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壁莲小说中的理想化倾向——以《梦娜在希望之乡》和《爱妾》为例
刘哲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5)00【摘
要】美国华裔小说作品大都反映了华裔作家对美国华人生存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华人社会种种问题的困惑,因此很多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都表现了对美国华裔女性未来发展的理想化憧憬。美国华裔女作家任壁莲在其作品中从多元的文化族裔视角提出了颇为独特的族裔身份观,表达了作家建构一种全新的美国族裔关系和族裔身份的理想诉求。
【总页数】3页(P185-187)
【作
者】刘哲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106【相关文献】
1.成长在希望之乡——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J],黄漫
2.成长在希望之乡——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J],黄漫;3.在希望之乡的身份探寻——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梦娜的文化身份建构[J],黄漫
论任璧莲及其作品《谁是爱尔兰人》
摘
要:任璧莲是当今华裔美国作家中的翘首,其作
品关注华裔美国人及少数族裔的身份归属问题,视角独特,语言诙谐,在美国深受读者欢迎,探究其人其作,引发对美
国现实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任璧莲;身份
本论文是南昌大学
2016年度校级课题《任璧莲文化身
份主题小说研究》(编号:NCU1604)成果
任璧莲
(GishJen)是生于美国的华裔二代。其母生于
上海富裕之家,于
20世纪
40年代赴美留学。其父为上海的水利工程师,于抗战后期赴美准备在上海港口组织抗日战线
的相关工作。当其父到达美国时,日本已投降,随即留美进
修研究生课程,1949年大陆解放后,由于美国当局阻挠,无
法返回大陆,只得继续留在美国。
任璧莲在中国有丰富的教学经历,比如香港大学、北师
大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她说这些经历都让她感到
“收获满满”但最重要依然是
1980年代在煤炭学院的教学经历。
“这是我
第一次听到父母之间说的话被别人说出来。更重要的是,在
那里,她看到了学校里那群刻苦的学生。
“尽管他们跟我学
习的时间只有半年,但他们还是学到了很多,因为学得非常
刻苦。我还记得非常清楚,因为缺少学习的场所,他们就把
篮球场当成了教室,每个学生会拿上一个小凳子到那儿,与
他人相向而坐,然后就开始学啊学。我看到了后很感动,同
时我也感到很容幸能够有机会帮助他们。
”也就是从那时候
开始,我开
始考虑:,”美国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个问题。”现代美国小说可谓百家争鸣,任璧莲无疑是其中一把好
手。她在字里行间写尽华裔美国人的另类与辛酸,笔下的形
象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谁是爱尔兰人?》(Who"sIrish?)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出场角色众多,令人惊艳。
作家的笔触在不同视角、各类时空间跳转。既有借书中人物
之口的个人体悟,也有诙谐幽默的全知叙事。故事背景更是
在美国乡村、中部城市,甚至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之间切换。
小说人物林林总总,不一定人见人爱,更谈不上供人瞻仰,但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或许就是任璧莲小说的魅力。
可能是因为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所以她的作品有很多
的描述关于不同国家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更准确的说是关
于身份的追寻。在《谁是爱尔兰人》这一部小说集里面,不
断地在对比着不同国家人种的人在遇到了问题会如何进行
处理解决。
同题短篇《谁是爱尔兰人?》可谓全书的扛鼎之作。故
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中国老妇,女儿嫁给了一个爱尔兰裔美国
人。在思想自由的美国化女儿眼中,母亲带孩子的方式实在
糟糕透了。外孙女犯了错,这位老祖母竟采取了中式惩罚,狠狠地揍了她一顿。于是,女儿决定让母亲搬出去住,并开
始四处找房子。最后,中国老太太与亲家母,一名年纪相仿
的爱尔兰老妇,住到了一起。没想到,后者竟也对晚辈的处
世方式大惑不解。由此看来,除了文化冲突,代沟也是移民
家庭绕不过去的坎。
在《谁是爱尔兰人》
一文里面,在女儿家庭里面,“我”负
责当女儿家庭的保姆,在美国这个大环境里面,“我”这
个受到中国教育思想的老太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孩子
在那儿具有创造力的做着各种不合“礼仪”的事情,只能动
口不能动手的尴尬局面。在这篇小说里面,能够清晰的看到
传统中式教育与开放的西式教育之间的冲击,在外孙女索菲
幼年跟着艾米,一个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保姆,开始了各
种具有“创造力”的行为。一次在公园里面玩耍,把自己身
上的衣服脱掉扔进池塘里面,这时候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我”作为中式教育的支持者,觉得要
给小家伙一个小小的警告,告诉她这个是不对的,你下次不
能这么做;西式教育的支持者,“我”的女儿女婿觉得这样
是不行的,不能打孩子的,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就这样两种教育方式开始打起架了。
第一回合就在索菲在公众场合脱掉衣服乱跑这件事情
上面,“我”决定给她进行绝食处理,小家伙很倔的6个小
时不吃不喝等到她妈妈回家恶狠狠的告了外婆一记,后来
“我”决定给她小小的教训,果然,她在公众场合开始不脱
衣服乱跑了,这一回合看似是“我”赢了但是小家伙也开始
长大了。
第二回合在小公园里面玩耍,跟着闹事的孩子王,到处
做坏事,有次还把沙子撒“我”衣服上面,发生了一系列事
情,最后“我”输给了这个小家伙,也离开了女儿女婿家,回去过“我”的悠闲晚年生活了。在这一段事情里面,中式
西式教育的方式各有弊端,客观的来说两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只能说更适合哪种小孩吧,就像曾经有家媒体采访任璧莲说:
