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范文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十三五
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
工作规划范文
十三五
期间,xx区执法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狠抓队伍建设,推动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现将
十三五
期间工作情况及
十四五
工作规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
发展基本情况
(一)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革。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2023年x月,组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x月,按照《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xx县县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整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职责,以及县住建局的城市管理职责和县市政局承担的行政职能,重新组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加挂县城市管理局牌子,撤县划区后,更名为xx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理顺综合执法工作职能。按照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整体部署,区执法局积极配合区编办做好
三定方案
编制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职能划分进行梳理,明确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完善机构设置,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二)综合执法整体形象明显改善
1.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
期间,区执法局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各科室、中队职能定位。制定了《xx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规则》、《xx市xx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等制度,从内部管理、队容风纪等方面进行规范,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深入推进网上办案,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2023以来,共办理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xx起,组织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核96次,审核案件xx个,案件办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内外部工作环境更加优化。为全体执法人员更换了执法服装,增配对讲手机、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更新了执法车辆,保障了执法队员执法过程的文明形象、公正透明和执法安全。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培训,组织全员参加并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切实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及执法水平。
3.综合执法效能显著提高。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坚决纠正
四风
问题,认真查处、反馈市民热线,积极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深入企业、商家、学校、社区等部门,广泛征求市民群众对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进与基层民众的交流,一些城市管理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被评为
市级文明单位
、2023年度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度全面工作优秀单位。(三)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1.市容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区执法局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影响城区市容环境的城市
十乱
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市容环境秩序持续改善。
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不断加大《xx市
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经营者依法经营的意识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二是严管和重罚并举。相继治理取缔了商业街马路市场、龙山街马路市场、人民广场和怡心路马路市场;规范悦来街临时便民市场,新建林庄临时便民市场,引导流动商贩入市经营;取缔泰和路二手车交易马路市场,协调建设了湖西路规范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在加强日常执法巡查监管的同时,对于城区主次干道沿街商户经营者的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杂物、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挖乱倒、私搭乱建、乱圈乱占等违法行为不断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广大经营者依法经营和门前五包责任落实的自觉性。
三是攻坚历史遗留问题。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区执法局多措并举,对历史遗留的隅西路、书院路违法建设依法强制拆除,并对建筑物立面进行了美化、道路进行了硬化;对城区空中线缆
蜘蛛网
进行专项整治,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供电公司等运营商,采取入地、更新、捆绑等措施,消除空中线缆
蜘蛛网,共计清除废弃线缆xx米,线缆入地xx米,捆绑线缆xx米,拆除废弃线杆xx根,进一步美化、净化了城市环境。
2.违法建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以来,区执法局坚持建成区内违法建设管控
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加大土地卫片、城市规划卫片、工业企业、商业开发和棚户区改造片区等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违规超建、突击抢建以及城区社区、住宅小区、沿街商户私搭乱建、违规圈占公共场所、违规门面装修等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2023年以来,共依法拆除违法建设面积xx万平方米。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先后拆除了南环水系突击搭建
一夜房xx处、xx突击放置的移动水泥板房xx间、城区沿街幼儿园乱圈乱占公共场所xx处,有力的打击和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
3.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提效升级。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加大错时执法检查力度。在中午、晚上餐饮经营场所营业时间,指导餐饮经营场所正确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设备,严厉打击不安装和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备的违法行为;二是对城区餐饮经营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制作xx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公示牌,将法律法规、油烟净化设备合格证、分类标准、经营业主信息、监管执法中队信息、清洗记录全部公示。三是建立餐饮油烟管理微信群。各辖区执法中队建立专门餐饮油烟管理微信群,专人负责,将辖区餐饮经营业主邀请加入微信群,定期督促经营业主清洗油烟净化设备,并上传清洗视频,做好清洗记录。四是建设餐饮油烟在线检测平台。借鉴其他县市区的先进经验做法,先期选择了xx家大中型餐饮经营场所,安装了xx套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初步建设了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目前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效果良好。下一步,计划将全部餐饮经营场所纳入餐饮油烟在线检测平台。五是依法严厉打击露天烧烤行为。发现违法行为,一律没收烧烤工具并给予严厉行政处罚。
4.文化市场执法扎实推进。20xx年x月份,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接文化市场执法相关职责以来,对全区所有网吧、书店、KTV、印刷厂、打字复印社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共查处涉及未成年人上网、超时经营、噪音扰民等违法违规问题xx余件,立案处罚违规网吧4家;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和
护苗2023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保持
扫黄打非
高压态势,确保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
期间,区执法局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升综合执法工作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执法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机构改革方面,《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xx县县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x发〔2023〕x号)、中共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部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机构调整的通知》(x编〔2023〕x号)文件规定,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县城市管理局牌子,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由正科级调整为副科级,更名为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目前还没有落实到位。
2.在组织协调方面,目前,我区还没有成立城市管理领导机构,工作上缺少
上级,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协作共享机制不完善,以至于问题得不到快速有效解决。
3.在宣传引导方面,沿街商铺、流动商贩、甚至是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综合执法工作,类似问题除了需要我们自身的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事外,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宣传和引导。
三、十四五
规划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尤其是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2023年12月24日,中央发布
执法改革指导意见
要求,确保2023年年底前所有市、区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已建成运行的,要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在城市管理中,体现以人为中心,从对
硬件
为重点转向以
软件
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把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
20xx年xx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xx县
数字化城管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开始着手准备,20xx年x月完成了建设项目招投标,整个项目建设投入资金xx万元。
数字化城管
监督指挥大厅面积xx多平方米,设置了4个主要业务部门:指挥调度科、视频监督科、协调业务科、综合考评科。xx数字化城管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于20xx年x月x日建设完成,20xx年x月通过市局验收。尽管我区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较其他县市区起步晚,但我们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融入现代高科技,着眼未来展望新技术水平发展,按照
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
的原则,把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考核建立在数字化、智能化基础上。既能突出顶层设计、统一建设,又能做到资源共享、建立长效机制,得以不断提高我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按照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智慧化城管建设内容如下:
1、建立
建管分离
的监督指挥体系。
2、建立更科学智能的合理的管理流程。
3、建立高素质的专职监督员队伍。
4、编制具有xx区特色的智慧城市管理指挥手册。
5、建立科学的智慧考核评价体系。
(三)具体措施
1、系统建设内容和亮点
(1)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是智慧城管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区数字城管已经建成除住建部规定的9大标准子系统还建设完成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我们还建设各地普遍采用的市政、园林、环卫、路灯等子系统,继续探索全民城管APP、智能识别、便民提示管理和城市防汛综合管理等亮点子系统。
(2)数据建设。数据是智慧城管系统运行的基础,包括基础地形数据、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和单元网格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普查了建成区xx平方公里的部件信息,标定城市管理部件xx个,对所有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功能不同,将城市管理部件分为x大类xx小类;按照城市管理中发生的事件的属性不同,将城市管理事件分为x大类xx小类。开展数据普查更新工作,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一部分:单元网格》(GBT30428.1-202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4)网络建设。计划组建覆盖各有关单位的智慧城管专用网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用于各单位之间数据、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信息传输,同时运用4G网络传输技术,用于移动车载摄像头、车辆GPS定位等数据传输。
(5)机制体制建设。为确保智慧城管系统平台正常运行,建设
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采用
一级监督、一级指挥
的管理模式,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控、受理、派遣和处理。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工作计划将通过购买服务外包的方式,投入xx名信息采集人员和xx名坐席人员,确保每个责任网格有xx名采集员每天14小时对城市部件、事件问题进行采集和整改核实工作。
2、实现资源共享
智慧城管系统将对接共享公安局视频摄像头资源,协调审批、交警、国土、规划及燃气、供热、供水等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智慧城管建设中发挥共建、共享、共用的作用。
3、全力服务为民
服务为民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xx市xx区智慧城管将作为我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从单一的封闭管理转变为多元开放的互动管理,我们将通过全民城管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网站等方式,邀请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努力解决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热点难点城市管理问题,使我市城市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民。
(四)项目谋划
智慧城管平台将按照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问题
的工作要求,分解落实责任,切实强化考核,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智慧城管的作用也日趋显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发现问题更全面
智慧城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确保城市管理问题能够全面发现。智慧城管发现问题有以下渠道:一是信息采集员。市主城区有xx名信息采集员每天14小时在大街小巷不停巡查,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使用
智慧城管E平台
采集,即时发送到系统平台,由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立案派遣到相关责任城区或责任部门限时整改。二是利用自建和共享公安局的监控点位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绿化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发现问题,及时截图立案、派遣。三是兼职巡查员。将通过全民城管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网站等方式随时上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
2、处理问题更及时
通过多种渠道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按照智慧城管七个工作流程进行快速处理。同时以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为枢纽,连接局属各单位、各有关行业单位,实现实时在线派遣,处理问题限时完成,使城市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连接,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车载GPS系统也与智慧城管平台的对接整合,智慧城管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执法和应急联动。
3、考核评价更科学
智慧城管绩效评价系统数据都是软件自动生成,较好地屏蔽了人为因素,使考核考评工作更科学、更客观。以智慧城管问题处理率为绩效评价基本依据,对所有智慧城管责任部门和单位工作绩效进行数据分析,排列名次,既便于领
导及时掌握部件、事件的高发问题,为全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将智慧城管系统考核结果与维护经费的拨付相挂钩,进一步优化了考核评价体系。
4、管理效能更显著
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平台的打造,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考核评价有效监督。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最终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
管理。xx区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将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的新思路,协调指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转变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运用信息手段将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时间:20XX年X月X日
微
风
文
案
页码:
行政审批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_行政审批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范文
一、工作总结
(一)加强统筹,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制定《x经开区(xxx区)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xxxxxxxx)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着力打造驿路通营商环境品牌。二是做好协调督促,认真落实营商环境x.x。持续推动、督促营商环境x.x版政策体系落地落实,截至目前,x.x版政策体系xxx项任务已完成xx项,正在推进中x项,完成率xx%(不含xx项长期任务)。三是做好政企交流,充分挥行业协会监督建议作用。建立并实行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制定xxxx年市民观察工作计划和《x经开区(xxx区)营商环境观察站(点)管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区xx家行业商(协)会设立营商环境观察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建议作用。xxxx年x月实施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以来,编写意见建议xx条,已全部回复办理(其中,已解决xx条,转办x条,长期任务x条,未解决x条)。
(二)保障大运,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组织行业机构专家开展智慧xxx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智慧xxx十四五规划(送审稿)》,拟报区政府审议。二是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推进东安湖大运村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智慧治理中心场地装修、硬件安装工作;加快全区数据汇聚和政务云建设,已梳理x万类数据资源、汇聚数据x亿余条,完成全区xx个部门共xx个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优化提升城市大脑功能,协调梳理各应用场景,完成一网统管整体功能框架。三是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依托国家和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强风险跟踪预警,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监管业务协同联动,提升监管水平。目前,我区认领监管事项和填报认领清单均为xxx件,认领率和填报率均达xxx%。四是强化疫情防控信息化工作。推广x天府健康通,目前全区注册人数xxx.xx万人,注册率xxx%,日均扫码xx万人次;关注人群的统计分析,共统计分析重点关注人数x万人次(其中重点区域入川人员x.x万人,入境人员x.x万人)。
(三)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统一三个标准,夯实政务服务基础。统一单事项受办标准、一事一次办主题服务标准和关键环节审批标准,着力规范审批程序。截至目前,推出xxx个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审批材料平均减少材料xx%,承诺提速率达xx.xx%。二是畅通三个渠道,拓展政务服务模式。依托省市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网上办渠道,完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线下综窗受理全覆盖,变窗口坐等为主动服务高质量服务重点企业。截至目前,所有x+x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xxx%,全程网办率xx.xx%;x+x审批事项进厅率xxx%,一窗受理事项率xxx%;
为入驻世茂广场的xxx余家商户量身打造我要开食品店我要开教育培训机构等x个一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包,短时间内集中发出
xxx余张证照,助力企业按期营业。三是着力三个优化,改善政务服务体验。推出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多种办理方式优化事项办理模式,通过自助服务专区、创新远程视频踏勘等方式优化服务能力,常态化提供免费印章刻制、免费复印打印、帮办代办、延时服务等优化办事体验。xxxx年以来,受理办结异地事项xxxx余件,发出首张成渝通办营业执照;分批推出x个xx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xx余项事项可采用视频隔空勘验;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打印x万余次,免费印章刻制xxxx套,免费快递x.x万件,节约办事成本xxx余万元。
(四)畅通民意,扎实推进网络理政工作。
一是畅通网络理政渠道。xxx小时畅通信箱、热线、微信微博等民生问需渠道,xxxx年,受理群众诉求xx万余件,各平台响应率xxx%,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xx%以上。二是强化诉求分析研判。xxxx年,编撰网络理政工作日报、周报、月报、专报等xxx余期,处理紧急联系诉求xxxx余件,转报舆情隐患万余件,选送新闻线索上百件,供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加强管理、科学决策参阅;央督期间,共受理环保类企业群众诉求xxxx件,向环督办推送典型案例xx批xxx件。三是加强不满意件督办。xxxx年,督办企业群众不满意诉求xxx余件,督办后群众表示满意xxx余件。xxxx年,我区网络理政工作获得xxxx年度x网络理政优秀单位,《疫情期间
为民服务更用心》案例荣获xxxx
年度x网络理政优秀案例,《四千户居民处于手机信号盲区
政企联动保通信》案例荣获xxxxx网络理政优秀案例荣誉。
(五)公开透明,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一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xxxx年,全区累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xx万余条、基层信息xxx万余条,依法按程序处理依申请公开件xxx件。二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出台《x市xxx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形成信息发布、平台管理、监督考核一整套制度;突出政策文件公开和解读规范化,完成xx余份文件进行分类公开和解读。三是稳步优化公开载体。完成全区政务新媒体整合优化,注销僵尸号xx个;围绕产业、企业服务、政策公开和解读x重点版块优化政府门户网站;对政府门户网站和全区xxx个新媒体xxx小时不间断监测,xxxx年,排查处置错敏、表述不规范等各类问题xxxx余个。
二、工作安排
xxxx年,区行政审批局将着力推进五大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评价和企业感受为
二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市智慧蓉城建设和各方意见建议,深入研究龙泉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继续完善智慧xxx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我区一网统管建设,积极融入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运行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区级跨部门、跨街镇、跨层级事项处置中循环;持续优化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做好重点关注人群和红黄码人员的排查统计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信息化保障。
三是加快打造空气型政务服务。大力提升窗口人员业务素能,提高大厅管理水平,助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类联动服务机制,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跨域办事项覆盖范围,打造空气型政务服务;推进我区三大企业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实现企业一个入口、一次注册、多平台服务;构建x+x+x+x+x行政审批体系,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半篇文章。
四是持续深化网络理政。分步探索接诉即办改革试点,逐步形成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模式;完善民生数据多源汇聚智能分析平台,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和预警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完善督办机制,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确保办理到位,稳步提升群众满意率。
五是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将xxxx年作为全区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提升年,加快建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机制,着力提升公开质效;加强全区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全力保障、服务xxx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11.12?
【字
号】
【施行日期】2021.11.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
正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规划的通知
市药监局、市市场监管执法总队,各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商务金融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燕山市场监管分局,市局机场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各事业单位: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规划已经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规划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1月12日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长治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8.18?
