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什么历史决议在全党展开
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第三份重大历史决议,它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7个部分: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分析党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以及创立毛泽东思想、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成就。强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巩固新生政权,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加强执政党建设所作的努力和积累的初步经验,在阐述这一时期党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科学评价。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贡献,从党领导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展现新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分析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以更宏阔的视角,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阐述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强调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全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强调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曲青?: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11?12?上午,中央党史和?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在中共中央举?的解读党的?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央党史和?献研究院院长曲青?表?,我们党是?个?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也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历史关头,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量。“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上,曾经先后在1945年制定了《关于若?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81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决议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推进和引领党的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曲青?表?,这次全会通过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思想、统?意志、统??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勇毅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产?重??深远的意义。曲青?认为,对《决议》的评价和定位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决议》是?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献;《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初?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政治宣?;《决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动指南。他表?,《决议》的重?意义体现在三个??:?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民从胜利?向胜利的伟?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增强我们继续前进的勇?和?量;?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来从?到?、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党团结统?的?觉性和坚定性;三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来加强??建设、推进?我?命的伟?实践,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全?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以“?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的历史经验。《决议》以“?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争,坚持统?战线,坚持?我?命。曲青?表?,这“?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体,它深刻揭?了党和?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了党始终?于不败之地的?量源泉,揭?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这些经验饱含着成功和失败,凝结着鲜?和汗?,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的结晶,是历史规律的昭?。”曲青?说。(2021年11?13?,《?民?报》第四版)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个历史决议主要内容
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为中共七大确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做准备。1945年的决议,从思想上信念上加强了中共全党的团结,有力支撑了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新社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第二个历史决议主要内容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阶段的历史教训。1981年的决议,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走出泥沼,进入了“富起来”的快车道。
第三个历史决议主要内容
2021年的会议把中共独特的成功经验以中央全会决议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管辖”未来数十年中共的任务和方向,引领中共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中国进入“强起来”新时代之后又一集结号与动员令。
中共党史研究2022年第1期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黄
一
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称“第三个历史决议”),系统回顾了一百年来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开辟的伟大道路,系统梳理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实现的奋斗目标、办成的历史大事,系统总结了党顽强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取得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历史之问。时代党对自身历史认识的新发展。《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崭新的时代高度、科学的逻辑建构、丰富的理念内涵,展现了新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历史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决议》贯通全篇的历史主题和灵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中共党史观和民族复兴史观贯通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论党史的鲜明特点,是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③“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④“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⑤“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⑥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历史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①②③④⑤⑥《决议》体现和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论党史的这一鲜明特点,以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开篇,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36页。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57页。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302页。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2页。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2页。·8·中共党史研究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宏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决议》着重从两个方面阐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的主题性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在历史进程上,党的百年奋斗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赶上时代、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决议》指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在历史意义上,党在百年奋斗中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问题。《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走得稳、走得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二、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历史主线议》在最后一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中再次告诫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将践行初心使命作为贯通全篇的主线鲜明地突出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决议》的这段重要论述,既集中体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践行初心使命进行的不懈奋斗、完成的历史任务,也集中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初心使命的不懈奋斗中展现的精神风貌。践行初心使命最生动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塑造。在回顾百年党史的开篇,《决议》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熔铸于党的先天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价值追求、精神风貌、政治品格的概括和凝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实践性和人民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在不同时期体现出各自特点、不同含义,但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却一脉相承、相通相融,追根溯源,都可以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找到其精神渊源和底色底蕴。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精神支撑。践行初心使命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党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022年第1期·9·《决议》开宗明义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决
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我国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百年来,党顽强奋斗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践行初心使命最深厚也是最生动的呈现,永载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三、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基本线索正确分析和判断不同历史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根据对主要矛盾的判断确定党的主要任务,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时期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立足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制定正确政治路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历史。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决议》继承和运用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的基本方法,牢牢把握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两条线索,体系性地构建了富有特点的党史基本内容。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部分,《决议》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回顾和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决议》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发展表明,党成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中国经济政治状况和社会主要矛盾,首次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由此规定的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等根本问题,精辟地指出:“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①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决议》指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与这个主要任务相呼应,“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页。·10·中共党史研究