“最近BBC播出了一部名为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一一
中式学校》的三集纪录片。纪录片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为
它更直观地表现出中英教育的差异。在中国有过几次教学经
历之后,你对中美教育体系有什么反思和比较?”她回答道:
“我并不确定哪一种教育更好,美国的教育更适应美国,而
中国的教育适应于中国。无法将两种教育体系对调。
教育
是一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教育如何适应整个体系
的发展。作为一个外来者,我只能说这两种教育制度各有利
弊。我觉得,中国学校的课堂纪律是很值得美国学生学习的,美国学生的开放性是值得中国学生学习的。我想,如果想要
建立理想化的教育体系的话,那恐怕只有把它建立在太平洋
正中央了。”我觉得她的作品也反映了她的这种观点
与其说是教育观点的不同,更多的是价值观的不同,“爱
尔兰人”的代表“我”的女婿,希尔,凭借着政府的各种福
利政活着,在开文作者就暗喻到“我以前总以为爱尔兰人和
中国人一样,拼死拼活的修铁路,但现在我知道为啥中
??人
要比爱尔兰人强”,希尔代表的是在家好吃懒做,放纵自己
不为整个家庭的未来考虑的一个角色,全家依靠着“我”女
儿一份银行高管的工资和一个不需要工资的保姆。在“我”的观点里(即中国人的观点),男人,是需要顶天立地撑起
一个家的责任的,但是在“我”女婿家里,他可以继续做他
的男人,而我做我的保姆,这一句话充分的表现了在中国人
和爱尔兰人的家庭责任承担观念的不同,几乎是风牛马而不
相及,我想可能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导致这种价值观的不
一
样。在中国,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是很正常的想法,因为古时候对女性有着偏见,不能频繁的外出,只能在家,男性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男性逐渐变成了家庭的依
赖支柱,爱尔兰的文化积淀就不太了解,就不做阐述了。但
是我觉得这两种价值观都能够理解,可能我是在新时代,又
是生活在中国,对于这两种观点能够更加简单的接受。随着
年龄的增长以及到了快找工作的年纪,每次放假回到家里,母亲总是在敦促我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以后人生发展找好
出入,男生是一个家庭的倚靠等等。在自己的理解里面,过
着让自己开心的生活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得过
且过的生活还是山珍海味的小资。所以这两种价值观一直在
脑子里面挣扎打架,无法分出个胜负。
可能因为作者家庭缘故,所以所写的题材在对比着不同
国籍人民的性格,中国人的坚韧古板,美国人的肆意,波兰
人的悠游都被作者表现得惟妙惟肖,作者的洞察力与写作功
底很强,能够在短小的篇幅里面,把人物性格表现的很有张
力,让读者看的欲罢不能。任璧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
华裔美国作家。她的小说结合身份认同,探讨了二战以来美
国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
国弱势族群的关怀和对美国社会现状的思考。任璧莲的小说
从阶级、文化、基因等层面所揭示的移民个人与群体身份地
位说明,在具有种族从属关系的美国社会里,移民无法完全
决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焦虑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散移民的宿命。
任璧莲的“焦虑”写作充分展示了美国少数族裔生活的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受错置和被歧视(身份
焦虑之源)
面是选择性同化(缓解身份焦虑之方),另一方
。任璧莲的小说对于
华人移民的身份焦虑进行了连续的、层层深入的探讨,小说
表明,移民个体并不总是能够以改变自我角色身份的方式来
赢得目标社会群体身份,个人身份的改变最终受制于种族群
体身份。小说中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和基因方面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家自身的身份焦虑相契合,作家通过这些
小说,叩问自我和美国社会。任璧莲认为在现代美国导致身
份焦虑的根源仍无法消除,她用写作表达了对美国多元文化
现状的理解和批判。
国内任璧莲作品研究述评
摘要:任璧莲是著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国内对其研究约始于本世纪初。其作品几乎都涉及美国华裔在美国生存的身份困惑、文化认同等问题,学者注重从总体上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另外,学者也关注作品个案研究,但主要集中分析其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而对其他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评述国内对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利于学者探索新的研究点。
关键词:任璧莲总体研究个案研究
任璧莲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的后起之秀,1991年发表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受关注的图书”的赞誉,使之与汤亭亭和谭恩美齐名。之后,她于1996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被《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最佳小说”;继而又出版《谁是爱尔兰人?》(1999)、《爱妾》(2022)、《世界与城镇》(2022),以上只有《谁是爱尔兰人?》是短篇小说集,其他均为长篇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研究开始关注美国华裔文学,其重点在汤亭亭、谭恩美等,对任璧莲的研究则稍晚,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本世纪初且无专著。任璧莲喜欢描写美国华裔的生存状态,探索华裔的文化认同、身份定位等,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学者关注总体研究。另外,我国对任璧莲作品的翻译较少,目前有王光林翻译的《典型的美国佬》于2000年在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及郭剑英翻译的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刊载在《国外文学》杂志。因此,对任璧莲作品的个案研究之间的数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研究《典型的美国佬》约80篇,研究《梦娜在希望之乡》约18篇,研究《爱妾》约13篇,《谁是爱尔兰人》5篇,研究《世界与城镇》1篇。本文试图梳理任璧莲小说的研究情况,展望其未来的研究空间以期该研究能更深入展开。