【字
号】长政发〔2021〕25号
【施行日期】2021.08.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已经长治市人民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8日
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
为了明确“十四五”时期长治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编制了《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作为指导长治市未来五年政府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一、“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长治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深化党政机构改革,破除妨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抓改革促转型,持续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区域一流营商环境,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成立长治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聚焦“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证明”,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全面推进“减证便民”专项活动,完成市、县(区)两级276项证明事项取消清单、4421项证明事项保留清单和958项告知承诺制清单的社会公开工作,实现了清单之外无证明。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共计办理11万余笔承诺制业务。目前,行政许可事项均可实现在法定时限内完成,事项数量减少26.23%,环节减少40.20%,材料减少23.04%,时限减少65.83%,证明减少96.28%。制定《长治市创优营商环境80条》,对标全省营商环境评估的18项指标,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将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大力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19个,总投资达8695.79亿元,吸收外省投资实际到位资金数929.66亿元,全市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二)优服务补短板,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认真履行“三服务”工作职责,持续推动服务工作质量提升,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针对全市重点领域的信访突出问题,通过信访秩序专项治理、重点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推行“大调解”制度等方式,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切问题,五年来信访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二是不断提升政府政务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积极推进政府网站改造升级,完善网民留言办理制度,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拓展延伸“12345”办事热线和市政府“13710”工作制度督办系统,热心回应和办结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回复
率与满意率达100%。三是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市159个社区中活动场所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数达129个;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了全省第一家为社会提供民生类服务的综合性场所——长治市公共服务中心;加速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全力打造长治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山西长治)”网站,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设。
(三)转职能改作风,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以协同、高效、法治为目标推进行政改革。一是对标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着力深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二是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减压。严格控制各部门计划外临时发文,加强会议统筹,不解决问题的会、可开可不开的会一律取消;通过全市政府协同办公平台,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清理冗杂多余的政务类APP和工作群,按照“能减则减”“谁建设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市12个县(区)、131个市直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共规范清理政务类APP10个、微信工作群1214个。三是发挥新时代政务督查作用,规范督查内容、方式、时间和责任,严肃整治检查督查看材料、看版面等形式主义问题,杜绝“痕迹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长治抢抓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事关大局,意义重大。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新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贸易萎缩,疫情防控成为各国
常态。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交叉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动能释放。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二)长治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与城市定位布局。“十四五”时期,我市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辟培育创新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其次,国家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协同效应愈发显现,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群建设将全面铺开,不同城市、地区要在产业、交通、生态、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联动作用。我市必须有效依托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便利条件,积极融入协同发展体系,以一流政府治理水平聚合区域优质要素,推动本市社会经济高效发展。
(三)新时代社会问题新形态与信息技术升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幸福感、获得感的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兴起,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赋能增效。未来五年,全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的融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视察山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树立系统、整体、协同理念,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稳中求进,锐意创新,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方位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党委领导,是完善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要充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保障党和国家整体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效执行和通畅运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保障功能。政府负责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断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破解政府改革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超越,向民心之所望,回民生之所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苦干实干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面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进程中
的困难和阻力,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发扬担当斗争精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正确处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破解过去体制机制弊端,构建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长治特色的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
——坚持依法治理、公平正义。法治体现规则之治,彰显公平正义,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依法治理,现代政府治理应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始终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全体党员干部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氛围。
——坚持多元共治、共建共享。新发展阶段的政府治理,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制度体系,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强化各级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完善多元参与机制,要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人人参与治理过程、人人享有治理成果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四、“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政府治理过程和效果相统一,“十四五”时期,长治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一)全面推进便捷、高效的服务政府建设。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要始终不忘人民是执政的根基,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十四五”期间,长治市政府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
人民监督的理念,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理念、制度、政策、手段的综合变革,更好服务人民,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着力加强联动、协同的整体政府建设。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整体政府建设,要重点加强政府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切实提高政府协同运作能力。按照整体政府、职能分工和协同监管的要求,加快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流程优化和前后对接,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同时,执行力是政府的生命,加快构建民生服务协同联动机制,推进“一站式”政务办事服务,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十四五”期间,我市要切实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效能。
(三)不断完善公平、正义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是任何国家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交织叠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依法治市的任务依然繁重。法治政府建设必须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要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力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四)加快提升阳光、公开的透明政府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要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十四五”时期,长治市政府要坚持权责透明原则,坚持政务公开,推进政府各级各部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打造透明政府,推进科学行政决策、严格行政执法,充分体现民意、发挥民智,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
(五)积极探索科学、创新的智慧政府建设。“十四五”时期,长治市政府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打造数字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扎实开展数字政府用户分析,围绕“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实现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制度成本”目标,不断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项目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支撑、数据应用和安全防护工作,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预警、政务服务、远程监管等多个方面。破解独建独享、重复建设的问题,提升政府数字治理水平,建立服务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的智慧政府。
五、“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深化组织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体系
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层面:一是巩固“十三五”期间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始终坚持“一项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思路,完善科学合理、权责一致、有统有分、有主有次的职责清单,继续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破除机构改革“物理割裂”,推动实现机构改革“化学融合”。二是增强机构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建立市、区、县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的协商和沟通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机构职责划转科学合理,优化政府法治职能、财税职能、金融管理职能、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层面:一是合理设置基层政府机构,确保机构职能履行能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全面落实乡镇(街道)相关改革任务,统筹推进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使各类机构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上有更大作为。三是继续巩固和深化市、县(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
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理顺政事关系。四是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更好履行公益服务职能。
(二)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聚焦重点民生问题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盯紧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群,落实社区、企业、单位、学校的主体责任,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二是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研判作用,持续提高市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三是积极引进和培养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专业人才,加强预案演练、物资储备和流调、实验室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四是开展卫生健康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专业高效、统一规范、公正文明的卫生健康执法队伍;加强“互联网+卫生监督执法”建设,深化医疗卫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持续推进卫生健康执法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等各部门联合检查,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五是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服务下沉,实现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提供便捷高效医疗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结合我市市情,推动地方特色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扶持特色新兴文化产业,将健全文化网络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
级公共电子阅览室体系。三是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活动”的思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积极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和草根文化品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基本住房保障方面。一是加大对于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住房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城中村拆迁补偿、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阶段性居住困难问题。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工作,整合小区内既有设施、全面整理边角地和碎片地,增加公共服务和活动空间。三是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存量房屋提供给所在街道、社区用于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
基础教育建设方面。一是完善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机制,落实县(区)政府教育支出责任,把支持教育改革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二是坚持多元筹措,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民间办学,吸引民营资本。三是严格落实国家、山西省新建住宅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确保配建学校与住宅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有效增加基础教育资源。四是将教育资金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条件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
推动就业方面。一是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举办具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设立公益性岗位定向安置就业困难群体。二是优化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培育更多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注重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探索适合其发展特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
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就业创业。四是引导宏观政策支持就业,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强化人才服务质量,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
(三)打破部门业务壁垒,构建联动一体、协同高效的整体政府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着力打破各政府部门壁垒,以全局、整体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破解“碎片化”政府业务工作流程,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政务服务之中,统标准、统平台,通系统、通数据。从强化衔接机制发力,加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之间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互通,加快形成“全市一张网”。
二是构筑统一平台,从整体性政府的视角出发来推动政务流程再造,通过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及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系统、跨层级、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政务服务,拆除“隔离墙”,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便企利民。要实现办事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口袋移动端的“四端”政务公共服务端口对接,探索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强化协同办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让整个服务过程纵向联通、横向贯通、整体畅通。
三是完善政务服务平台运行与监管的制度体系。其一,完善招投标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遴选,根据运营机构的参与意愿,通过竞争性谈判或磋商等方式择优确定运营机构,实现平台管理者和运营者分离。其二,规范权利与义务,细化资金使用
与服务要求,各县(区)政府部门通过与运营机构签订运营合同,明确相应权利义务,将政府平台的建设、运营、维护等事项交由运营机构管理,依据购买服务效果,按用户使用评价付费,提升平台专业技术性,实现“服务质量提升”和“资金使用优化”并举。其三,完善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共同维护政务服务平台安全有序运行。
(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健全“三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三零”单位创建作为贯彻“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成立党委,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楼栋或单元成立党小组,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四级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服务凝聚为核心,深入推进社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全力推动“全科网格”全覆盖,形成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名人、能人等优秀居民的作用,聚合辖区内优秀的人才资源,通过日常上门访问、周期了解情况等方式,更加精准地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加快推进社区智慧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基层社区治理,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在疫情防控、物业管理、社区养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发开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提高社区服务精细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三是发挥“大党委”优势,充分利用共建单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志愿者的专业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与驻区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共建共享协议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同时,根据居民多样需求和党员优势特长,把志愿岗位与社区公益相结合,更多开展包括环境整治、爱心义诊、义务植树、关爱老弱妇幼、关爱环卫工人在内的特色主题服务。
四是加强基层社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促进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加快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社区服务方式转化,在丰富社区的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同时,实现多元参与协作,助力社区发展。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满意度
一是着力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其一,完善基层执法体系,持续深化各综合执法领域“同城一支队伍”改革,启动跨部门相对集中处罚权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深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其二,在明确综合执法职责的基础上,规范执法合作,建立健全信息互通、衔接配合、工作会商、监督制约等运行机制。其三,加强执法队伍培训,鼓励和支持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其四,严格按照配备比例,配齐配足执法人员,增强基层综合执法力量。其五,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办公办案场所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建设水平。
二是推进行政执法透明化、公开化。其一,全力保障综合执法队伍装备需求,在监督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同时提升执法透明度。其二,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执法决定;对查封扣查财产、强制拆除等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要推行全程音像记录;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等执法活动时,需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其三,执法全过程要通过文字、音像等形式对执法全程各环节进行记录,后续归档保存。其四,着力解决多层重复执法问题,提升监管效能,在原有以部门为主的条线监管基础上,按照能放则放、宜放则放原则,下放执法权限,下沉执法力量,将监管重心向县(区)、乡镇(街道)倾斜。其五,对于监管对象一致且涉及跨部门的现场执法检查事项,探索开展执法检查“综合一次查”工作,建立联合监
管清单,明确联合监管的发起方式、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形成相互配合、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监管新格局,实现“1+1>2”的成效。
三是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权利意识。广大行政执法人员要处理好职权法定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关系,树立区隔意识,执法过程中不滥用权力,在民事活动中坚持平等原则,避免身份混同。同时,切实履行《民法典》中规定的救助、保护、保密等义务,深入学习登记机关的公示义务、主管机关的申请清算法人义务等规定,全面提升行政综合执法群众满意度。
(六)确保职责法定,提高各级政府行政复议和应诉水平
有序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把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创新行政复议机构建设,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复议工作队伍,确保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推动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工作常态化。要大力提升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质效,建立科学通畅、公开透明、便民利民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规范、保障办案公平。要强化行政争议化解功能,用好行政争议审前调解机制,把行政调解贯穿于复议案件审理全过程,加强当事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沟通,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作用。迅速适应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更好地实现诉讼与非诉讼、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的相互衔接。围绕充分发挥行政争议审前调解机制实效,积极主动与法院形成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机制,形成“府院联动、上下联动、条块联动”的工作合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审前。
一是推动建立健全落实改革任务的领导机制,开展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重点摸清机构、人员编制等相关情况。二是推动出台落实《行政复议
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细则,推动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推动健全政府行政复议机构设置,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合理调配编制资源,确保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的人员配备与工作实际相适应。三是推动将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办案保障设施。四是推动行政复议文书规范化,行政复议文书制作从要素、标题、正文、落款、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引用规范、印刷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在文书制作细化方面,统一文书编号规则,明确告知行政复议权利和行使期限的内容,推行统一的印刷版式等。针对增强文书说理性方面,加大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是否采信的释明力度。对案情复杂、当事人矛盾较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应当对是否采用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释明,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进行说明。对有争议的证据,应当写明争议的证据名称及行政复议机关对争议证据认定的意见和理由;对有争议的事实,应当写明事实认定意见和理由。
同时,着力提升政府应诉水平。一是压实行政应诉主体责任。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相关规定精神,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列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完善行政应诉考核机制。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纳入全市依法治市考核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切实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三是完善行政应诉工作细则。推动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具体规定,进一步细化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的案件类型,明晰出庭应诉的具体流程,建立规范化、长效化应诉机制。
(七)推动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四五”时期,我市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定位和形势要求,在完善市级政务公开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全覆盖,实行基层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
一是明确任务分工,切实抓好政务公开落实。其一,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成立相应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出台政务公开具体的实施方案、任务划分、细节措施、责任确认细则,把本行政区域内的政务公开工作做到实处。其二,市直机关部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积极对接基层政府对口部门,指导各基层落实包括义务教育领域、社会救助领域在内的试点领域政务公开工作。其三,延伸基层政务公开链条,指导支持村(居)民委员会编制公开事项清单,使县(区)、乡镇两级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有效衔接、相同事项的公开内容对应一致。其四,扩大公开渠道,通过村(居)民微信群、公众号、信息公示栏等方式,重点公开乡村振兴、村级财务、惠农政策、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方便群众及时知晓和监督;各乡镇(街道)要积极探索在本级政府公开页面开设“村(居)务公开”专栏,以村(居)为单位公开重要信息。
二是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立足直接服务群众的实际、规范要求,及时公开和更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信息。其一,推行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工作方式,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即时获知。其二,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对办事服务信息加以集成、优化、简化,汇总编制“办事一本通”,并向社会公开,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其三,强化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实现办事政策、服务信息向乡镇、村(社区)延伸,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办事指引和多元化办事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压实计划目标,推动政务公开阶段性进步。巩固各县(区)、乡镇政府初步建成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体系成果,坚持实行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的任务要求。2021年底前,各县(区)、乡镇政府制定完成公开事项科学全面、工作流程规范高效、平台渠道丰富多元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取得新进展。2022年底前,各级政府要建成以“精准精细的公开事项目录
体系、务实管用的公开制度规范体系、协同联动的公开平台体系”为核心的全市统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覆盖全市县乡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八)严格落实机构“三定”规定,完善优化权责清单制度
一是着力解决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复、政出多门、含糊不清的问题,严格落实本部门“三定”规定,严格按照规定中确定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进行落实。在确定本部门“三定”规定的同时,完善制定并发布本部门的权责清单,划清横向与纵向不同部门与层级的权责关系,合理确权。
二是对部门及内设机构主要职责进行颗粒化、条目化分解,全面压实部门责任。坚持适用标准统一原则,修订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市政府应承担权责清单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在对接省级权责清单的基础上,对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政府部门共有的权责事项进行后续划分,按照层级分明、标准统一的原则,落实权责清单“四级四同”原则,尽量避免“职责同构”的同时减少标准偏差。科学合理制定权责清单,打造更加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纵向顺畅、横向衔接的清单模式,确保权责清单监管更有力,权责划转要做到“接得住”“放到位”“管得好”。
三是加强对“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定期评估分析清单实施情况和流程再造效果,为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提供坚实保障。重点关注“十三五”时期机构改革过程中新成立或者变动较大的部门,要坚持权责法定、统筹兼顾、问题导向的原则,根据“三定”规定科学动态调整职责任务清单,通过编制业务流程图、制定部门内部工作规范等方法推动工作流程标准化。
(九)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调整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
一是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进一步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取消重复审批、不必要的审批,切实提高企业办事效率。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加快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
度,重点解决健康、医疗康复、技术培训、文化体育等领域准入门槛高、互为前置审批等问题。进一步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持续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新经验,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二是要管出公平、管出质量。其一,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研究完善县(区)、乡镇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指导意见,实现基层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常态化,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其二,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点开展企业信用风险指数分析,引导市场主体及时履行年报和信息公示义务;科学建立统一的“黑名单”制度,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指导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建立健全无证无照经营发现抄告、信息共享、联动响应、信用记录等制度,大力推进信用社会构建。其三,开发大数据监管平台。加快整合市场监管各业务系统,加强大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应用,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各项业务数据大集中、大融合、大应用,提高风险预判和防控能力,实现有效监管。
三是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其一,创新公共服务发展机制,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新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其二,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积极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省、跨市通办,完善企业办事网上备案系统,提高中小企业填报便利度。其三,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扩大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比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加快推进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打破不合理垄断。其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承诺制。
(十)用科技赋能制度,大力推进数字化智慧政府建设
“十四五”时期,我市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科技赋能制度,推动数字化政府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一是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撑。结合数字政府建设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基石”价值,加强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府网站建设与运维,加强市内各县(区)数据库建设。重点打造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提高现有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承载能力,改善网络运行环境,加快老旧设备升级维护,提升高强度政务数据传输需求下的网络供给能力。
二是推动政务数据标准化、共享化建设。主动对标“命名、识别、描述、标识、分类、编码”等政务数据标准内容,促进政务数据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上的高效流通,实现政务可共享数据的一致性。统筹政务数据的共享流通,对政务信息可共享资源目录进行持续梳理,落实政务数据共享清单,加大政务数据汇聚力度,明确可共享政务数据范围,实现政府各部门间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
三是强化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构。强化数据安全的综合管理,进一步明确政务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立政府系统内部数据开放风险防范的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安全协同管理体系。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细化保护数字政府中的云、网、平台、数据、系统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网络安全检测日常化和规范化制度,拓宽网络安全监测范围,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网络安全监测体制,厘清监管权力边界,构建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全面提升政务安全治理的预警能力和应急能力。
四是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政府治理转型。创新政府治理理念与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构建更加敏捷、灵活、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民生服务、社会安全、灾害预测、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政府治理方式更加多元,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重视对政府相关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精确性;依靠先进技术对执法行为过
程全程跟进,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
六、“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全面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能力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贯彻到基层,把人民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在一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政府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落实落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二)组织人才保障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领头雁”培训力度,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关系,推动机构整合与职能转变相协同,进一步梳理各层级政府部门职责,细化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加快完成机构改革后的配套制度、机制、技术、人员建设,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分工,实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责任真空,促进权力行使更加规范。推动政府机构协调运行,完
