素,该因素是促使受访者离开公司或者工作岗位的理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提高“主要离职因素”的满意水平来增加员工继续工作的概率。
某因素出现在哪一象限取决于所有因素的平均得分。例如,在图6中,受访者把几乎所有因素都评级为重要或者非常重要,所以即使“灵活的时间”在重要性方面获得了3.9的平均分,它却被分在了“非主要离职因素”象限而不是“主要离职因素”。对各项因素进行排序是为了更快速地确定优先级,分布在“非主要离任因素”中的并不代表事务所可以忽视这些因素。
在中国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即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几乎呈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重要程度打分越高的因素,员工对它的满意程度也越高。和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的调研中几乎没有哪项因素是明显处于“关键的离任因素”和“锦上添花”,因此,我们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数据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横向比较。
“留下来的原因”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接触优质的不同行业的客户,有助于未来职业生涯。
●工作富有挑战,激发能力,不断成长的充实感。
●身边群体素质较高,有共同语言。
●淡季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山区支教,也可以安排一个长时间的旅行,或者在家里为取得会计职业证书学习充电。
●乐趣,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这难道不是留在一个行业、留在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吗!
●团队中有令人尊敬的前辈,从工作、生活各方面对后辈进行指导。
●项目组团队协作配合默契,沟通顺畅、工作氛围很好,整体的执业环境改善,注册会计师得到社会的认可。
“离开的原因”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高强度工作与收入难成正比,业内自嘲为“审计民工”。
●频繁的加班使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加班的补偿越来越少并越来越不透明。
●常常需要帮助客户做基础的会计工作,比如调账。
●总觉得客户处在相对强势的地位,希望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强我们的职业尊严感和安全感。面对客户应该是平等的,审计人员对客户的影响不应仅仅是出具一份报告,而应提供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并得到客户采纳。
●项目分配上较为固定,离职大多是因为长期固定在苦难的项目上。
●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
●事务所规模不断扩大,感觉管理跟不上,员工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没有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员工像一盘散沙,缺乏斗志。
●现在的审计工作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业务不断扩张,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和大业务量形成巨大的矛盾。
●实行纸质底稿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业务规模了,纸质底稿让工作量成倍增加。
吸引人才和留任人才的重要措施
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员工士气、改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事务所应该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为了揭示各主要措施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行了下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与其它措施相比,受访者更加青睐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公休假。另外,资助学习提升员工能力、海外借调与培训、导师制与职业规划指导也是受访者乐于接受的措施。除此之外,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举措(例如员工休闲区、免费水果、周五聚餐、家庭日等)对员工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以下是我们从受访者的评论中摘取的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多组织集体活动,例如集体公益活动、竞技类比赛、团队拓展、员工旅游。
●合伙人的工作可以改进,例如合伙人要不定期与员工沟通;合伙人要有成就员工的理念;合伙人要明确员工的权、责、利;提高拓展业务提成比例;合伙人要与时俱进。
●明确的晋升制度,能者理应成为领导者。
●上班时间应人性化,不应有事没事忙不忙的都非要拖到6点以后才下班。
●提高工作调休制度的完善性和灵活性,用不完的假期的可累计。
●薪酬体系合理、透明。
●公司应该补贴员工获得职业会计师资质的考试费用和年费,支持优秀员工在国内外的进修。
●公司应该安排更多的培训课程,除了会计、审计的课程外,也希望能够提供英语、软技能、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这些课程可以由外部专家教授,不一定非要内部员工。
●安排健身或保健项目确保员工的身体精神状况(例如定期提供心理压力测试、心理咨询、中医理疗、颈椎护理)。
●公司应该提供一些水果和下午茶,很多员工工作时候都是废寝忘食的。
晋升成为合伙人
有3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晋升成为合伙人。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72%的受访者认为一个才能卓越、持之以恒、期望成为合伙人的员工通过努力奋斗可以在合理时间内成为合伙人,只有28%的受访者认为机会很低,主要原因集中在事务所没有能力容纳更多的合伙人,以及等待成为合伙人的候选者数量较多。
海外借调机会
有75%的受访者愿意接受海外借调,主要是因为海外借调能够丰富职业经历,让简历看起来更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就业几率。另外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海外借调可以提高其晋升成为合伙人的几率。审计员比经理级别的受访者对海外借调更感兴趣(38%和24%)。有1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只喜欢短期的海外借调(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的)。由于海外借调机会有限以及缺乏透明的选拔标准,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提交海外借调的申请后,申请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因此,我们鼓励事务所提供更多的海外借调机会,帮助提高职业满意度和降低离职率。同时,海外借调也可以促进事务所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企业行动计划的建议
审计师的职业能够收获很多东西:声誉、同事之间的美好情谊、未来不错的收入潜力,以及最重要的真正独特的经历——从各行各业、各个客户的内部运营中学习并增长见识。毫无疑问,一个能够以此方式完成学习曲线的人将从丰富的职业经历中获益良多。