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党的八大首次概括总结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的主要矛盾。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关于党的政治路线的阐发都是正确的。但是,后来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没有坚持下来,使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严重失误,党和国家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部分,《决议》指出,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关于党对这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决议》指出:“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①“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以后,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坚持、巩固和发展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决议》指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这个概括体现了历史发展状况和实践发展要求,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结论。关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决议》沿用了党的十九大的科学判断,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学确定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四、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历史分期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分期,是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党的历史上的前两个历史决议,都以科学的历史阶段划分,为正确总结党的历史创造了基本条件。《决议》①②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8—9页。2022年第1期·11·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划分了党的历史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实现了党史分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的一块基石。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一个独立的党史时期确立下来,体现了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新的历史方位是新的历史阶段划分的客观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①党的十八大以后,伟大斗争的深刻性、伟大工程的革命性、伟大事业的全面性、伟大梦想的迫近性,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深刻分析和把握历史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实践发展反复证明,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新时代,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以强大定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一方面以高度自觉求变应变、守正创新,中华民族迎来新的伟大飞跃。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十个明确”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实践成果。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发展,夺取新胜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①“两个确立”是新的历史阶段划分的决定条件。《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27页。·12·中共党史研究
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的无私无畏,以重塑重构的气魄担当,带领党和人民夯基固本、力挽狂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注入了自信厚重的气质精魂,带来了光明辽阔的发展前景。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无愧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无愧为大国领袖、人民领袖。有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航掌舵,为党和国家事业定纲指向,伟大自我革命就有了政治灵魂,伟大社会革命就有了科学指引,党和人民事业就始终根深叶茂、基业长青。党和国家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新的历史阶段划分的实践基础。《决议》从13个方面,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进行了十分系统的阐述。这13个分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怎么看和怎么办相结合,既讲工作基础、现实情形是什么,又讲对策思路、效果成绩是什么,既讲总书记的战略谋划、科学判断,又讲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和强大的实践意义。五、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深刻内涵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决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发现新规律、体现新要求、实现新指导,坚持把研究历史与关注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与开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认识规律与指导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发展的着重点和关键点,这就是“六个历史”的有机统一,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政治锻造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开拓前进史的有机统一。《决议》对四个历史时期的概括和总结,全面体现和反映这一重要论述精神,是深入研究“六个历史”有机统一的成果。《决议》坚持历史连续性和历史阶段性相统一,概括总结了党推进实践发展的伟大历程。我们2022年第1期·13·
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形成了阐发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走过了从不够成熟到坚定成熟、从不够有力到坚强有力的成长历程。遵义会议前,我们党还不成熟,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没有形成全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党和人民事业在革命早期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的重要原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此后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政治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把握和推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顽强的历史奋斗中,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就是要告诫全党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从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4·中共党史研究《决议》把握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概括总结了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决议》聚焦推动党的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概括总结了党推进政治建设的伟大历程。党的团《决议》贯穿和体现人民立场,概括总结了党推进为人民服务事业的伟大历程。我们党来自人
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党在实践中找到了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会决议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党都始终注重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大势,努力从时代变化的气象、历史发展的方向、世界大势的走向,来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任务。努力把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始终胸怀远大理想,坚定历史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不断提出科学的战略策略作了全面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战略策略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责任编辑
朱昌裕)《决议》注重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概括总结了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开拓前进的伟大历程。《决议》立足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概括总结了党推进自身建设的伟大历程。在百2022年第1期·15·
本刊专稿一、三个历史决议形成的背景历史与未来,总在一些重大的时空坐标中相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三个历史决议尽管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因其承前与启后、继往与开来,都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大纲”——集全党学习研究党史之大成,是中共党史的典范之作和党史学科的里程碑。然而,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标题都使用了“问题”一词,新决议则总结了“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可见,当前中国与产生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完全不同,综合国力空前提升。这个百年党史上继1945年和1981年之后的新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远超党的一般文献,是中国进入“强│202201起来”新时代之后的集结号与动员令,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从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开始,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形成了共识。当年为什么要出台一份历史决议?因为在整风过程中出现了对重要历史问题的分歧,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先后在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中央党校等处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亲自找相关人员谈心或座谈。他指出:“此种研究的性质是整风的深入与高级阶段,其目的是使干部提高
本刊专稿认识与增进统一团结,并为将来讨论七大决议作思想准备。”通过一段时间集中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讨论,并对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入批判,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于是,开始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1944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包括刘少奇、周恩来等,由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具体执笔。毛泽东对这项工作极为慎重,他不仅明确起草历史决议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他亲自动手对文稿做了七次重要修改,并确定题目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过程中,党的高级干部对决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其中多数被采纳。正如毛泽东所说:“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才写出这样完备的文稿。1945年4月,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原则上通过这个决议,既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也标志着整风运动顺利结束。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开展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关头。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虽然党内外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对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有些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有错误认识。特别是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方面,更成为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认为要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完成拨乱反正,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所走过的道路,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并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的问题已经结束了,需要作个总结,不走这一步不行。”1979年11月,在邓小平主持下成立了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小组。邓小平先后十多次召集起草小组开会,对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起草的决议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明确提出起草工作要突出三条“中心的意思”:一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二是实事求是分析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三是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总结,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的过程。1981年5月,邓小平感慨地说:“这个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经过不晓得多少稿。一九八〇年十月四千人讨论,提了很多好的重要的意见;在四千人讨论和最近四十多位同志讨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修改,反复多次。起草的有二十几位同志,下了苦功夫,现在拿出这么一个稿子来。”同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这份凝结了集体智慧、代表了全党意志的决议,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由此胜利完成。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史上的第三个决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积累宝贵经验所进行的总结。党在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和新担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积累了至关重要的新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202201◆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创立了