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机制,规范政府部门编制管理,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使之作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和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水平。
落实好干部标准,提升干部队伍本领能力,完善支持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保护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让广大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干部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斗争本领、政治领导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九大本领。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坚持能力竞岗、业绩竞岗,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比选、竞争任职等方式,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以增长才干为导向,强化干部实际锻炼,教育引导干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成长进步,让有潜力的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接受锻炼,在应对复杂的局面中增强党性、磨练意志。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拓展基层干部发展空间。
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加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界限,放宽视野,拓宽渠道,畅通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体系。
(三)资金保障
加强财源建设,增强地方财力,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不断探索和寻求财政收入
增长点。第一,持续优化改善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全面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改善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法,扎实推进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第二,把握政府目标与财政能力的关系,把握逐步退出和合理介入的关系,突出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布局,立足建立持续、稳固增长的收入机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确立政府支持的产业重点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财源建设的调控政策措施,保证财源建设的健康、长远、高效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第三,支持重点税源,巩固支柱地位。集中培植壮大纳税大户和主体税源,夯实工业企业的支柱地位,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关联性。加大科技投入,培植新兴财源,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发展技术密集型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加强资金使用效能,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和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第一,稳定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对比例。建立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适当控制市财政支出规模扩张速度,适应减税降费等带来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将财政支出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长期可持续发展保留空间。注重预算绩效一体化源头控制,实现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的“前”约束;加强预算绩效一体化闭环管理,推动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第二,优化市、县(区)两级财政支出责任。继续推进更多财政支出领域改革,形成权责清晰的财政支出责任框架,确保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强化财政审计监督程序,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提高政府财政使用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程度。第三,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对绩效目标情况和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双监控”,强化绩效约束。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将节约的资金更多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建设,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
(四)技术保障
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结合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进大数据中心、电子
政务外网、政务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级、各部门政府提供强大、高效、安全、按需使用的基础设施资源,改变以往系统孤立、业务隔离、资源分散的局面。
数据资源体系。通过对各部门数据进行归集、整理、交换,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完善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各类工具手段,构建共享、开放、融合、创新的大数据资源体系。
支撑平台体系。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管理、非税支付、智能客服等系统,为各级、各部门政府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公共应用支撑,逐步形成能力中枢保障。
安全、标准、运维体系。强化安全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风险感知和自主可控能力,形成数字政府安全体系。制定修订一批急需、管用、实用的标准规范,全面推进各领域数字政府标准规范建设。创新“管、运、建、研”分离的运营模式,科学系统规划建设运维体系,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运行维护体系。
(五)健全各项制度机制保障
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我市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推行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监督评议方式多元化机制。实现政府内部自我监督评议及外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媒体等监督评议结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职能,发挥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突出日常督查和定期考核齐抓,创新考核方式和制度,杜绝形式主义督查,做到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三明确”。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奖励管理制度。统一归纳形成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的评议考核指标和标准,特殊监管行业可适当设部分指标,将考核条件、考核程序、考核标准等内容具体化、统一化,设置合情合理的评价机制,体现奖惩效应,充分激励我市公职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切实为基层减负。以加强政治监督为引领,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长治新时代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2021年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与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文
2021年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1298字文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抓改革、优环境、保安全、强基础、提效能”为主线,提出“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思路,精准谋划我市市场监管事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继续扩大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平稳运行夯实微观基础。紧盯注册登记便利化工作目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综合业务窗口建设,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整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银行开户、刻制公章、办理税票等业务环节,进一步压缩企业注册开业时限,实现企业开办再提速。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有关部门,按照部署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许可改革,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优化许可管理,压缩许可时限,按照“一次申请、同步受理、合并审查、一窗发放”的办理流程,推广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联办”,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实施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标准引领、检测服务、质量诊断、品牌扶持、人才培训、诚信引导等有效措施,促进中小企业质量提升,走“质量兴企、质量强企”的发展道路。推行企业“首席质量
官”制度,建立企业质量责任制、缺陷产品强制召回、产品质量防伪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开展民营企业质量提升行动。以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为引领促进民营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推动检骏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市场准入限制和区域分割,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检验检测市场。实施新技术、新产业标准领航和传统产业标准改造升级行动,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规范管理地方标准,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完善市场监管政策体系,健全制度规则,为综合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遵循。研究制定实施竞争政策指导意见,健全竞争政策体系,把竞争政策理念贯穿到监管全链条。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文书、服装、标识标志、执法程序,建设统一的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建设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四大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以机代人,提升监管效能。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一张网”为基础,统筹市场监管各领域“黑名单”,完善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和市场主体强制退出机制,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加大竞争执法力度,着力维护统一大市场,为全市经济发展拓展空间。聚焦公用事业、原料药、建材、日常消费品等民生领域,加大力度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着力规范行政性垄断行
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实施细则,研究出台第三方评估、适用例外规定、责任追究等配套规则,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约束力。围绕教育、医药、电商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价格专项治理。加强涉企收费、电力和运输价格监管,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强化直销企业监管,加大传销监测和查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2021年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9675字文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办发〔2017〕49号),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安全发展观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以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以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动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夯实安全基础保障,切实提升安全防范和依法治理能力,为xx绿色崛起,建设水乡田园城市提供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
(二)规划目标。
到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较大及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预防、抓治本,更加牢固地树立“隐患就是事故”“隐患不整改视同事故问责”的理念,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对比2020年未,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累计降幅15%,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累计降幅1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降幅30%,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降幅20%,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累计降幅6%。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的规定,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党政同责”要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落实企业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定期
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隐患排查清单的编制水平,实行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坚持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全面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客运、建筑、电力等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达标。
(二)构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力度,对未全面履行、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党政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
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关系,明确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执法责任和监管范围,并落实到部门工作职责规定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承担本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日常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若干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组成,负责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本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向
同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工作。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做到安全生产与职能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部门工作职责规定,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强化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落实监管职责,依法依规制定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三)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1.加快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加强与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等协调配合,完善安全生产违法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和协查机制。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加快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严格事故报告和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和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形成政府监管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格局。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权力科学化和目录化管理,加快推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权力配置科学、运行高效、便民利民的运行机制。
3.创新监管执法机制。制定并实施执法计划,推行“双随机、两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事项,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技术专家,事前公开检查对象,事后及时公开执法检查结果)执法检查方式。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引入第三方提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技术支撑。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监管的深度融合,构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信息化“一张网”。强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重大危险源、职业卫生、粉尘涉爆、高风险作业等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控信息的影响。落实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推进移动执法系统与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安全监管执法便捷化、规范化。
4.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构。强化镇(办、场、园、区)及各类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的安全监管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积极推进监管机构基础设施、执法装备达标建设,到2025年安全监管部门达标率达到100%,镇(街道、场、园、区)及各类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以上。提高专业执法人员比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逢进必考、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四)创新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科学合理确定企业选址和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区空间布局。高风险项目审批和城乡规划必须以
安全为前提,实行重大安全风险
“一票否决”。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风险产业转型升级。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加强各行业领域“五高”(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工艺、高风险物品、高风险场所、高风险人群)的风险管控。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的有机融合,构建区域、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石化工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化工产业安全布局。对化工园区进行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推进化工园区安全一体化管理,严禁在化工园区外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健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销售、运输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安装安全连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监测报警等安全仪表系统,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设立气体防护站(组)。加强对首次投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新工艺、新装置的安全性评定与可靠性分析,淘汰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将危险化学品仓储区、城区内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和油气站等易燃易爆剧毒设施、大型石化生产装置、重大危险源,以及动火、受限空间作业,检维修、设备置换、开停车、试生产、变更管理等工作环节,列为事故防范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
2.烟花爆竹。推动烟花爆竹生产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安全发展规划,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建立健全烟花爆竹企业关闭
转产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生产企业逐步转产退出。深化烟花爆竹“三库四防”(中转库、药物总库、成品总库以及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分包转包等安全专项治理。推动企业改造提升,确保重点涉药工序机械化生产、人机隔离、视频监控和异常报警。严格执行产品流向登记和信息化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
3.特种设备。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及强制报废、召回制度,完善特种设备生产源头质量的安全监管,强化智能化监控管理,倡导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者代表制度,分类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故障统计分析机制。实施电梯、危险化学品承压设备专项整治,以风险控制为中心建立特种设备的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加强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与重点设备的动态监控。
4.综合交通。以遏制营运车辆事故为重点,严格客运路线安全审批和监管。完善道路运输驾驶人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制度及客货运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加强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加强道路设计、建设、验收阶段的交通安全审计,建立健全重点规划建设项目的交通安全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道路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加强农村客运车辆和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以及农村客运安全宣传教育。提升道路交通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公告。
加强水路交通安全和港口安保设施建设,开展港口、码头的安全状况评价,组织开展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码头、运输船
舶等重点对象和采砂、桥梁项目施工等方面安全监管,落实乡镇政府对农民自用船只的安全监管责任。以汉江、东荆河等内河河流、湖泊水域为重点,建立恶劣气象灾害综合预警机制。全面提升港航、海事部门安全监管、应急联动及搜救能力。
5.建筑施工。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以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设施工单位,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加强桥梁隧道、市政管网、危房改造、深水围堰等民用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开展防范高处坠落、建筑施工坍塌专项整治。将大跨度桥梁及复杂隧道、高边坡及高挡墙、高架管线、围堰和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结构拆除、土石方开挖、脚手架及模板支撑、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等作为事故防范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
6.消防。全面推行消防工作进网格,实现火灾防控精细化、多元化、全覆盖管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巡视(监控)系统,构建“互联网+消防”新型社会消防安全治理平台。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城乡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并与总体规划同步修订、同步实施。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为主,志愿消防队、保安消防队、治安联防消防队等为辅的多种形式消防力量。
加快推进消防队(站)、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镇按标准建立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加强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大型集贸批发市场、物流仓储场所等重点场所的火灾隐患治理。提升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客运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水平。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认真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
7.城(乡)燃气。科学制定城(乡)燃气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监管制度。宣传普及燃气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燃气安全意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划定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爆破、取土作业、动用明火、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依法加强对燃气质量的监督检查,并对燃气供求状况实施监测、预测和预警,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燃气应急保障能力。组织编制的燃气应急预案应当明确燃气应急气源和种类、应急供应方式、应急处置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做好燃气行业安全与管理考核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8.工业(冶金)。建立企业自主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分类分级差异化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化金属冶炼、粉尘防爆、涉氨制冷、受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环节的专项治理。在重大风险点推广应用智能化控制和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施劳动密集
型作业场所安全技术改造升级,将除尘系统、作业场所积尘、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等作为事故防范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
9.校园。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含民办学校、幼儿园)建设,指导各类学校制定安全工作责任考核目标,履行安全工作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类学校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特别是校车、大型活动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加强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机构,强化安保队伍管理。组织师生员工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普及事故防范知识,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校园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全面深入排查溺水、校园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隐患并及时组织整改,强化风险源头防控,落实安全责任,堵塞安全漏洞,维护校园安全。
10.医院。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安全生产、安全保卫及消防安全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岗位职责及相关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培训,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配套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应急人员、队伍、技术、物资、设备等方面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迅速启动相关卫生应急响应措施,及时有效救治伤病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健全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毒麻精药品的储存保管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整改记录,强化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做到安全标识明显、安全通道畅通、消防设备齐全有效,氧气、锅炉、电梯及医疗仪器设
备等定期检查维护。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有效维护就诊秩序,方便患者就诊,确保医护、病患者及家属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产安全。
11.油气长输管线。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能源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油气长输管线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行油气长输管线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指导管线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新旧管线的完整性管理,并将其作为持续改进提高油气长输管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评价考核工作,着力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不断识别和评价管道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消减措施,全力整改安全隐患,按照“后建服从先建”等原则协调处理可能影响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的占压、穿越、间距不足等外部安全风险或隐患。严密防范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油气长输管线安全事故,保障管线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12.旅游。采取交叉检查、联合检查、暗查暗访等形式进行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加大对旅行社企业在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出游风险提醒提示、安全培训教育、安全预案编制、安全应急处置特别是在包车、包船、包机等环节的安全检查力度,积极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型游乐设施等游客运载工具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爆光非法载客、非法营运、非法违规经营等安全隐患,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到位。监督、指导有关地方和单位做好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
的隐患排查、评估、治理等工作,督促旅游景区公布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游客流量控制方案。开展旅游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涉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商贸(成品油)。切实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商贸流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加大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加油站、油库、储备库等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人流管控,合理安排促销经营时段,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对易受灾害影响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增加检查频次,指导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备足备好应急物资。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合理规划加油站点布局,加强对辖区内加油站的新建、迁建、仓储及竣工办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坚持对从事成品油经营的企业进行经营资格年度检查,对成品油经营企业及其基础设施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或质量、计量、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由发证机关撤销其成品油经营资格。
14.国土(地质)。加强城市堆场、滑坡体、城市临近周边地质灾害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做好农村居民房前屋后、学校周边、公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建立数据库,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准确率和提前量,努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强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发现的重大隐患逐一制定
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建立群测群防制度,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组织编制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的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15.农业机械。强化上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牌证核发和年度检验,加强农业机械检测技术、检测数据和质量信息的互通共享,开展农业机械可靠性、适用性评价,大力提高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持续改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和性能状况。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试验鉴定机构建设,建立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检测网点。
16.民爆物品。建立健全民爆行业退出机制,引导管理落后、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逐步退出民爆行业。采用人机隔离、远程操控、自动连锁、机器人包装等智能化生产装备生产民爆物品。完善涉爆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分级管理,提升管控实效性。严格民爆物品使用环节的监管,民爆物品在储存仓库入库、发放等流转部位的视频监控与储存仓库的监控系统并机联网,并全面接入公安监管系统。爆破作业现场全面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爆破作业现场民爆物品发放、领取、使用、清退全环节实时监督管理。
(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健全应急管理机构之间、应急管理机构与救援队伍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的建设及运行标准、应急物资物
流体系建设标准,促进应急救援工作标准化。依法组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备案管理,健全预案体系,提高预案质量;完善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宣传、培训、考核和演练等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应急演练,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设施工等高风险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专项应急演练。
2.提升现场应对能力。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全员告知制度,提升企业第一时间现场处置能力。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建立企业与政府、周边企业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完善事故现场救援统一指挥机制。
3.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加快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装备配备,补充完善应对事故救援任务所需的救援车辆、抢险救援装备、监测侦检设备、通信指挥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等装备器材。加强应急平台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应急救援基础数据普查及动态采集报送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系统。
(六)完善宣传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企业法定代表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危化品行业从业人员等的培训考核体系。借助“互联网+”,大力开展网络化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安全常识培训纳入中小学课程,将安全防护技能纳入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重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职工自我
安全保护能力、监管部门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强化社会安全文化氛围。大力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将安全知识纳入党校教学课程,努力提升各级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到2017年底,全市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新上岗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率均达到100%。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示范企业建设质量。
(七)强化源头治理。
推动落实职业卫生监管责任,建立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职业卫生的责任体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职业卫生监管合力。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执法装备,将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和安全生产执法有机结合,提高监督执法效率。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到2025年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和政府职业卫生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粉尘和毒物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建立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病防治活动的职业卫生工作机制,推动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活动。依托“两化”体系建设,把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相关信息纳入管理项目,建立职业卫生信息监测体系。完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对申报数据进行清理,提高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职业卫生专家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支持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推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和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多渠道、多方式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的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按照规划目标任务和主要指标,明确责任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重点工程实施。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推行企业负责人责任事故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度。加快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对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
(二)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的监督机制,规范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爆物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完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度,重点保障安全监管执法设施、装备和经费。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和安全装备融资租赁。
(三)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依托社会力量,拓宽社会参与渠道,优化监管方式,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完善群众举报受理制度,鼓励单位和个人监督举报安全隐患和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和生产安全事
故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优势,拓展监督广度,延伸监督深度,增强监督效果,对舆论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组织整改。
(四)强化规划实施与评估考核。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安全生产规划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2018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规划范围、目标任务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措施和实施方案。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十四五”期间全市“1+N”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12.16?