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却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美好,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正面临着人才流失问题。尽管如此,受访者对于审计职业还是表现了明显的热情,不仅关注自身,也关注大势。通过外部审计的职业,一个人还能获得无价的宝贵经验,这是非常强大的优势。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行业需要解决许多受访者所表达的关于“工作生活失衡”的挫败感,他们认为这与许多因素都有关,包括很多报表编织者欠缺财务会计和税务申报等专业技能、不理解审计价值等等。这些干扰因素都影响了受访者们本来明显喜欢的工作。
我们从调查发现中总结出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几项关键可操作要点,现列示如下:
1、打造开放透明的交流平台,分享观点。
办公室应当营造沟通的环境,鼓励员工提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关的问题。关键在于,员工相信,提出的问题将得到适当关注和解决。尤其是,较年轻一代的人才往往更希望在工作执行方式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并且更喜欢公司能够建立渠道分享他们创新的理念。已经有研究表明,沟通频率和员工积极性之间,具有直接和可量化的联系。可以说,频繁地和员工进行沟通是管理层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王牌。
2.致力于鼓励客户改善财会实践,并鼓励整个行业为这一共同目标努力。
例如,在审计对象(例如财务审计中的财务报表)尚未完全准备好之前,项目管理者不应允许团队开始审计现场工作。很多时候,审计人员为了指导和改善客户的审计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些超过项目预算的工作时间却无人埋单。如果未能对流程进行恰当管理,就会妨碍团队从客户那里收回增加的时间成本,也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高级职员或许可以就当前工作环境中审计业务的困难和挑战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对客户必须秉持坚定的态度,就财务报表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准备提出明确责任,从而保障审计人员无需再担负起审计师和制表人的双重职责。
3.优化审计流程,高级员工通过参与项目的各个阶段,积极提高审计效率。
当资历较浅的初级员工完成第一拨审计工作时,可能并不满足审计目标的要求,这要么是因为初级员工无法充分理解审计计划,要么是因为审计计划制定后情况出现变化,而团队资深成员又未能在旁及时指导应对变化。这将进而影响审计效率,因为项目团队经理会布置许多后续事项,而初级员工通常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梳理清楚。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重新审视审计流程,以提高效率、优化员工队伍。例如,高级人员和合伙人可以尽早参与到审计项目中,确保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完成审计目标,同时减少初级审计师一遍遍修订的必要性——这种重复劳动不仅会降低生产率,也会消磨士气。
此外,提高高级人员和合伙人的参与度还有助于项目团队借助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洞见,在审计工作中加强知识转移,优化思维过程。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有必要保留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在处理复杂业务结构和行业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成员。
4.不同事务所应各展所长。
中小事务所通常拥有更加紧密的团队和更扁平化的组织和团队架构,这有助于优秀的工作得到更加即时的认可,团队成员能够获得更加紧密的指导和咨询。中小型事务所中的系统培训通常被认为没有大型事务所综合全面,后者往往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关注。小型事务所可能没有资源来开发一系列的综合学习模块,但可以考虑相互合作,或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专业会计机构提供的服务。
除了技术培训外,各事务所还应当在员工培训和发展项目中引入软技能和领导力组成部分。沟通、指导、谈判技巧等软技能培训对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审计师的日常工作。领导力也很重要,因为事务所本质上是各个追逐共同目标小团队的集合。
5。进一步强化审计职业能够提供的多元化经验。
员工们对此也非常重视——调查结果也充分印证了一点。例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派遣政策,国内的事务所可以考虑和海外办公室合作构建更加灵活机动的职位,事实上,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国内的事务所也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灵活机动的职位。拓展职位范围,引入更多短期的跨国项目,为初级员工中较为出色的人才提供海外借调工作机会。或许还可以建立有组织的派遣项目长期规划,而不是总在人才要离开事务所之前的最后一刻,才抛出海外借调机会的“胡萝卜”来加以挽留。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自己是有可能获取这些机会的,而选拔的标准是众所周知、公开透明的。
6.进一步明确合伙人录取标准。
无论资质、性别、种族,通过鼓励来自不同背景的更多员工努力争取合伙人机会,加强接班人规划和业务连续性。明确合伙人的职责和义务,有助于减少员工对自己可能无法达到合伙人标准的担心。在合伙人轨迹方面,为潜力较大的候选人提供专门的培训项目投入;或许高级合伙人可亲自指导和训练这些候选人,帮助他们做好未来走上领导岗位的准备。在根据绩效评估、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明确合伙人准入标准,确保员工了解在合伙人晋升流程中,没有任人唯亲和办公室政治等不良现象。准确告知员工现有多少合伙人职位,确保流程的透明度。通过做出这些改变,事务所可以吸引和保留更多人才,直至晋升到事务所的最高级别岗位。
7.投资于女性员工。
部分国际大型事务所已经开始实施性别多样化战略来强化人才资源。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考虑借鉴和采纳性别多样化方面的全球最佳实践,从而稳定女性员工这一人才库。就此,会计师事务所可对雇员福利政策进行微调,使其与女性审计师、尤其是那些已结婚生子的女性审计师的特殊需要保持一致。受访者指出,他们非常期待弹性工作时间;或许事务所可与员工加强沟通,决定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场弹性,更好地适应女性专业人才的家庭需求,又不会影响专业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可进一步制订政策和行动举措,鼓励出于家庭考虑而暂时离开职场的前任女性员工重返工作岗位。这或许有助于满足事务所的人才需求,尤其是管理、专门领域、审计忙季的需求。
事务所如能优化女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领导力,就将在竞争中占据上风。打造一个更有利的环境,为女性人才提供支持,有助于更多人倾向于留下来,并有勇气追求成为合伙人。会计师事务所可考虑树立更多女性典范,尤其是在合伙人级别的典范,并为重点培养对象提供针对性指导。