一、任璧莲小说的总体研究
任璧莲的小说与以往华裔作家相比,不再描写中国神话鬼怪故事,不再暴露黄种人的稀奇古怪,也不再因坚守母体文化而抵制美国文化。她的小说几乎都涉及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及其文化冲突。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比较注重从总体性上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然而选取作为分析对象的作品几乎都是《典型的美国佬》《梦娜在希望之乡》和《爱妾》。对这几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其小说中族裔身份建构的理解。作为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主要作品中着重探讨了华裔在美国建构族裔身份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提出身份焦虑、身份流动观等观点。李红艳的博士论文《任璧莲作品中的身份焦虑》[1]对其身份焦虑问题论述得全面、合理,极具说服力。该论文从边缘性与社会身份关系着手,运用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观点来分析任璧莲的小说,指出流散移民因无法在主流社会获得身份而使身份焦虑成为其不可避免的宿命,并且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及其基因层面的焦虑契合了任璧莲自身的身份焦虑,其写作实际批判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现状。马岩在《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2]一文,认为任璧莲作品呈现了流动的身份观念,指出其文化立场是反本质主义的。
第三,从家庭关系进行的探讨。任璧莲是第二代美国华裔,从小生活在犹太社区且与爱尔兰裔美国人建立家庭,她擅于关注家庭关系,尤其是涉及两代人的母女关系,以及异族婚姻组合的家庭关系,小说中家庭关系的题材也成为任璧莲作品研究的亮点。卢珊珊的《任璧莲创作初探》[5]主要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切入,并结合其他华裔作家的作品,探讨任璧莲的文化立场、淡化族裔性的追求和女性主义倾向。郭琳波《任璧莲异族婚恋小说家庭伦理关系研究》[6]一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运用后
殖民理论说明异族婚恋成功的前提是其双方角色定位恰当,阐明任璧莲追求多元平等和个人的自主选择;其次以跨文化视角分析异族岳婿和婆媳间的矛盾,表达任璧莲倡导超越族裔和文化的共通人性;最后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运用教育史、社会学等知识分析异族婚恋子女的家庭教育,指明中美家庭教育观的相异性,同时表达任璧莲期望混血子女能健康成长和族裔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二、《典型美国佬》的个案研究
第一,文化与身份的探讨。任璧莲的作品几乎都涉及此问题,由于总体研究已有阐释,在此只简单举例说明。石平萍《试论中的文化认同》[7]中着意挖掘主人公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境中遭遇的自我建构和文化认同问题,指出主人公在追寻美国文化同时产生认同危机而回归传统文化,并以鉴别的态度吸收东西方文化。袁西《论中文化身份的杂糅性》[8]则运用杂糅理论来探讨张家人作为他者在美国社会中重新构建文化身份并形成独特的杂糅文化身份,提出选择多元文化的共存协同发展的正确性。
第三,叙事策略与创作艺术的研究。对于作品的艺术策略,任璧莲在访谈时曾坦言自己与黄玉雪、汤亭亭或谭恩美是很不同的,尤其是“整个叙事立场以及看世界的方式”,认为自己“对于语调的复杂性很感兴趣”,从而“有更多的反讽”。[12]正因为作品中的反讽特色显著,较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建新的《“金色幽默”:试论任璧莲的叙事策略》[13]。该文指出任璧莲为达到戏剧性效果而运用了反讽手法,具体包括戏剧性的反讽、反话、顿悟、低调陈述和开放式结局。另外,学者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还集中于意象方面。章晶的《解读中的迁徙叙事》[14]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意象,认为任璧莲运用迁徙意象,如房屋、汽车等意象来揭示华裔美国梦的虚幻及其在主流社会的遭遇,显然这都是现代性的物质意象,对中国文化意象则极少涉及。笔者的《论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15]则运用了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作品中大量的人文意象,如地下室、有裂缝的房子、错层式的房子、炸鸡店、唐人街等,认同这些意象是象征性的符号,这些意象共同成就了小说的多重主题,即生存策略、追寻美国梦和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等。
第四,人物形象的研究。任璧莲在《典型的美国佬》中塑造了特蕾莎、海伦、拉尔夫等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学者们对形象研究虽全面,但主要侧重分析其女性形象。笔者在《解读中的女性形象》[16]时,指出她们在面对中西文化时的不同选择:海伦因消费文化的渗入而由淑女蜕变为物质主义者;特蕾莎兼具中西美德;珍妮斯是一位具有传统女性美德但盲从父权思想且导向西方消费文化的失败者。朱莉和朱鸿琴的《阈界理论视野下“典型美国佬”拉尔夫的身份》[17]从阈界理论的角度分析拉尔夫的身份变化,挖掘其身份转变过程中家庭观、家长作风、男尊女卑的思想,及其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最终认同拉尔夫只有在两种文化中找到某种平衡才可能实现融合的目的。
三、其他小说的个案研究
任璧莲除了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外,还书写了《梦娜在希望之乡》《爱妾》《谁是爱尔兰人》《世界与城镇》。这些著作几乎没有中译本,成就也没有超越《典型的美国佬》,因此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以下简单介绍其研究现状与内容。