【字
号】十政办发〔2021〕46号
【施行日期】2021.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
正文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十四五”期间全市“1+N”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十政办发〔2021〕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财源建设,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力助推“经济倍增、跨越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
“1”,即“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家年纳税过亿元企业,已有纳税过亿元企业的县(市)区,至少再增加1-2家。
“N”,即“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培育“N”家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夯实我市税源基础。
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纳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0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0家,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20家。
二、实现路径
(一)培育上市一批。按照《十堰市企业上市和挂牌奖励实施办法》,通过提高上市企业奖励标准,筹集财政资金及时兑现的方式,激发重点税源企业申报上市挂牌的积极性。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队模式进行培育,通过产业基金扶持、政信担保等方式,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实现长足发展。(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
(二)招商引进一批。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瞄准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及市内龙头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大招商”。压实各地招商责任,力求“招大商”,各地每年引进1个30亿元以上或3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同时,建立引进项目税收评价机制,实行纳税贡献事前综合评价,避免引进“低税无税”企业以及无效腾挪转移。(牵头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重点企业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各县市区)
(三)服务管理留住一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围绕服务“经济倍增、跨越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尤其对建筑业和跨区域建设的重大项目,争取建设单位总部在十堰设立二级分支机构。对进入盈利阶段的在十堰的外地分公司,积极争取将其变更为注册子公司。目前,外地企业在十堰共设有分支机构200余家,其中进入盈利阶段的分支机构有150余家(含成都大运汽车十堰分公司、河北大亚汽车塑料制品十堰分公司等)。(牵头单位: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重点企业服务中心,各县市区)
(四)乡村振兴培植一批。重点打造茶叶、食用菌、生猪、水果、黄酒、木本油料、中药材大产业链。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2235”工程,加快形成以领军企业为引擎、以省市级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小微企业为基础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强化资源整合,大力争创国家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做强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在强化技术服务、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下功夫,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涵养税源。(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各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产投集团,各县市区)
(五)转型升级培植一批。围绕先进制造业,支持培育现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巩固制造业在税源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努力做到强基固本,稳定税源根基。围绕全省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充分发挥我市汽车产业优势,加快新一代汽车产业布局;支持以驰田汽车为主的改装车发展;支持以东风小康、易捷特等为主的乘用车和新能源车发展;支持以同创传动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发展;支持以湖北国瑞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支持现有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重点支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高新技术认定企业等发展壮大。(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县市区)
(六)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培植一批。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提升研发设计、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供给能力;支持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稳定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创建国家级商用车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打造全国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供应链管理中心、生产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和区域电商物流集散中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
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城投集团、市文旅投集团、各县市区)
(七)补短板培植一批。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是我市财源建设的短板,全市上下要在培育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上下功夫。一方面,培育本土总部经济,支持鼓励本地企业通过吸收合并、股权收购、上市挂牌等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本土总部经济。支持和鼓励各类综合型总部、区域型总部和职能型总部来十堰落户发展。对不能在十堰设立总部的投资企业,积极争取在十堰以子公司形式设立区域性总部。另一方面,在平台经济发展上,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十堰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平台经济产业和企业品牌。完善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绿松石交易、对外贸易服务、农产品交易等特色商贸平台;支持资源分享模式发展,推行“互联网+货运物流”新模式;搭建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支持东风商用车完好率中心、东风商用车智能网联货运等平台发展。大力争取和引进行业领域头部平台企业落户十堰发展。支持建设平台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协同发展产业链。(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重点企业服务中心、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的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点制度,负责本区域财源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列入亿元和过一千万元纳税大户培植计划的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服务,全市上下一盘棋,确保“十四五”末目标任务完成。
(二)落实责任分工。财政部门作为财源建设的牵头部门,负责抓好财源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政策落实;税收征管部门作为财源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强化收入征管、优化征管方式,积极查漏补缺,确保财源建设成果充分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其他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支持企业发展,配合做好协税护税工作。
(三)统筹政策资源。一是按产业规划布局设立产业子基金。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在武当产业基金(母基金)下,根据相关产业发展及实际工作推进情况,成熟一个设立一只产业子基金,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完整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形成集群效应。产业子基金拟采取由市本级和县市区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共建共商共享共培,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发起设立或通过增资参股等两种方式募集。二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市级预算安排的支持企业、旅游等奖补类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税源产业企业技改投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三是推进农业信贷担保扩规增效。建立实施市对县市区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准备金(以下称“农担准备金”)补充机制和分担机制,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农担准备金规模增至1亿元以上,可撬动金融资本2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做大政信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解决更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中的融资难题。
(四)强化税收征管。一是认真执行税收征管法。加强数据运用,深化部门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强化税源协调管控,建立数据共享和传递机制,做好项目投资、基本建设、房产交易等领域和环节税收源头管控及征缴入库,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关注税改动态拓展地方税源。正确把握中央“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改革原则,密切关注中央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立法和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动向,关注遗产税、碳税立法,深入研判税制改革对我市地方税收结构和规模的影响,聚焦影响地方税收的主要税种和税源,构建有利于地方税收增长的税源建设体系。
(五)培植行业税源。落实《十堰市支持新一轮先进制造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强支柱财源;制定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防止税源流失;制定《金融保险行业税源培植工作方案》,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制定《银行系统税收激励政策》,提高银行业入库税收。同时,将银行在当地纳税情况与财政性资金存放挂钩,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
(六)完善涉税制度。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外迁、大额退税等重大涉税事项报告制度。同时,要及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定期对房地产业、汽车销售行业、各类专业市场、无证照户等税额税负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分析实际税收贡献度,联合执法部门对低税负、零税负企业进行治理,进一步规范纳税秩序。
(七)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抓好“放管服”“清减降”各项工作,全面清理各类显性隐性壁垒,依法依规开展招投标、政府采购、办税服务等工作,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和税源培育营造良好环境。
(八)建立考核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培植骨干税源企业税收缴纳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既要跟踪当年入库税收情况,又要关注骨干税源企业纳税可持续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市绩效考评办将培植纳税大户情况纳入市对各县市区考核,以上年12月至次年11月为一个周期,上年12月确定培育的企业名单,列出目标,次年按季度进行调度、总结,年底回顾、评价,奖优惩怠。
附件:1.十堰市重点纳税企业培植计划统计表
2.十堰市重点纳税企业分县(市)区培植计划表
2021年12月16日
附件1十堰市重点纳税企业培植计划统计表
单位:个
分年度纳税企业实有个数
企业纳税金额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1亿元
3000万元-5000万元
1000万元-3000万元
附件2十堰市重点纳税企业分县(市)区培植计划表
单位:个
分年度纳税企业实有个数
地
?区
企业纳税金额
2021年
1亿元以上
135000万元-18合计
1亿元
3000万元-245000万元
302938317182452022年
142023年
172024年
222025年
3131824113141730121171829136222438131305030121000万元-113121136131120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41亿元
张湾区
3000万元-25000万元
1000万元-26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51亿元
茅箭区
3000万元-55000万元
1000万元-27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1经开区
1亿元
11151111124283223333333211125292625237765578323453000万元-25000万元
2231000万元-10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41亿元
郧阳区
3000万元-45000万元
1000万元-93000万元
分年度纳税企业实有个数
地
?区
企业纳税金额
2021年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2丹江口市
本级
1亿元
3000万元-45000万元
1000万元-9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武当山
5000万元5000万元
1000万元-2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129211916214311112213131411222313111112221亿元
3000万元-25000万元
1000万元-53000万元
1亿元以上
5000万元-11亿元
房县
3000万元-25000万元
1000万元-73000万元
8845112321442123354432244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6.04?
【字
号】沪府办发〔2021〕4号
【施行日期】2021.06.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办发〔2021〕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4日
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上海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改革,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基本形成全环节、综合化的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和数字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有效服务了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一)市场监管机制更加完善
全面完成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物价执法监督、知识产权等领域市场监管职责和行政执法队伍整合,完成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机构重组,推进商务领域行政处罚职责集中行使,强化了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部门协同。全面加强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完成标准化、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修订,进一步提升了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水平。统筹完成信息化系统架构,建成市、区两级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市场监管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
(二)市场准入更加宽松便捷
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商事主体登记流程,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权,推进实施一批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着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市场主体292.9万户,注册资本28.6万亿元。其中,企业241.9万户,比“十二五”期末增长62%;注册资本28.5万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71%。日均新设企业增长到1665户,千人拥有企业99户。广告业年营收增长到1943亿元,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年营收增长61%。
(三)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
持续加强和改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逐步确立。持续加强和改善信用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形成。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市场规范、民生领域价格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震慑和打击了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来,查处市场违法案件5.04万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和咨询265.1万件。
(四)市场安全形势继续向好
全力创建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市场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主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上传和覆盖率实现100%,主要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达到99.4%,药品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年报告发生率为0.26例/10万人,远低于“十三五”规划预期指标。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持续呈现“双下降”趋势。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88%以上,消费品安全指数进一步提高,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市场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逐步成形,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14.6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到60.2件,远超“十三五”预期40件的目标。有效商标注册总量173.7万件,比“十二五”期末增长217%。主导制定关键性国际标准47项,在研国际标准70余项。8个创新药获批上市,49项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国家特别审查通道,涌现一批全球首研新药和国际一流医疗器械,“九期一”填补了全球阿尔兹海默症治疗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六)质量基础设施更加先进
培育商用飞机、智能汽车、核电仪表等一批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成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落户上海的ISO/IEC专业技术机构秘书处增加到6个,完成大型客机、海工装备等国家重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新建生物医药、卫星导航、机器人等一批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成立“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上海品牌”认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79家企业取得认证。建成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和中东分中心、自贸试验区中沙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工作站,商品进出口贸易更加便利。
“十三五”期间,上海总体上完成了市场监管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但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助创高品质生活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实施高效能治理的能力有待
进一步提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加快构建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和大区域一体化的现代化市场治理新格局,全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遵循市场监管基本规律,从全过程和全链条出发,谋划设计市场监管改革,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作用,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市场监管改革创新。
——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改革创新于法有据、监管职能依法保障、监管权责法定清晰,依法优化减少审批事项,推进权责清单化和清单式监管,促进创业创新,释放市场活力。
——坚持数字赋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市场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主动能,推动市场治理模式再造、场景再造、应用再造,加快市场监管整体融入“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
——坚持系统集成。统筹实现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多元均衡,统筹监管线上和线下、产品和服务、主体和行为等各类对象,统筹协同政府和社会、监管和监督等各方力量,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信用、技术标准等各种手段。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场监管要站在“四个放在”的高度,以“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市场治理体系为牵引,主动对接强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主攻方向,开创国际性超大城市市场治理新模式,努力助推“五型”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五个中心”能级跃升,为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注入市场监管新动能。
到2025年,围绕“准入开放友好、竞争公平有序、消费安全舒心、创新活跃强劲、基础先进完善”的总体要求,初步建立国内领先、符合超大城市治理规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市场治理体系。上海市场发展环境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市场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数字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市场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上海重大战略实施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市场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商事主体登记注册和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达到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先进水平。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加,预期增速略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千人企业拥有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市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文化显著增强,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基本得到清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效显著,线上线下市场得到有效治理,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
——市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主要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食品安全状况市民总体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年报告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稳中有降。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风险监测和缺陷产品召回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市场创新指数显著提升。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19.8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进一步提升,有效商标注册总量保持较快增速。主导制定关键性国际
标准的能力明显提升,“上海标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类标准供给显著增加。“上海品牌”认证基本覆盖上海市重要产业和重要服务业领域,中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供给比重进一步增加。
——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新增落户上海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3家,培育10个以上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研制一批新一代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培育一批国家和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新建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面建成市场监管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市场治理数字化转型。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大市场循环动能
围绕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竞争、消费和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率先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建立开放型市场准入体系。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先发优势,积极转变事前许可管理模式,深化并推广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更大程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完善新型市场准入机制,统筹推进“证照分离”与市场监管改革联动融合,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无缝衔接的综合监管制度,放大改革效应。对标国际规则,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高效衔接,打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市场发展环境。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完善注销登记制度。强化市场主体履行清算义务的责任,实现清算组备案网上申报。完善注销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功能,提高注销登记便利化水平。拓展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建立友好型市场服务平台。全面深化市场准入“一网通办”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全接入。更好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实现市场监管服务全程通
办、全网通办和全市通办。优化线上“一窗通”平台,完善线下“一窗通”服务专区,以群众的视角整合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打造“自助化”“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制定实施市场监管“一网通办”指南,统一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和办理标准,推动“一窗通”服务线上线下同标同质。持续优化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提高智能筛查精准度,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构建材料标准化、流程电子化、审查智能化的政务服务“高速公路”。全面推动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在政务商务等各领域高频应用,推动市场快步走进“云经营”时代。
推进实施一批行政许可改革。制定实施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依法减少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项目,严格控制新设审批项目,严禁清单外变相审批行为。有序承接国家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试点市级事权在重点区域差别下放,持续推进市场监管审批服务关口前移。在全市范围推广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深化药械化“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推进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进一步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快创新型、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扩大告知承诺改革范围,推动部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告知承诺改革,试点企业内部强检授权告知承诺制。探索取消计量校准机构计量标准建标考核。对涉及范围广、市场办理量较大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等审批事权,依法委托下放各区实施。
2.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强化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机制,推行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对适用例外规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实施报备管理和逐年评估效果管理,促进重大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完善。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加大平台经营者垄断行为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平台经营者垄断认定规则,依法制止资本无序扩张,构建促进平台经济公平竞争、开放包容的新规则体系。严厉打击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违法
有奖销售、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互联网领域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监管,加大网络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治理力度。深化临港新片区竞争政策实施试点,优化完善垄断协议豁免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加强港口、公用事业、银行等涉企收费监管,推进医药、教育、养老等民生价格监管,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健全经营者价格行为规则。建立广告一体化数据监管平台,加强广告审查、监测、监管和执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期广告业发展的高效监管体系。保持对传销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严厉打击网络新型传销行为,坚决遏制传销活动的滋生蔓延。严厉查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行为,严守市场安全底线。加强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认证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竞争,维护统一的市场交易技术规则。滚动实施“回头看”查访核验,巩固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成果。建立综合性市场秩序监测(评价)系统,提升智慧监测评估技术水平,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和自动化预警功能。