中国有句俗语,“妇女能顶半边天”。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女性人才资本相较其他地区更加丰富,如果说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强大的女性人才资本,就能在未来占领区域乃至全球专业服务市场的霸权地位,这或许并非遥不可及。
总结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打消员工认为“事务所将其视作仅仅是为项目盈利的劳动力资源”这样的想法。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流行着这样一条共同的口号:“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这不应看为一句空话。应当把员工视为独立的个体,重视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同质化、可互换,或可被轻易取代的资源。确保人才管理政策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刀切,真诚地给予员工成就感和认可。就这些人才管理政策做好沟通和说明工作,确保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事务所为了提高职业满意度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从而提振士气。事务所必须在对效益的追逐和更人性化的管理之间取得平衡,让员工相信,他们的贡献是受到重视的。
如果事务所能够积极解决本报告中提出的这几项关键问题,将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事务所提供优质审计服务这一核心业务而言,关键在于维持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尽管大多数挑战都没有很容易的解决方法,但积极承认问题、建立透明活跃的公开交流平台都是必须尽早采取的重要举措。
尽管本调查并未特意提出“90后”的问题,但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应该留意“90后”员工和前几代员工(例如70、80后)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许多处于初级审计师级别的受访者都属于“90后”,他们的回答也具有“90后”思维模式的特征,例如关注未来发展、数字化与灵活的生活方式、办公方式、互联网及碎片化学习模式、包容性企业文化、国际流动等,这在其他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关注接班人计划的事务所当然应考虑“90后”所关心的问题,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发展和保留的政策措施。
我们的调查还着重突出了在更宏观层面的相关问题,包括需要提升报表编制者的财务报告编制水平、提高对审计价值的认识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事务所和整个会计师行业、专业机构、商业团体和监管部门共同协作,是与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会计和审计服务相一致的一个必要努力方向。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__县审计局自20__年以来,深入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经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和自评小组,制定落实了《__县审计局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职责实施方案》,规定了审计局依法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责,对即将迎来的教育督导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法及措施
(一)加大教育工作审计力度,对20__年—20__年教育工作中涉及到的教育经费核拨、使用及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教育专项经费的核拨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督促落实核拨情况,对发现滞留、挪用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纠正;对教育附加费是否专款专用,基建款、房屋修缮款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校企业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职工福利所上交的管理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审计作用,在教育工作审计中,全体审计人员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职责,明确审计目标任务,对涉及教育工作的审计项目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加大对教育局、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力度,加强对校办企业的审计监督,杜绝校办企业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确保学校利益不受侵害。
(三)加大政府性教育投资前置审计和结算审计力度,近年来,我县的教育投入经费与日俱增,建设项目较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对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我单位审计人员,深入建设工地,认真查阅工程建设相关材料,实地勘测工程量,对工程建材做详细检查,对所建工程全程进行跟踪审计,有效的确保了工程质量,做到了高质高效,使建设经费发挥了最大效益。
(四)加大对教育工作审计中的资料收集,在审计中注重审计资料的管理使用,认真编写审计日记,做好审计报告的起草,项目完成后对审计档案进行归档装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监督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存在问题
(一)在教育口审计项目中,项目多、人员少,工作经费不足,矛盾相当突出,导致部分审计项目规格质量不高。
(二)舆论宣传不足,干部职工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产生了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效果进行问效的要求,__区审计局按照人大、政府的要求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陆续实施了一批绩效审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绩效审计工作的推进。
一是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绩效审计的要求贯穿到财政审计的全过程,加大对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比如通过对车辆维修、加油和保险未进行政府采购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管控,对非定点商家不予付款的建议,促使财政对国库支付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从付款源头进行管控,切实落实了监管,得到了区人大、区政府的认可。
二是围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各预算单位管理的出租房屋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反映出出租合同签订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租金明显偏低及个别租赁资产的漏管等问题,促使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街道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率。