第二,对《爱妾》的文本研究不多,主要以文化为视角,如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说起》[21]认为《爱妾》是对其前期作品的超越,不仅延续其流动性文化身份的主题,还
指出文化身份乃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使文化身份问题超越了血统和种族的樊篱,也突破性地强调对族裔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张琼《现实与想象的距离——读任璧莲新作》[22]则有所新意,阐释任璧莲创作的理想意图与小说的呈现、作品中理想的实现与未实现和乌托邦与现实生存状况之间的三种距离,并指出该小说比前期作品更具沉郁色彩,也更具创新性。
综上,任璧莲的作品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近十多年来的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相关研究的论文,任璧莲成为较受国内学术界与批评界关注的美国华裔作家。但是任璧莲作品研究还是不够全面。首先,学者对其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关注较多,而其他作品则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这可以说是一种缺憾,也证实学术热点的背后往往存在冷点。其次,批评方法略显单调,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认同、身份构建,而任璧莲作品意蕴深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如文学伦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批评等。另外,与其他美国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谭恩美等作品的研究相比,任璧莲的作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总之,国内任璧莲作品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不足而且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有待学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注释:
[1]李红燕:《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22年。
[2]马岩:《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3]丁夏林:《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中的文化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4]张雯:《试析任碧莲叙事作品中文化身份的“越界”性》,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5]卢珊珊:《任璧莲创作初探——以其作品中“母”、“女”及其关系为切入点》,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6]郭琳波:《任璧莲异族婚恋小说家庭伦理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7]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袁西:《论中文化身份的杂糅性》,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9]李鲜红:《可能性与限度:对“美国梦”的反思——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10]安子美:《中的成长主题解析》,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11]胡严艳:《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的主题分析》,作家,2022年,第6期。
[12]单德兴著:《“开疆”与“辟土”——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37页。
[13]王建新:《“金色幽默”:试论任璧莲的叙事策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14]章晶:《解读中的迁徙叙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15]胡严艳:《论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世界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
[16]胡严艳:《解读中的女性形象》,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2年,第11期。
[17]朱莉,朱鸿琴:《阈界理论视野下“典型美国佬”拉尔夫的身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18]黄漫:《在希望之乡的身份探寻——解读中梦娜的文化身份建构》,长沙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19]王莹:《中的犹太情结》,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20]黄漫:《成长在希望之乡:解读作为成长小说的》,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
[21]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说起》,暨南学报,2022年,第6期。
[22]张琼:《现实与想象的距离——读任璧莲新作》,华文文学,2022年,第3期。
[23]温红佳:《融合淡化——对的文化解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4]马越晗:《任碧莲新作评析》,短篇小说,2022年,第23期。
(胡严艳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54289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