规范在线新经济市场秩序。完善网络市场经营主体数据库,优化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系统,全面落实电商企业“亮照亮证”。推动网络市场综合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完善网络市场闭环监管。推进网络市场监管体系一体化建设,建立完善有序高效的网络违法协查机制,强化监管数据共享共用,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平台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打击大数据杀熟、默认搭售、侵犯个人信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坚持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原则,创新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试点跨境电商认证,推动相关标准研制,促进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健康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强化源头治理,突出全环节覆盖,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治理,推动形成
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打击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态势。严格事关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监管,加强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互联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整治力度。强化行政司法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机制,依法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依法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及“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在沪开展仲裁调解业务,加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国内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
3.优化市场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实施投诉举报处理职责清单管理制度,强化诉转案,依法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推动设立行政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民事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推动构建消费纠纷“大调解”格局。探索建立消费集体诉讼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基金,构建集体诉讼、公益诉讼、支持诉讼等多层次消费者权益司法救济体系,打通侵害群体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赔偿与救济路径。创新投诉信息公示方式和载体,晒出消费领域“好差评”,引导企业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系。推广消费纠纷“云调解”,深化完善在线纠纷解决企业协同联动机制。优化消费教育与警示机制,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完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加强消费维权“五进”联络点规范化建设,开展联络点(站)等级评价,实现联络点(站)在重点市场主体、重要商圈全覆盖,推动消费矛盾纠纷就近处理、在基层化解。畅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推动“12315”热线与“12345”热线“无缝衔接、一体运行”,加快“12315”热线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实现公众投诉更便捷、信息流转更高效、热
点感知更精准。建设公众诉求综合处置平台,提升公众投诉大数据分析预警能力。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作用,完善消费者权益社会保护网络,建立“上海消费投诉云平台”,打通消费投诉一体化入口,一揽子解决消费需求端和企业服务端差异化诉求,打造与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消费者综合服务平台。
创建放心满意的消费品牌。全域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在全市建成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万家以上。开展“体验上海”系列消费体验活动,积极推广“上海特色伴手礼”,助推消费品更新迭代和供给端提质升级。积极创建全国首个地市级诚信计量示范区,建成一批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全面开展“放心餐厅”“绿色健康餐厅”“放心食堂”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知名餐饮服务品牌。引导食盐企业完善食盐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动建立食盐电子追溯系统,提升品牌认可度。推进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价格诚信、计量诚信、质量诚信、餐饮服务诚信集成化建设,完善兼顾政府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规范、消费者直接感受的放心消费评价体系,积极营造品质消费环境,助推上海建设世界级消费城市。
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促进广告服务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服务能级,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广告集团,引导中小型广告公司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服务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建设广告业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培育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市场,布局智能化广告产业生态系统,发掘强化上海广告业特有的海派文化魅力,打造新经济模式下上海广告业核心优势。提升上海国际广告节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国际广告资源交流平台,融通国际交流、国际合作与国际业务,推动上海广告业国际化走向新阶段。
促进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简化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竞争,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推进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优化布局结构。构
建数据驱动的新型服务模式,打造“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和集聚区建设,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走出去”,积极为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国际权威行业组织来沪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创造条件。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跨区域整合资源,打造大型跨区域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机构。
支持“五大新城”建设。把“五大新城”作为改革创新平台,先行先试市场准入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下放行政审批事权,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做大做强广告产业园区,促进智能化、数字化广告产业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一批国家和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试点一批国家和市级标准化项目,推动形成若干检测认证集团。强化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民用航空发动机、海洋动力、卫星导航、化妆品、物流等产业质量基础和知识产权集成服务功能,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和知识产权发展政策,培育一批“上海标准”和“上海品牌”,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加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城市建设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支撑高起点打造“五大新城”。
(二)实施大质量发展工程
严守市场安全底线,推动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提升,综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1.完善市场安全监管网络
完善智慧监管网络。推动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扩大追溯平台应用范围,加强追溯平台信息对接,全面打造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实时智能监控和移动监管执法于一体的智慧监管体系。建立餐厨废弃油脂管理系统,完善餐厨废弃油脂全程闭环治理和循环利用体系,拓展应用范围、拓宽使用渠道。加快完善药品智慧监管体系,建立疫苗药品追溯监管系统,完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信息追溯申报
系统,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应用。全面打造“一个中心”(智慧电梯中心)、“两个平台”(电梯应急平台、智慧电梯平台)和“一链一网一圈”(电梯安全管理链、智慧电梯网和电梯共享生态圈)智慧电梯安全监管网络。统筹推进市场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着重建立完善移动监管系统,全面实现业务融合、资源共享和数据对接,推动市场安全监管全面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形成全链条覆盖、符合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市场安全智能化监管体系。
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布局完善市场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平台型和规模型企业、基层所、居村委监测站点,不断拓展风险信息采集范围和采集渠道,实现风险信息监测站在市场监管基层所队全覆盖,实现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网络覆盖食品全产业链、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覆盖全市相关诊疗医疗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药物警戒体系,健全高风险药品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评估和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在上海设立国家分中心。不断提升市场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水平,推动风险信息智能化采集、自动化研判,提升风险信息采集监测精准度。建立健全风险监测管理机制,推动市场安全风险监测站点共建共享共用,强化消费预警发XXX风险信息通报,全方位打造数字化、集成型、综合性风险信息监测评估与预警交流大网络、大平台,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力争在源头发现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
完善精准处置网络。强化市场安全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监督抽查模式改革创新,推进基于问题导向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提高监督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强化市场安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和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化系统,优化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分级分类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产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的产品分类
分级监管制度,从严监管保留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的产品,全面打造引领全国、具有上海特色的市场安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与精准监督抽查和分级分类监管紧密衔接的缺陷产品召回网络,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处置力度,确保在源头发现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建立完善市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推进覆盖各级市场监管机构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风险快速反应和协同处置机制,完善风险分级预警处置措施,不断提高市场安全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和应急保障水平。
完善闭环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产地环境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监管,强化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监管。加强食品供应链建设,严格实施进沪食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严防输入型风险。严格进口食品监管,落实跨境电商零售食品进口监管政策,健全进口食品安全信息监管部门相互通报制度。推动食品经营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和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散装和临近保质期食品、现制现售食品销售行为管理。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实施网络食品经营者入网审查和配送服务标准,加强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管理,确保食品经营过程持续可控。强化药品监管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地方性药品监管规则标准,建立完善药品全链条监管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突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行政执法与专项整治衔接配合。滚动实施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一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推动特种设备重点单位基本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非重点单位基本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
专栏一:市场安全监管筑基工程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推进各有关部门食品追溯系统协同共享,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食品追溯平台。推广二维码追溯功能,推动全程追溯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主要食品、肉菜和农产品的全过程追溯管理。升级现有追溯系统,探索食
品安全信息追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提升食品追溯信息全链条完整性和准确度。
——食品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和监管技术应用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智能预警、监督执法、应急处置、信息追溯、病原溯源、冷链储运、消毒灭菌等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研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体系,提升本市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技术水平。跟踪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发展趋势,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系统。完善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制度体系,鼓励油水分离方式多元化,突出油水分离装置强制性要求。完善“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管理平台”,强化信息管理平台智能化功能,推进科学分类和精细化管理。促进收运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鼓励废弃油脂利用综合化多样化,继续扩大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应用领域。
——疫苗药品追溯监管系统。建设“上海市疫苗药品追溯监管系统”,发挥追溯信息在日常监管、风险防控、产品召回、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疫苗药品追溯监管系统与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本市疫苗全过程可追溯,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医疗器械智能审评系统。以医疗器械智能评审系统为核心,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实现医疗器械基础文件和数据库的完整归集、统一管理。构建专家咨询管理模块,创建医疗器械智能咨询答疑模块,通过人机交互,在线解决企业的问题,实现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全网通办。
——化妆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机制。整合化妆品市场监管手段,建设以风险信号为核心的化妆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机制,推动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与医院、市场监管部门、上海海关等的数据共享,打通风险信息孤岛,实现化妆品信息快速交换和风险信息快速预警、即时应对。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研究中心。完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强
化政府执法监管、社会监督举报和行业自查信息系统性归集,建立安全数据库和预警系统,完善风险评估预警处置机制,逐步实现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精细化在线智能监测、分级评估和预警处置,推动设立国家分中心。
——机电类特种设备智能监测检测与安全评估中心。建成上海市机电类特种设备大数据技术中心,完善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设备故障预测、寿命评价和事故预防体系,提高人员危险行为预警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机电类特种设备在线智能监测、检测和诊断以及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科学有效智能化评估。
2.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着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完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区两级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推进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行各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鼓励街镇开展“一镇一品”质量特色工作。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持续改善人居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引导全社会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
提升标准化发展水平。完善标准化推进激励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化专项资金政策保障。推动更多国际和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上海。加大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向国际标准技术机构输送更多上海标准化专家。鼓励并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发挥公共数据、信息安全等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优势,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制定一批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智慧公安、城市应急管理和基础设施等城市公共安全标准体系,促进提升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公共教育、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构建引领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的标准体系。强化高新技术、社会治理、农业农村和现代服务业标准研制,构建引领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汽车钢铁、船舶海工、电气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推进实施一批质量攻关项目。实施工程设备监理,提升大型装备质量。在旅游、公共社区卫生、家政养老等领域,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实施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建立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鼓励发展高水平消费品团体标准,构建国内领先、具有上海特色、符合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品标准体系。引导企业进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在更多领域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机制。实施中小企业质量帮扶行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服务认证的推广应用,健全完善认证结果采信机制,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全面向社会共享开放,引导行业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提升食品供给质量。全面实施地产农产品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上海农场两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比重。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生产规范管理体系、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管理体系、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和“中央厨房”建设,制定实施餐饮单位场所卫生管理规定和病媒生物防控技术要求,全面提升餐饮单位、学校、幼托和养老机构食品质量。实施网络食品经营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网络食品经营示范建设。推进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行动,健全全行业、全链条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实施《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推进营养健康餐厅和食堂建设,以合理膳食引领健康饮食新风尚。
提升药械化产品质量。把握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建设机遇,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新研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和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发挥市、区两级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和临港新片区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服务站作用,推动药品研发全程指导和提前介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深入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优化药品医疗器械上市许可和市场监管资源配置,鼓励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支持化妆品新业态发展,推进化妆品研发和产业集聚,打造“化妆品新品首发地”。
提升质量基础技术水平。加快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平台质检综合实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整体迁建工程,推动建立一批国家和区域质检中心、重点实验室、标准化平台。推进量值传递溯源扁平化发展,建立和升级改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深化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提升疫苗等生物制品批签发、人因工程、医用电气设备可靠性、医用机器人和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检测和标准研究能力,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打造单抗类药品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建立新型抗体及制剂质量控制技术平台,推动医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科技攻关。建设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平台。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特检机构联盟。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程、电线电网、新能源设施等智能化检测平台和风险管控平台。全面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专栏二:质量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上海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平台质检综合实验基地建设工程。巩固升级上海综合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增设上海计量测试数据中心,全面提升面向社会民生的计量和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创建全国一流质检综合实验基地。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整体迁建工程。建设植入性医疗器械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医疗设备评价研究中心,提升高端新兴医疗器械评测能力,建立和完善“四个公共测试平台”,新建可靠性、可用性、增材制造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4个共性技术实验室。
——食品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标准化平台建设。建立食品国际标准制修订协作平台,逐步提升标准化工作国际话语权。建立生物降解塑料检测实验室,推动绿色环保塑料制品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广生物降解产品认证。建立智慧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检测和应急服务平台,研发食品接触材料高通量检测技术。
——国家药监局上海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化学药品制剂质量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治疗类单抗质量控制、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化妆品监测评价、呼吸麻醉设备、医用电气安全设备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研制、有源植入器械等实验室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药标本馆改造建设。扩大中药标本馆规模,提升软硬件水平,增强科普教育基地功能,为打造国内领先的药材鉴定研究中心奠定必要基础,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特种机器人工程应用中心。解决特殊环境下服役机器人检验检测系列关键技术,深化特种机器人工程化应用,拓宽应用领域。依托智能机器人检测技术,实现检验检测技术能力质的提升,努力向检验检测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拓进。
——氢能储运装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发氢能储运装备检验检测、设计鉴定、型式试验、失效分析、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衔接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提高氢能储运效率和安全,降低氢能储运成本和风险,推动建立上海氢能承压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家居产品质量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发智能家电、智能家具产品检验检测、设计鉴定、型式试验、失效分析、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标
准制修订,开展产品认证,助推行业质量提升,推动建立智能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
3.实施创新引领工程
加强质量品牌服务。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行“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树立和推广一批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加快形成一批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高地。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选树一批品牌标杆,构筑覆盖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的高品质品牌集群,扩大“上海品牌”认证国际影响力。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专项工程,打造商标品牌综合运营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和公共区域品牌,新建一批商标品牌创新基地,促进商标品牌建设与产城升级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上海地理标志资源,强化地理标志运用发展,增强地理标志兴农惠农效应。
加强质量创新服务。增强对接重大战略的技术支撑能力,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质量基础关键共性技术集成科技攻关。建立上海国际认证创新联盟平台,提升质量认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能级,推动质量基础关键共性技术整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孵化应用。加强质量基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与科创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共性质量基础协同服务平台,推动质量基础技术服务融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全生命周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动质量基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能力和数据结果国际互认,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性技术标准规则制定。深化上海质量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中国—美洲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制机制,支持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市场化技术合作,鼓励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形成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导向。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完善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布局完善的产业集群。探索标准与发明专利融合发展路径,促进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扩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知识产权投贷联动、信托、融资租赁、证券化及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全面取消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的资助奖励,逐步减少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资助,在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鼓励申请国际专利,支持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专栏三: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工程
——打造高水平质量基础集成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民用航空发动机、海洋动力装备、智能测控、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氢能、智慧照明等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质检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形成质量基础创新联盟,引领质量基础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标准化转化应用和共性技术高水平服务,全面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技术标准研制和检验检测认证互认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创新链紧密衔接,推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和知识产权服务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打造高水平先进制造业计量测试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服务现代制造业的计量基标准建设,建立大空间、大尺寸数字化综合测量系统和智能制造多参数测量系统,完善工业机器人现场测试标准和在线校准标准。建立5G高频高速新材料综合性测试评价和关键共性测试系统,同步研制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建立生物化学标准物质研制生产中心,推动高纯度生物化学标准物质国产化。建立集