三是以涉及民生资金为重点,注重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如对我区公卫资金审计中,对提供医疗服务的八大类30项医疗业务指标进行了评价,揭示了主管部门违规向基层分配资金、基层单位虚报工作量领取补助资金等问题;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中反映出专项资金闲置、部分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并通过审计整改,促使卫生部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财政部门对闲置的保障房资金统筹安排、及时使用,取得较大的影响。
四是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跟踪审计力度,确保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助力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如对城建计划落实情况的审计中,反映出项目开工率不高、中期计划调整过多的问题,引起人大的关注;在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中针对审减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制定《政府性投资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审减额过高的建设单位进行处罚,促进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财政资金。
一是上级理论指导不足。虽然提出绩效审计的时间很早,但审计署至今尚未制定出绩效审计的操作指南,基层审计机关也缺乏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对绩效审计的组织方式、开展模式、评价方法无法进行规范统一,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成熟。绩效审计的核心是对项目实行情况进行评价,因而评价指标的选取直接决定审计项目的成功与否。但当前并没有一套权威的、适用性广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政府各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内部管理行为涉及面广、各有特点,其经济、效率和效果各有差别,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建立特定项目的适当的评价指标,成为每一项审计的难点。
三是绩效审计基础薄弱,获得数据难度大。绩效审计必须建立在基础数据和资料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使绩效审计的质量大幅度下降,而开展审计所应用的数据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部门的业务数据,涉及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期,同一事项涉及的数据还有可能由不同部门管理,如低保数据就涉及民政、公安、交管、工商、银行等多个部门,数据管理的权限也各不相同,如何取得这些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成为绩效审计的可用数据,制约了绩效审计的有效开展。
四是审计人员能力还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由于绩效审计方式和评价的特殊性,绩效审计需要审计人员要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综合能力,只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财务、审计专业人员多,计算机、法律、工程、统计、管理等专业人才少,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限制了绩效审计的视野和思路。
一是制定绩效审计的操作指南。对绩效审计的立项、组织形式、证据取得、审计结果公开及运用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建立起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基层审计机关进行相关理论指导。
二是探索建立适合我区的评价指标。一方面对预算资金、资产配置、收益管理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等对象,在参考既有的财政管理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共性评价指标,适用全区所有评价对象。另一方面,对特定部门或项目,在参考行业标准、历史状况及横向对比结果的基础上,对社会效益、管理水平等分类别制定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和项目的个性评价指标。
三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完善跨部门的数据查询平台,连接统计、房管、社保、公安等各部门,将各种查询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建立数据分析模块,对预算部门和实施项目的历史与现状、支出与效益、不同地区的差异进行分析,使审计结论更具权威性和全面性。
四是引入专业化的中介咨询机构。根据需要适时聘请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绩效审计,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建立专家人才库,聘请行业专家参与目标设定、指标设计及结果评价的全过程,特别是对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取得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应充分利用专业调查机构,采用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广泛地取样,增强审计结论的客观性。
五是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自助学等多种方式,对绩效审计基本理论及涉及的统计分析、工程管理、社会管理、数据库处理等专业进行学习,邀请专家进行有重点的针对式培训,扩充审计人员的思路、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