本刊专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中国整体脱贫,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确实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以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继续发展。2021年3月,党中央成立了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组,由习近平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担任副组长,从3月份起草到11月份公布,经过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可谓“春华秋实”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出席十九届六中全会代表所作说明时谈到:“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他还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新决议确立的历史观,将有助于破除一些人头脑里的旧观念,进一步理解新时代的深刻本质。◆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先后多次修改,这是其中的一稿。好的教科书。三个历史决议虽然每次相隔约40年,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品格则一脉相承。它们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并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2.7万字,分七个部分。这个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至遵义会议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论述了从1927年到遵义会议党内“左”倾和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分析,强调:“遵义会议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第四、第五部分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以及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第六部分强调对党内历史问题应采取“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原则。第七部分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3.4万字,分八个部分。这个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其中,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的历史。第二至第五部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作了系统总结,指出这段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二、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202201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
本刊专稿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第六部分对“文化大革命”作了“彻底否定”的评价,并阐述了结束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实现的伟大转折。第七部分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特别指出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并对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和“活的灵魂”作出科学概括。第八部分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主要点”从十个方面作了概括,实际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共3.6万字,分七个部分。纵览新决议,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分外清晰——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议回顾了党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党中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并且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严治党、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十三个领域”有历史性突破——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以上“五条评价”深刻地阐述了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既立足中华大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上“十个坚持”成为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秉持,并且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问题教训、分清历史是非有所不同,新决议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是因为,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前党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上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近40年来,尽管党的工作存在某些问题,但总体上发展顺利,前进方向也是正确的。具体来说,新决议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较,有四点共性:第一,都体现了党的自我总结、自我革命精神;第二,都达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的目的;第三,都展示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第四,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共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有四点区别:其一,总结更全面。前两个历史决议,一个产生于中国革命转向胜利的关键节点上,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写出的,都具有阶段性;新决议则涵盖了包括前两个历史决议时段在内的百年党史。其二,理论更深邃。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三,决策更精准。基于当年的时代环境,前两个历史决议侧重于解决是非问题,统一全党思想,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产物;新决议在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应对策略。其四,作用更广阔。前两个历史决议面向党内国内,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新决议不仅为党和国家指明前进方向,也为各国政党提供新借鉴,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贡献新方案。三、三个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前两个历史决议的作用有这样的论断:“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统一了全党│202201本刊专稿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其次,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政治方向,既从团结出发,又达到新的团结,为我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加强全党团结,是前两个历史决议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在主持制定第一个历史决议时指出:“这个决◆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同全国人民有关联的,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邓小平在主持制定第二个历史决议时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全党今后的任务,就是在弄清思想、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些饱含着崇高政治境界、博大政治胸襟、深厚政治智慧的宝贵思想,对于撰写第三个历史决议提供了范式,对继续增强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我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有力保证。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十一届六中全会相信,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将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统一”“团结”“前进”,这正是我们认识前两个历史决议作用和意义的主要维度。产生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新的历史关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有利于更好地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便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战胜新征程上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首先,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既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又集中统一了全党思想,为我│202201们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科学运用历史规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回顾当年,毛泽东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在领导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时反复强调:“不要反对一切,不要一切否定”,“这才是实事求是”。他指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利益,“要强调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不要强调个人问题”。这个观点,同样也是邓小平领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所强调的原则。他指出:“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正因为党坚持了从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前两个历史决议才能成为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党史大纲和“诊治思想疾病的良药”,才能“使大家的认识一致,不再发生大的分歧”,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至今仍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学习和研究党史的基本依据。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成为撰写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
本刊专稿再次,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鲜明导向,既立足于以史为鉴,又着眼于开创未来,使我们在新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第一个历史决议原准备提交中共七大讨论,之所以改为提交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其原因正是毛泽东说的:“这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不是随便决定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大会把重心放在历史问题上。”而第二个历史决议提交中共十二大之前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邓小平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力求在十二大前的中央全会上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作一个结束。十二大就讲新话,讲向前看的话。”这种鲜明的政治导向使前两个历史决议分别为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了充分准备,也为我们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启新征程提供了样本。同样,第三个历史决议也将要为中共二十大“讲新话”做铺垫。总之,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划未来,前后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从百年党史来看,三个历史决议虽然在不同时期形成,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侧重内容有所不同,但三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们都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团结人民奋斗、推动开创未来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耦合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历程,进行了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都离不开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新的历史决议强调“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须知,一个9500万名党员的大党、14亿人口的大国,没有一个“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不了奋斗目标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0220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