成电路材料与芯片表征评价技术服务平台,解决集成电路材料在先进制程下表面缺陷剖析、材料微观切割分析等难题。
(三)完善大监管协同体系
围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以法治引领健全综合执法监管协调机制,以数字化转型提高精准监管、智慧监管水平,以信用监管、社会共治推动形成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治理新格局。
1.完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
完善法规规章政策体系。加强《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实施,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推动《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修订,优化完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制度,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计量监督管理效能。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体系,推动《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修订,解决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面不够广、力度不够大、合力不够强、处罚不够重等问题。推动上海市药品管理条例制定,推进化妆品管理规章制定,构建有利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推动制定(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加快“上海品牌”认证政府规章制定,完善“上海品牌”认证工作机制。
完善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强化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功能,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网络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市场监管统一协调、分工负责体系,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诉调对接、仲调对接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整体型政府”理念
引领构建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市场治理新格局。完善食品安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特种设备安全督查评议考核制度,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监管体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处罚到人”制度,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要求。建立完善市场监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完善综合执法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市场综合执法监管工作制度,统筹协调市场治理专项行动、综合执法监管和专业执法监管。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优化扩容免罚清单。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与社会共治衔接配合机制。落实全面依法治市考核要求,完善市场监管权责清单,优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健全完善市场监管执法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水平。全面贯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要素公开,全面实现行政执法过程信息全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加强许可审查管理,强化重大行政许可听证,完善许可利益各方权益保障机制,实现许可办理全过程可追溯。持续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推动市场监管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
2.完善市场数字化治理体系
整合优化数字化资源。以数据融合为核心、以资源协同为支撑、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纽带,加强市场监管基础数据库的归集、清洗和结构化处理,统一数据存储方式和数据标准,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数据链,加快实现市场治理数据全汇集。构建市场治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立完善数据交换和共享运行机制,统筹市场监管信息化系统体系架构的系统性、扩展性、可用性。加快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与“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据中心和市场监管总局数据中心对接交换,支撑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互认共享,推动市场治理大协同和大联动。完善面向公众的数据服务,形成公众数据需求与监管数据开放的良性互动。
研发推广数字化应用。以市场监管全流程一体化政务数据平台为牵引,推进市
场治理各类事项集成协同和闭环管理,加强移动端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市场治理要素、对象、过程全息全景呈现,打造集数据驱动、前瞻决策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化新平台。完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全面实现数据通、网络通、业务通,构建面向公众的全项目一站式服务、全流程一次性办理和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增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构建智能化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形成泛在感知和智慧认知能力,打造具备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协调、行动人机协同等功能的智能化市场监管应用集群。积极推动市场监管数据资源面向基层开放,加大个性化应用开发推广力度,着力构建市级统一、区级灵活、交融互补、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市场治理新格局。
夯实数字化治理基础。建立健全数字化市场监管建设和安全防护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数据元标准、数据接口交换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推动在统一的标准体系指导下建设数字化市场监管平台,确保市场监管数据规范、信息化系统快速互联互通。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以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网络和数据安全为重点,加固网络护盾,构建以密码技术、可信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数据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健全审查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数字证书管理平台,提高关键信息系统访问控制能力,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开放和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
3.完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检查均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等因素,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进行,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发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作用,以各区政府为组织实施主体,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使部
门联合抽查成为部门间协同监管的主要方式,促进市场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完善信用监管协作机制。依托上海大数据资源平台,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全面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互连互通、汇聚共享。深化“多报合一”改革,加大公示信息抽查力度,推动全市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强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失信联合惩戒,依法对失信市场主体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获得信贷、出口退税、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予以限制。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完善信用等级评价机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科学识别、自动分类。对不同信用风险状况的监管对象,在监管资源分配、监管方法、监管内容、监管频次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动态管理,规范认定市场主体失信“黑名单”。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建立信用修复标准,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健全异议申诉制度,加强政府部门间信用修复数据共享,支持市场主体依法修复信用并解除相应失信联合惩戒。
4.完善市场社会共治体系
强化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大力倡导公平竞争文化,推进实施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南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建立竞争合规体系。推进落实电商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主体责任,以导向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的理念,加快形成网络市场社会共治体系。探索建立公益广告市场筹资机制和商业融合机制,创新多元化公益广告运作方式,加快建立公益广告发展基金。创新安全监管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应用食品安全、电梯安全“保险—科技—服务”三结合监管新模式,更好地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和电梯生产运营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药品上市许
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机制。推进落实质量管理市场主体责任,推动建立社会化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全面打造国际高端质量人才、首席质量官、质量专业人才三级高素质质量人才队伍。
激发社会组织自治活力。强化行业组织参与市场社会共治的机制建设,推动第三方购买服务在更深层次试点,拓宽共治渠道,创新共治模式。推动发布地区性、社会化的行业品牌价值评价指数,推动品牌评价与国际接轨。推进广告产学研一体化研究、药品监管和技术攻关社会合作。建立健全第三方技术机构参与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发现和消除市场安全隐患效能。推动市场监管智库建设,支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告研究机构,支持质量智库开发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工具和方法,鼓励行业组织建立行业共享质量数据库。推动科研机构将标准制定纳入职称评价指标,引导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开展具有全球视野的标准化战略、政策、发展模式研究和高水平标准研制。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深入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实施食品安全示范“百千万工程”,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依托居(村)消费维权联络点、食品安全工作站和科普站,全面加强市场安全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推动消费维权就近化服务、消费纠纷自主化处理。深化完善“吹哨人”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鼓励知情人举报市场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发挥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和“市民巡访团”的社会监督作用,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打造上海市市场监管科普品牌,建设“上海市食品安全网”科普宣传栏,创新计量科普、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载体,深化消费品质量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三进行动,提升宣传品牌形象,强化面向社会公众的市场监管宣传引导。
(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监管
聚焦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打破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壁垒,共同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放心、质量领先、满意消费、创新示范”的长三角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
1.统一协调标准规则
统一市场准入规则。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推进全程无纸化登记,实现申请内容可视化、申请流程标准化、申请结果可预期。统一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的登记标准、办理流程和办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长三角电子营业执照互认,实现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身份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用”和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共享复用。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体系,建立覆盖企业准入、业务办理、注销退出全生命周期的便利化服务制度。
统一行政执法标准。统一行政执法移送机制,畅通区域违法线索移送渠道。统一行政执法协助机制,规范跨地区执法办案的协助、配合和支持标准。统一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力量、统一查处、统一裁量”的原则,推进专项联合执法行动。统一行政执法互认机制,依法统一违法证据互认和处罚决定互认标准。统一行政执法信息通报机制,加强具有普遍性、行业性和新颖性问题的通报共享。
统一区域技术标准。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区域标准体系融合统一。协同推进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推行“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考评专家共享互派和型式评价结果互认制度,在部分领域出台“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完善联动监管协作机制,强化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互认,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融合统一。共同实施重点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推动区域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标准融合统一。
2.互联共享要素资源
互联共享市场数据资源。运用数据地图方法和可视化展示技术,建立以市场主
体数据为基础、以共享共用为核心、以推动业务应用为目标的大数据平台。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归集整合跨区域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投诉举报、执法监管、质量发展等相关数据。完善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拓展智慧监管应用功能,构建长三角市场监管综合指数模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展示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互联共享市场信用信息。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息。统一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失信信息公示范围,明确失信等级和公示标准。健全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形成失信名单公示、市场准入限制、任职资格限制、实施信用监管、反馈惩戒结果的完整闭环,实现对企业违法失信行为的有效治理。
互联共享质量基础设施。共促技术机构融合发展,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共建检验检测联合实验室,共同培育国家质检中心、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共推质量基础技术科研攻关,建立科研需求和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质量基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共享质量基础技术服务,共用技术机构检测资源、技术能力、标准信息,面向长三角共同提供质量检验、研发测试、标准制修订、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
3.推动市场治理协作联动
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全面推行一般商品线下无理由退货,推广异地异店退换货。全面推进投诉信息公示,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完善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围绕“诚信兴商、品质消费”,聚焦日常消费、服务消费、新兴消费等领域,以质量安全、服务优质、明码标价、纠纷快处为基本指向,以社会认可、消费者满意为基本原则,全面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创建。
加强跨区域执法联动。全面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价格、广告、电子商务、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等执法协作,加强执法交流、协助、联动,开展执法重点共商,推动执法标准趋同。推进跨区域突发事件通气、重大舆情预警交流、行政执法快速协查、重大疑难案件联合查办、政策实施协作联动。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提高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动长三角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一体化。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协作。推动追溯制度、追溯标准互通合作,强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强化新冠疫情冷链物防协作,协同开展餐厨废弃油脂监管。深化网络食品经营监管和食品安全抽检合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共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充分发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的作用,构建“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人员互派”的药品监管区域协作体系。以产品质量监督联动抽查为主要手段,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治理,推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互认。建立长三角产品质量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深化联动抽查、结果互认、联合发布、联合预警、协同治理。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协作,协同开展问题线索的收集、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联动,协同推进电梯检验检测改革和移动式压力容器监管。
协同推进质量发展项目。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协同开展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聚焦公共服务、交通、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推进区域协同标准研制和实施,建立国内领先的长三角区域标准体系。以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为载体,以区域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为依托,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协同开放的标准体系。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建设完善长三角产业计量云平台,制定实施“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强化能力互补、交叉融合。联合推进长三角绿色产品认证先行区建设。优化
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合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协力支持示范区建设。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夯实质量技术基础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示范区市场监管资源集聚,推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检验检测认证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等资源向示范区集聚,提升示范区技术基础服务长三角能级。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市场监管改革发展的全面领导,全面增强市场监管系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能力。深化落实“四责协同”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配合加强“小个专”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二)深化队伍融合
坚持党管人才的政治导向,积极培育和践行市场监管核心价值,加强干部岗位交流使用,深化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融合,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健全完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综合执法人才队伍培养激励机制,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链,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完善各层次人才梯队,夯实市场监管人才基础。
(三)加强协调联动
各有关部门、各区树立大局观,把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作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切实抓实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着力优化完善市场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密切部门协同,强化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重大改革部署和重要任务举措。
(四)明确责任分工
各有关部门、各区强化责任意识,把规划目标任务纳入年度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加强基础投入,积极宣传引导,切实提高规划实施的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智库建设,强化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五)统筹资金保障
统筹规划实施的资金安排,探索形成政府自主建设、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建设方式。创新规划项目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合理控制、切实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规范规划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条件成熟的应用需求可探索运用购买服务、委托运营和项目代建等专业化和市场化建设模式。
(六)强化督查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一年一评估、中期和终期全面评估”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与总结,滚动评估规划实施进展与成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科学调整规划实施的目标任务,优化完善规划重大举措,推动规划有效落实落地。各有关部门、各区及时报告本领域、本区域的推进情况。
(七)规范基层建设
建立健全所长轮训常态化机制,加强基层骨干“一专多能”建设。结合贯彻“一对多”“多对一”制度机制,优化完善市、区和街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协调方式。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基层治理水平。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10.22?
【字
号】市政办发〔2021〕44号
【施行日期】2021.10.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西咸新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相关部门:
《西安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0月22日
西安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着力打造效率高、成
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西安品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支撑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西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追赶超越”目标和“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号工程”和“关键一招”,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系统部署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聚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经过全市上下锐意进取、不懈努力,西安市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关键指标领域工作加快提升、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涉企监管执法不断完善,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并获评“2020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创优标杆城市”。
1.关键指标领域工作加快提升
参照国家、陕西省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着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改革。开办企业平均办理时间由14.1天到全面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由188项精简至47项,审批时间由平均388天减少至平均62.5天。压缩办电时限,低压有外线工程办电时限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高压10千伏单电源办电时限由22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用水报装实行“3110”服务模式,接水全流程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用气报装由11个环节简化至2个环节,办理时限由平均53个工作日缩短
至平均10.5个工作日。
2.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在全国率先建成“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实现相关业务办理“365×24全天候服务”。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事项3174个。在所有区县、开发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和行政审批统一集中办理。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建成西安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已有800余家中介服务机构注册上线。持续推进“五大专项行动”,实现权责事项标准化。“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持续优化,政府数字化转型“133N”体系搭建完成,建成全市“一网通办”总门户。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强化,政务服务APP“i西安”成功上线,385项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
3.涉企监管执法不断完善
全力维护公平市场环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一步改善监管方式,使过程监管得到有效强化。初步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网络体系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约束机制。“互联网+监管”体系加快建立,结合“一网通办”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市场监管网络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市本级及区县、开发区网上录入检查实施清单事项4848项。初步建立“线案同步”“行刑衔接”等工作模式,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
但对标世界一流和国内先进地区,西安营商环境在部分关键指标领域,与先进地区、市场主体期望和西安“追赶超越”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门墙”“行业墙”“地区墙”阻碍数据流动共享问题亟待解决;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仍有待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工作开展不足,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基础薄弱,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亟需加强。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形态的加快发展对多部门、多环节、多层级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仍显不
足;服务规范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行政审批线上受理和线上办理操作仍过于复杂;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做法的规范化、制度化不够,影响了经验成果复制推广效果和改革创新效能的持续充分发挥。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1.营商环境成为国家城市重要核心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深刻转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掌握主动,必须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经济的稳定性与抵御外部风险和压力的能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各地新一轮的发展竞争正在由过去比政策、比资源、比土地转向比环境、比信用、比服务,实质为比“营商环境”。
2.营商环境成为纵深推进改革关键基础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关键基础,在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领域。
3.营商环境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支撑。西安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和“追赶超越”的关键
阶段,更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利,为西安“十四五”时期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我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最高标准、最佳实践、最优流程,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加大改革创新工作力度,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加快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面提升西安营商环境的美誉度和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全市营商环境水平和主要竞争力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先进,有力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实现“追赶超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法治引领。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坚持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保障市场主体合理合法诉求反馈渠道畅通、解决机制健全。
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坚决破除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向改革要效率、要动力,注重科技赋能,加快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政策、制度和办法,让市场主体保持充盈活
力、坚强韧性。