六是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将绩效评价结果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进行公示,作为绩效问责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促进部门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全面考核和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高层次、严要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审计风险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从审计实践看,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审计机构(人员)自身的因素。一是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凭经验办事。不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常常自认为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很了解,因而情况调查不能深入。二是审计技术不精。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真正既懂财务又懂法律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很少。三是审计力量配备不足,审计人员配备与所应承担的审计任务不适应,致使一线审计人员长期与时间赛跑,超负荷工作。四是管理不到位。当审计机关管理松懈时,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其次是审计环境因素:一是审计法律环境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审计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等难以认定和处理。二是审计独立性受制约。三是违规违纪行为更加隐蔽。针对审计风险的不同成因,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最关键的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风险意识。采取制度与教育并重的方式,双管齐下,强化对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一要健全制度,如完善岗位责任制、审计过错追究制、考核激励机制等制度;二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风险教育等,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既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审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掌握现代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掌握国家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和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做到“事实查得清,道理说得明,处理能到位”。,
三、加强质量控制。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制订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审计工作每一道程序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实施审计质量全程监控。
四、注重协调配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实事求地依法处理。对严重违纪、违规、违法的经济案件或线索,要及时向相关有权处理的部门报告,坚持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样才能妥善处理好审计工作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起到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各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了金融产品创新业务,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如何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审计,有效防范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笔者提出拙见,仅供商榷。
首先,金融创新产品具有表外反映性、杠杆性、风险与收益的潜在性、虚拟性等诸多特点,对传统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有待审计界进一步探究。
其次,金融衍生交易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金融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成为深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审计的瓶颈。
最后,不完全信息博弈对金融审计构成了困境,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与被审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还表现在审计人员与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通。
首先,把握重点,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重点风险业务产品的审计。
金融创新的风险重点主要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审计前必须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全面了解。一是了解创新产品的种类和业务量,看是否将金融衍生业务交易演化成主业;二是了解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试点推广、操作流程、风险环节及其内控制度,看是否能保证金融创新业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充分准备,加强与被审计金融机构的有效沟通,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
审计前,审计人员必须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甚或是实地跟班学习,就某些关键性问题与被审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观摩,以掌握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如信托、理财、保理等)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环节等方面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金融、法律等专家的意见。衍生金融产品一般会涉及较深的金融、法律等专业知识,可考虑聘请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协助审计。
再次,多方协助,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的有效沟通,以求监管信息及时共享。
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及时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重点关注相关监管制度是否及时跟进,避免出现监管盲区,从而促进被审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金融创新产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效。
最后,招贤纳才,加强审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建设,确保审计队伍的延续性。
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来自于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膨胀,金融市场的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金融审计的新要求,急需培养一批多元化、现代化、复合型的金融审计人员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