打造标杆。准确把握西安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痛点、难点和特色亮点,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聚焦重点、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形成西安营商环境的独特优势和品牌特色。
便民高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办好市场主体和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要事、难事、急事、实事,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建设目标
到2022年底,西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取得突出成效,各类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项目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到2022年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市、区(县)两级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面实现企业开办“3个小时以内”全流程办结、简易注销1天完成,水电气暖及信贷融资等服务获得显著改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主体保护更加充分有效,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保障更加健全有力。
到2025年,西安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纾解,重点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体系,共建共治共享营商环境的动力活力全面迸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全面提升,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效果更加凸显,支撑西安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开展“四最”营商环境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西安品牌”。
1.审批事项最少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和“一业一证”改革,在更多行业领域推广实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在事权范围内推动“极简审批、极速办理”。建立便利、高效、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简化普通注销程序,扩大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探索企业休眠制度,完善“企业注销便利化一网服务平台”功能,实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健全招标投标机制。建立招标人依法履行招标投标主体责任工作机制,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优化招标投标流程,加强交易监管,落实信息公开和审查等制度,消除不合法限制。着力推进“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招投标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应用,提高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比例,电子保函占比达到80%以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行采购意向公开,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消除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条件,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技术审查、中介服务事项,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全面推广并联审批模式,健全完善全市统一、扁平、高效的审批体制,对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西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推动施工许可和质量监督线上同步审批。进一步优化联
合审图机制,实行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模式,实现“一套标准、一家机构、一次审查、一个结果、多方监督”,提高审查效率。优化联合验收服务,按照“一套登记表、一份承诺书、两验终验制”的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系统、信息共享、联合验收、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五位一体”验收模式,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联合测绘和联合踏勘。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区域建设用地评估工作,分区域从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专业技术、环保和能耗等维度制定相应的土地出让标准,全面深化“标准地+承诺制”土地出让方式改革。
2.收费标准最低
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减租减息政策,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落实目录清单管理和社会公开制度。加强财政直达资金日常监控,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进一步简化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程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甄别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充分适用优惠政策。加强非税收入退付管理,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及时落实到相关企业和个人。加大对涉企乱收费问题的整治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畅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信息共享渠道,搭建线上线下融资对接机制,发挥“信易贷”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加大信贷产品和政策宣传力度,促进产融有效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生产设备、产品、车辆、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担保融资,优化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支持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循环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促进建立和完善监管指标体系,推动小微企业各项贷款增速提升,贷款户数、首贷户户数、信用贷续贷余额增加。推动企业境内外
债券发行,提高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重点优质企业在境内外股票交易所上市,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发展,广泛引入创投资本和私募股权,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加大产业基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资基金容错机制,鼓励各类基金优先投向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
3.办事效率最高
推动企业开办便利化。优化完善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开发应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智能辅助审批系统。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应用。为企业开办提供全流程网上办理支撑,推动企业开办全流程电子化。
优化水电气暖接入。大幅提升水电气暖报装办事效率,整合优化水电气暖外线接入施工规划许可、绿化许可、占掘路许可等审批流程,实行综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水气暖报装流程,降低报装成本,提升报装办理服务水平和流程透明度。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报装系统和缴费平台、优化提升协助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及客户报装“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一人负责、一家牵头、一窗受理、一次报件、一表录入、一网审批、一站服务”。完善供电机制,积极探索实施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收费透明度。
加速财产登记改革。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规范登记申请,优化工作流程,全面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创新不动产交易、办税、登记体制机制,推广房屋交易、税收、登记发证一窗受理模式,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等过(立)户联动办理,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系统并联”全覆盖,健全办事流程公开公示制度和登记责任赔偿制度,建立不动产权争议诉讼案件反馈制度,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与其他部门审批服务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完善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功能,促进多样化不动产登记申办终端研发,拓宽线上办理通道,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上办理。
深化税收领域改革。进一步简化涉税事项办理流程,简并申报缴税次数,压减纳税缴费时间。构建办审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行预约办税、电子退税、电子缴费服务,优化税务注销即时办理服务,采取告知承诺制办理。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主要办税事项提供全程网上办理。推广运用第三方支付方式缴纳税费,发票网上申领、代开等业务。全面推广税企交流“掌上通”平台,实现纳税服务精准化、智能化、集成化。扩容升级西安税务便民办税“一线通”热线。建立小微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4.服务水平最优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软硬件设施同步提升。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全环节、全链条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化审批服务,推动高频政务事项“智能秒批”。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体验,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由“一网通办”加速迈向“一网好办”。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大力推行“一站式、一窗式”“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高频事项全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实现更多事项跨区通办、同城通办、跨省通办。进一步完善西安政务服务APP手机客户端建设,推动更多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优化完善政策落实落地系统平台,将政策信息精准、及时、智能、按需推送给企业,实现各项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提升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品质,实现全市所有镇(街)、社区便民服务站点达标提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有效推动市级12345热线平台建设。
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按照需求牵引、适度超前原则,借鉴先进城市经验,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积极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拓展完善政务数据中心和创新服务公共平台。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搭建一体化城市管理平台,实施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执法、智慧市政、智慧交通等工程,建成西安市新型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进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智能出行、应急指挥、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智慧交通集成应用。
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创新就业监管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与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沟通机制,定期联合律师事务所对重点关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合规审计,就劳动合同签订、试用期时长、冗员裁撤、带薪休假天数、性别歧视、女员工保护等方面,建立跟踪整改机制。强化劳动力供给服务,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引领,搭建政府、学校与企业联动的人才培训体系,加紧技能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能力供给与岗位需求匹配度。加快完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跨行政区合作,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探索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放宽自贸试验区聘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外籍专业人才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保障外籍人才的工作生活便利,在社保、纳税、就医、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通道。
强化支持创新转化服务。鼓励支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积极探索技术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完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机制,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深入推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创新改革,激励和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指导高校、科研院所争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二)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积极先行先试,用足用好中央、我省下放事权,对标国际,创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1.加快推进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加大对市场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治理力度,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资兴业,更好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能力。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建设和管理,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章程建设,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主体和联动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规范行业协会商会行为,强化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引导会员企业规范发展,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加强会费收支管理,规范涉企服务性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合理设置会费上限。集中公示并定期更新收费项目、收费性质、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依据等信息,建立收费信息主动公开长效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化信用西安建设,不断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西安)功能应用,促进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机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按照不同主体信用状况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将信用信息应用嵌入各项监管业务流程,推进信用监管与市场监管各项业务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深度融合,提升监管精准性,全面树立对守法诚信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管理理念,推动社会信用体系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建立本地化征信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集地方征信、融资对接、金融创新服务、扶持政策落实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依法依规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涉企信息,落实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制度,促进信用信息的归集、管理、共享和应用,维护信用信息安全。
完善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有效落实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活动,切实开展向企业和重大项目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活动,为有需求的重大项目提供行政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健全完善政企、行业协会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创新收益权。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深化“助企服务”和“企业家日”活动。探索建立并动态调整治理为官不为负面清单和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公职人员与民营企业不当交往负面清单、不廉洁企业及负责人“黑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建立营商环境满意度监测评价体系。通过设立西安市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站、评价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强化企业发展动力,促进西安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高。同时,通过市场主体满意度监测体系定期反馈问题,倒逼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部门间协同,做到增强优势、补足短板、全面提升。
2.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市场主体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制度和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从法律机制的末端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司法部门、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联合协作的中小投资者综合保护机制,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建立完善“基本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优化司法服务保障,依法严厉打击涉营商环境刑事犯罪,积极履行民商事审判职责。健全市场主体权益补偿机制,因法定事由或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非因市场主体原因对赋予
市场主体权益的行政决定予以撤销的,按法定权限、程序进行并予以补偿。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冻结和扣押涉案财物,鼓励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查封、扣押,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综合执法、“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围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优化执法机构、职责和队伍,减少执法层级,推进执法流程标准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执法职责、执法力量进一步集中和下沉。建设“互联网+监管”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提高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水平。完善“四新”经济领域监管制度体系,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分类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建立容错机制,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灵活采取监管方式,不断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化行业协会、仲裁、人民调解作用,形成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快速维权效率。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健全“全类别、全链条、多渠道、多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打击专利侵权行为的执法办案力度,提升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办案效率。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联合应对机制,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探索完善“四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提升破产案件管理效能。充分发挥破产管理人协会作用,对破产管理人进行培训,提升破产管理人履职效能。借鉴先进地区案例样本,改进和统一现有破产案件管理人办案流程和标准,逐步实现破产管理人履职能力无差异。创新预重整机制,对于具有重整原因、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的债务人,经债务人、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尝试对债务人进行预重整,以破产管理人协会为平台,搭建预重整信息交流平台、重整投资人投融资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运用,充分利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及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破产案件受理、审理情况,加强破产管理人与法院之间的网上沟通和文书交互。
提高案件审判执行质效。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压降案件执行成本,压缩个案审判耗时,提高财产处置变现效率。强化部门协作,加大职能部门与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协作力度,打通诉讼文书电子送达律师堵点,提高送达准确率、成功率和便捷度。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升级改造诉讼服务网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积极推动诉讼服务网、中国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平台使用。健全线上线下多渠道立案,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跨域立案窗口,提供一站式、低成本、多渠道维权救济服务,加强全流程诉讼服务系统平台、在线审判平台建设,积极试点建设涵盖在线评估案件诉讼风险、在线立案、在线跨域立案、在线提交证据材料、在线提出执行申请的审判全流程在线办理案件系统,实现跨域立案、线上立案,线上立案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推动涉及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定的相关改革事项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制定、修改或废止。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规规章定期清理及评估制度,定期对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评估和清理。严格遵守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全面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3.加快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运用,加快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按照我省要求持续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推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进一步降低港口相关收费标准、规范口岸经营企业服务收费。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多式联运建设,推广关税保证保险、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和电子支付,进一步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大力提升进出口环节单证无纸化电子化水平。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自贸试验区使用范围,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加快“智慧口岸”“智慧海关”“智慧边检”建设。
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度。高标准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每年新退出负面清单的行业,在相关部门制定行业准入管理制度6个月内,根据部门职能和监管权限制定准入实施细则和保障制度。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外资对产业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探索完善将外商投资企业开办纳入“一网通办”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整合各部门申报内容,不断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逐步实现内外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设立流程,实现外资企业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次提交材料,即可办理企业注册、预约开户、外汇登记等高频事项,外籍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或者远程视频进行实名认证。
提速开放大通道建设。持续完善国际港务区港口、口岸功能,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使西安港发展成为我市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开放高地、战略枢纽、集散中心。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创新示范
先行区政策优势,着力构建跨境电商空中丝路,建设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北、面向西南的跨境电商分拨集散中心,打造具有临空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根据规划部署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高思想站位,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作,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全市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善制度供给
动态跟进市场主体发展和服务需求,加强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交流互鉴和经验总结,强化部门间配套政策沟通协调,进一步提升工作机制和创新成果的规范性。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制度完备性和供给质量,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先进地区改革经验举措可复制可推广。同时,认真梳理总结工作中取得的亮点成效、形成的典型案例,提炼出更多具有西安特色的改革经验。
(三)加大财政支持
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投入就是转型发展投入、高质量发展投入的理念,研究制定财政扶持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积极增加市本级及区县财政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投入,确保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通过财政资金奖励、补助、贴息、返还等形式,吸引、撬动资金、技术、服务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向西安集聚。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优先有效用于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四)强化监督评估
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全面评估,在加快整改存在问题、补齐制度短板的同时,将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化,实现强优补弱、建制提质。兼顾工作创新和政策落实,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组织评价、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根据国家、我省营商环境评估结果,对责任部门、单位和主要人员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狠抓行动落实,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注重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根据营商环境建设动态进展和要求,适时调整完善营商环境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形成绩效评价、奖惩激励和督查问责长效机制。
(五)注重宣传引导
借助新媒体、移动终端、社交平台等渠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政策解读工作,着力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应用度。积极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学习研究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国际国内评价体系和先进经验做法,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注重舆论引导,进一步对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做法的宣传推介力度。
名
词
解
释
1.用水报装“3110”服务模式:3个工作日内办结、1项报装申请材料、1个报装环节、0费用。
2.政府数字化转型“133N”体系:建设一个市级政务云平台;建设政务服务、政务应用、政务数据三大支撑体系;建设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统一运维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多个面向政府、企业、群众的应用系统。
3.“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4.告知承诺制:包括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证
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申请人就其符合许可条件作出承诺,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许可条件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实行告知承诺制。
5.“线案同步”:以线索引领案件侦办,实行标准化研判、核查,闭环式流转、回复,提升精准核查、打击效能。落实线索进出口“两统一”,使线索核查、案件侦办同步开展,确保线索核查的质量。
6.“行刑衔接”:加强行政管理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的联动配合,金融、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资源规划、交通等行业监管部门建立与公安、检察机关的线索双向移交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密切衔接,提升线索核查、案件侦办质效。
7.“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地”是指拟出让宗地在达到征收(拆迁)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纠纷、土地权利清晰并已注销原土地权利证书等动工开发的基本条件后,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部分规划指标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承诺制”是指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可实行告知承诺制。
8.通关“两步申报”:企业可在“概要申报”环节仅申报“9+2+N”项(申报9个基础项目,确认2个物流项目,如果涉证、涉检分别补充相应申报项目),剩余项目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按照报关单填制规范完成“完整申报”。概要申报后,如果货物不需要口岸查验,企业可直接将货物提离口岸监管作业场地。
9.通关“两段准入”:海关以进境货物准予提离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为界,分段实施“是否允许货物入境”和“是否允许货物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使用”监管。
市政办发[2021]44号.pdf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昭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7.02?
【字
号】
【施行日期】2022.07.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现将《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昭通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日
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
2022年7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4(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4(二)“十三五”时期存在的问题………………………………(三)发展趋势……………………………………………………二、总体思路……………………………………………………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1(三)工作目标……………………………………………………11三、主要任务………………………………………………………12(一)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12(二)打造一流市场竞争环境……………………………………16(三)打造一流投资创业环境……………………………………2(四)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23(五)打造一流公共服务环境……………………………………25(六)打造一流制度创新环境……………………………………2四、保障措施………………………………………………………2(一)加强组织领导………………………………………………2(二)落实工作责任………………………………………………3(三)完善评价机制………………………………………………3“十四五”时期,是昭通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乘势而上开创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认真总结昭通“十三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绩,科学编制《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依据《中共昭通市委关于制定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提出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1.营商环境体制逐步完善。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印发《关于成立昭通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有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强化。政策规范不断健全。印发《昭通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工作方案》《关于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昭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八大行动》《昭通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考核监督不断强化。常态化开展“互联网+监管”、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度测评,设置办不成事投诉受理台,聘请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引导不断加强。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宣传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做好政策解读,推送惠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合理预期,营造良好氛围。
2.审批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政务服务体系持续健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昭通市民之家”、11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4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343个便民服务站,形成以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为一体,县级政务服务管理局为骨干,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政务服务体系。网上服务平台持续拓展。累计完成2328个单位电子政务外网光纤接入和终端设备安装,完成政务云资源建设。实施市级外网网络机房IPv6升级改造建设,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事项724项,实现603.6万件业务办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电子政务外网全面建成,推动1495个市、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和2336个组织机构进驻政务服务网上平台,绥江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审批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深化“四减一降”,精简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和手续,强化政务服务“五级十二同”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改革,提供导办、代办、帮办和容缺后补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公共资源交易持续规范。完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建设,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网上“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研发推广交易保证金电子化收退管理系统,上线“政采云”电子卖场,搭建阳光交易平台。
3.公平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落实降低涉企收费政策,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中介收费、行业协会收费、政府性基金收费。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企业用能用地物流成本,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民营经济准入进一步放宽。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以核准制方式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平等进入清单外所有行业和领域投资项目。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实增值税、个税改革要求,加大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开展“减税降费春风行动”,编
制《减税降费个人口袋书》,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公平竞争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内部审查工作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指导帮助外资企业申请办理备案核准手续,强化增量政策措施审查,开展存量政策措施清理,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被国务院确定为“2019年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
4.发展要素保障逐步强化。
综合交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规划新建的12条高速公路全部落地,建成高速公路750公里,成贵高铁通车运营,水富港扩能改造成效明显,昭通机场迁建项目正式开工。“多证合一”改革初见成效。推进“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机制,有序推进涉企证照事项“多证合一”改革,坚决破除“准入不准营”现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认真落实引进人才、职称评聘等优惠政策,推进“人才扶贫行动计划”“人才振兴计划”“乡贤智力服务昭通行动”“凤凰计划”“鲲鹏计划”“雏鹰计划”以及省级专家服务团助力昭通脱贫攻坚计划等重点人才项目建设。
5.投资贸易审批更加便捷。
开办企业更加简便。企业登记注销效率明显提高,实现“32证合一”。运用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减并营业执照、税务、刻章、社保等流程,推行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平均耗时压减至2个工作日内。中介服务更加规范。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中介服务监管机制,建成运行网上“中介超市”平台,推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制度。工建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由“串联”向“分阶段并联”转变,审批流程逐步优化,审批时限不断压缩,“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不断提高。
(二)“十三五”时期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少数地方和部门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持续抓、常态抓”工作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跨行业、跨部门事项办理推诿扯皮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合力尚未全面形成。
2.政务服务设施亟待加强。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积不足、标准低、设施差等问题仍然存在,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咨询导办台、自助取号机、办不成事投诉受理台、文印室等服务设施配套不足。
3.信息化集成仍是短板。业务审批系统均由国家部委和省级建设管理,全市信息化建设、数据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较为滞后,各部门数据尚未完全共享,缺乏地方政务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一网通办”水平亟待提升。
4.要素保障依然不足。“多规合一”推进不畅,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调规难、报批慢,用水、用气、用电流程有待优化,项目前期工作环节多、耗时长,项目落地难。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机制不全、创新不足,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民营企业基础薄弱,难以达到银行信贷准入门槛,融资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高端人才短缺,乡土人才总量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发展趋势
1.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带来机遇。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在昭通叠加融合,昭通抢抓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汇集更多发展要素,为昭通市增强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
2.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国家、省、市相继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
电话会议,强调要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同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进一步明确了昭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及重点。
3.加快滇东北开发对昭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昭通市将加快构建迭代产业体系、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等,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尽力缩小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将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实施“六大战略”的目标要求,按照“对标世行、全省一流、昭通特色”的原则,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摆到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坚持向开放要活力,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以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服务一体化为抓手,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氛围,全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
好、项目落地更快、获得感更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法治优先,加强监管。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意识,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位一体的法治环境,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
——创新驱动,服务大局。加快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体制机制,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服务昭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动对标先进,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努力把昭通打造成为全省发展环境最优,投资吸引力、区域竞争力和软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靶向攻坚、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推动形成昭通优化营商环境新局面。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更多民生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更多涉企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和“不见面审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营商环境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全方位开发开放的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全面提升。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健全行政审批、市场环境、投资创业、监督管理等协同配套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具体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服务体系。
——行政审批更加高效。深化行政审批、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力争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审批速度最快的州市之一。
——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建成全市智慧政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造熟悉法律法规政策、精通办事流程的高素质服务人才队伍,开展帮办导办代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监管方式更加科学。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常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协同推进重点监管、信用监管,构建以“互联网+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建设智慧监管体系,稳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企业发展更具活力。政务服务、建筑许可、投资保护、执行合同等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活力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1.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保障服务体系。坚持政务服务便民化、属地化、集成化,推进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构建以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为重点、县级政务服务大厅为基础、乡级便民服务中心为延伸、村级便民服务站为补充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基层延伸。建设面向政务服务大厅、服务部门、审批部门等机构事项管理、监督考核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现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政务服务入口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的应用,全力打造“一朵云”、建设“一系统”、整合“一张网”、优化“一平台”,推动实现网络通、系统通、业务通、数据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公安、人社、医保、教育、卫生健康、民政、住建、市场监管、税务等单位和水、电、燃气、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部门实现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建好用好政府网站,强化政务公开,更好利企便民。
3.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行政职权事项。探索“市县同权”改革,夯实市域同办基础,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清理制约“放管服”改革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破除制度障碍,整治各类违规审批和变相审批,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4.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实行项目编报一套材料,推动部门统一受理、多表合一、同步评估、并联审批工作开展,加快项目落地。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加强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实现投资项目前期审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办成”,精简整合审批流程,推行多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做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告知承诺制,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在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实施一次申请、一次发证,不断减并办事环节,大幅压缩审批耗时。
5.全面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试点改革。2022年,在昭阳区、鲁甸县、镇雄县、盐津县、水富市先行试点,尽早实现行政审批局审批服务职能、事项、编制、人员划转到位,“一颗印章管审批”工作高效开展、有序运行;2025年前,试点改革全覆盖。
6.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管理办法,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公布市级及以下政务服务目录和行政许可事项目录,优化形成直
观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规范部门实施清单及办事指南,实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
7.打造主题化办事模式。以“高效办好常规事、完整办成一件事、可以办理更多事”为目标,整合各部门审批流程,对事项进行打包组合、优化组织,对多个关联事项探索实现“一份指南、一次申报、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头跑”变为“进一门、一站办”。依托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市内通办”“跨省通办”。
专栏1政务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
立足全市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建设:
1.县级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11个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和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建设。
2.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以改造方式为主,开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3.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工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完成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专栏2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工程
1.“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梳理。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按照办成“一件事”的标准,聚焦量大面广、跨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含企业和个人事项),梳理一批主题式服务,将多个关联的单体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将主题式服务事项与应用场景建立映射关联,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全覆
盖,避免线上线下“两张皮”。
2.跨省通办自助服务系统。通过相应的自助服务设备实现业务的自助办理,提高自助服务终端的实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实现“简单事项自助办、公共服务便捷办、一个终端全覆盖”。以自助服务终端为基础,实现自助服务与网上服务、大厅服务的闭环互动,协调目标区域签订协议,并对接该区域自助服务平台,实现目标区域的跨省通办。
3.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系统。围绕高效办事总体目标,推动业务办理全流程革命性再造,通过一窗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完成事项办件基础信息的录入,基于业务智能辅助受理系统帮助窗口工作人员高效定位审核要点,为部门审核人员出具审批建议,加快审批速度;基于会商快审系统,方便窗口工作人员与审批人员实时沟通,构建“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营商环境;通过物料移交管理,前后台物料流转全流程监督,畅通前后台物料交接不混乱,全流程监督,问题节点易追溯、材料不易丢,为提高政务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4.智能大厅综合管理系统。围绕企业群众走进大厅咨询、填表、取号、办事、评价、投诉全流程的服务体验为着力点,构建场景化办事服务新体验。集成智能大厅查询引导系统、统一排队取号系统、电子样表展示系统、窗口呼叫系统优化,为企业群众提供场景化办事服务新体验,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操作的便捷性和感知度。
5.“营商通”管理服务系统。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群众办事增便利为目标,根据“一件事一次办”梳理成果清单,构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系统,基于情形化引导受理,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等手段实行联合办理,让申请人只跑一个窗口,即可达成整个业务的协同;同时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构建昭通市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系统,做好政策
信息公开、评价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维护管理等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昭通市政务服务效率,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和企业满意度。
(二)打造一流市场竞争环境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一照
通办、一码通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以标准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共用、流程简化优化、服务便捷高效为原则,整合涉企备案登记事项,依托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实现涉企登记事项数据“一次采集、共享共用”。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一网办”“一表申报”模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运用。落实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申报制度,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简化企业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的办理环节,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梳理整合涉企证照事项,减少证照数量。在全面推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推进“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一照多址”等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并证,让市场主体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市场主体准入更便捷。
2.有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禁止颁布施行歧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方面的内容,健全竞争政策体系,对所有市场主体实行规则中立、税收中立、债务中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做好涉及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坚持公开选择社会资本,保障各类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实施政府采购文件负面清单审查制度,推动政府采购“非禁即准”,完善在线招投标、采购评审等关键环节电子化交易。落实中小企业扶持优惠政策,提高扶持审批透明度、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纳入标准和程序,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规范信用核查和联合惩戒。完善垄断性
中介管理制度,清理强制性重复鉴定评估。健全市场化要素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定期研判市场准入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完善和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坚持“一单尽列,单外无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落实外资市场准入,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未纳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行业、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性原则实施管理,真正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外资企业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次提交材料即可办理企业注册、预约开户、外汇登记等高频事项,外籍法定代表人可委托他人或远程视频进行税务实名登记认证等,便于外资企业尽快入驻昭通。加强部门衔接,全面推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制度,拓展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推行注销“一网服务”,让市场主体进得来、退得出。推动不动产、特殊动产、设备、银行存款、车辆、股权、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登记系统向破产管理人开放,方便破产管理人依法清收查控有关财产。探索建立重整识别、预重整等破产拯救机制,帮助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危困企业进行重整、重组。
4.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依托全省惠企政策申报系统,实现惠企政策申报统一入口、一键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贯彻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可按照税法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延期缴纳。落实社会保险阶段性减免缓降延补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行为。整治中介机构乱收费行为,坚决取消违法违
规收费,坚决纠正行政审批取消后由中介机构或部门下属单位变相审批及违法违规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等现象。加强对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的监督检查。
5.不断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整合现有各类融资支持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银合作产品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建立针对中小微企业金融信贷专业化分类、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授权机制。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操作程序,做到应延尽延,并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水平。加强水电气、纳税、社保等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创造条件。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合理增加信用贷款比重;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推行全流程线上业务办理、“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合规扩大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民营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民营企业。完善无形资产登记和评估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无形资产交易平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深化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数量和规模,落实“国担快贷”“昭政贷”,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业务规模。
专栏3打造一流市场竞争环境工程
1.“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断推进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改革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审查报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建立公平竞争市场。按照尊重市场、竞争优先,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分步
实施,依法审查、强化监督的原则,建立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方面的内容,规范政府有关行为,拓展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渠道,曝光营商环境反面典型案例,优化受理、调解流程,加大涉企矛盾纠纷司法调解力度,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降低市场准入、退出门槛。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和退出限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
4.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和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收费,治理乱收费、乱罚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5.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切实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作用,加大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信用能力,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
(三)打造一流投资创业环境
1.实行权责清单管理。动态调整行政权责清单、公布行政职权事项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责任等。定期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及时修订完善或废止与现行政策不符的规定,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
2.规范审批和监管行为。整治以备案、登记、注册、目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专项计划等变相设置审批的违规行为。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督、失信有惩戒,大幅压缩项目落地时间。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进“两单两库”动态调整,规范抽查检查流程。完善“互联网+信用+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
3.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探索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收集和采纳情况。推进执行公开,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根据工作进展公布取得成效、后续举措,加强和改进工作,确保执行到位。推进管理公开,重点公开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信息,推动执法部门公开职责权限、执法依据、裁量基准、执法流程、执法结果、救济途径等,规范行政裁量。推进结果公开,主动公开重大决策、重要政策落实情况,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公开力度。
4.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对企业依法依规作出的承诺事项,限期解决未如期履行的事项,推动因政府失信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赔偿,及时接收失信政府机构名单信息,把治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将诚信建设纳入考评体系,加大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坚决兑现向群众和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加大政府欠款清偿力度,限期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推进部门间信用信息实时传递与共享,及时公示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提供服务支撑。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完善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失信行为加大行政性、司法性、市场性惩戒力度,构建“诚信受益、失信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长效机制。
专栏4打造一流投资创业环境工程
1.建设“一门式”监管系统。建设“一门式”监管系统,对各级各类行政区划信息进行动态更新、维护和监管。
2.建设政务服务生态大数据分析系统。以
昭通市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支撑,全面汇聚市级政务数据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从大厅效能、办件情况、跑路次数等层面构建算法模型,通过多维度业务数据指标的综合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结果以报表和图形化形式呈现,多维度展现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的运行情况,为各方主体提供增值服务,为中心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政务公开。严格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全面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牵头起草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让群众易懂;重点公开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利用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建立政务新媒体与政府门户网站协同联动机制。
4.完善诚信“红黑名单”。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完善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失信行为加大行政性、司法性、市场性及社会舆论性惩戒力度。
5.强化诚信政府建设。实行政府机构履职过程中表彰奖励、失信违约等诚信信息全量记录、依法公开,将信用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完善政务诚信社会监督机制,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依法公布结果,更好推动诚信政府建设。
(四)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1.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等,自觉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涉及企业和特定群体、行业利益的,充分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群众代表等的意见,全面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
调查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进行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2.依法保护企业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拓宽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企业诉求处理联动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机制,通过网上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及时纠正和发现问题。加大涉企矛盾纠纷司法调解力度,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多发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及时受理并调解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及时化解涉及民营企业劳动争议纠纷。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准确认定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界限,严禁违法使用司法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健全对涉嫌违法的企业和人员财产处置规则,依法审慎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确实需要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商标、专利创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维权援助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高效处理侵权假冒投诉,强化公益性维权援助服务供给,深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依法依规推动将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纳入信用监管。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着力解决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调解中心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当事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更多途径和专业化服务。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规范线上商标代理和交易行为,加强对电商平台开展代理业务的协同监管,依法依规整治侵犯商业
秘密、专利商标及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
专栏5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工程
1.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完善政府决策的基础条件,不断加强政府决策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
2.保护知识产权。集中整治侵犯商业秘密、专利商标及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的争议仲裁和快速调解制度。
(五)打造一流公共服务环境
1.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扩大跨市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直接结算覆盖面,将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全部纳入直接结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结算管理范围,继续扩大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加快实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实现社会办医医疗保障定点、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无差别对待。推动公安、市场监督、民政、卫生健康、人社等部门数据共享,推进系统大数据联网实时比对,实现单位参保登记、职工医保单位注销、单位职工退保业务、生育定点登记备案等办理事项申报材料共享。
2.建成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昭通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或开办企业“e窗通”网上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缴纳社会保险便利化水平,实现新开办企业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合并办理、即时办结,参保单位通过平台进行人员和基数变化处理、非关键信息变更、查询参保信息以及进行网上申报、审核、预约等。鼓励参保单位和个人使用线上方式缴费,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进一步落实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
3.优化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以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为重点,从减环节、优流程、提效率等方面入手,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精简企业在办理水电气过程中关联度不高的前置审批事项。创新“互联网+”服务手段,开通电子支付平台,实现客户从报装到缴费一次性网上办理。建立水、电、气供应“一站式”办公、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服务机制,将“供水、供电、供气”服务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
4.提升不动产登记及税费办理效率。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集成,实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办理成本,推动查询、异议、注销、查封、解封等登记即时办结。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依法降低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门槛。推进水、电、气、网过户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推行在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服务。扩展网上办税事项范围,动态更新业务操作规范和办税指南,实现主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改革。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按照不同税种分类推进企业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理。
5.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引进人才、职称评聘、户籍、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配套优惠政策,出台相应产业急需人才的优惠政策,根据产业所需各级人才学历及技术资格条件,落实优惠待遇。加快乡土人才培育开发,全力推进“人才扶贫行动计划”“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昭通籍人才回乡创新创业计划”,引导昭通籍在外的各类人才回报家乡,深入探索特殊紧缺人才体制外流动、循环的引才模式。推动人才智力有效集聚,深入实施昭通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和储备等系列项目,为引进人才分层次、分专项提供经费资助、研修访学、配偶就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在人才聚集区域和重点产业功能区加快配置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增加高质量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供给。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存量建设土地建设人
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
专栏6打造一流公共服务环境工程
1.扩大异地就医结算。扩大跨市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直接结算,将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全部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2.企业“e窗通”网上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破解企业开办时间长、环节多、多头跑的问题,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政府服务的需求。
3.优化水电气公用事业服务。大力优化水电气公用事业服务效能,方便企业获得公用事业服务支持,降低企业用水用电成本。
4.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着重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实施“马兰花计划”“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和“兴昭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推进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协同,吸引社会资源投入,采取产教结合、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本土科技型企业家,管理服务型、技能应用型、“工匠型”“数字型”人才等。
(六)打造一流制度创新环境
1.全面推进招投标改革。落实国家招标投标相关政策文件,严格执行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和规模标准,原则上社会投资项目由企业自行决策招标投标,释放投资活力。规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全面梳理和依法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办事指南和业务流程,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完善交易流程和服务事项网上办功能。巩固提升常态化远程异地开评标成效,打造阳光交易平台,推广使用投标保险保函,扩大电子化交易平台的适用范围,持续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
2.深化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改革。推广应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电子证书,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按规定有序承接具体职称评审工作,畅通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以
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推动实现由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禁止目录外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目录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加强对职业资格考试、鉴定相关行业组织、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申报考试、资格认定、组织鉴定等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3.完善经验总结推广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工作的情况和问题,掌握全市工作推进情况,科学调度工作进程,及时总结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开展宣传,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其他已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及时向社会做好政策解读,并向企业精准推送各类优惠政策信息。对市场主体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预期。增强广大企业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
专栏7打造一流制度创新环境工程
1.推进职业资格改革。明确政府监管职责,由政府确定职业分类(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移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并纳入职业技能等级目录),并负责组织开发职业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由通过全社会公开遴选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断推进职业资格改革。
2.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制度建设。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严格成本管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偏高、盈利较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市优化营商环境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
境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既亲自抓部署、抓方案,又亲自抓协调、抓落实,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建立政策评估制度,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构建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通道。
(二)压实工作责任。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聚焦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水电气报装及改造、财产登记、获得信贷和信用建设、缴纳税费、执行合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抓实工作落实。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确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完成时限。
(三)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完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综合运用市场主体反馈、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依法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建立健全损坏营商环境行为通报、约谈、曝光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建立企业维权服务、投诉举报回应长效机制,畅通维权服务渠道。
附件:1.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表
2.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表
3.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表
4.昭通市“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