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1-1(P1-4)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A(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2)元电荷e=1.6×10-19C,所有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无论哪种方法,本质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的转移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是不变。(4)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且总量保持不变(5)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平分净电荷二.库仑定律A(1)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2)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3)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4)表达式:F=KQ1Q2/r2,k=9×109Nm2/C2三.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1)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特殊物质。实物和场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两种方式。(2)电场强度的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表达式:E=F/q。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3)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匀强电场孤立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点电荷与带电平板---(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会相交;(3)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因此电场线线不仅能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还能大致地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四.磁场(1)磁场:磁体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2)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与通过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一致(3)磁感线的特点:a.磁感线是假想的线b.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c.磁感线一定是闭合的[来源:Z xx k.Com]五.地磁场A(1)磁偏角: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小磁针并不准确指南或指北,其间有一个交角,叫磁偏角。科学家发现,磁偏角在缓慢变化。(2)地磁场方向:赤道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六.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A(1)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1820丹麦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中,通电直导线应沿南北方向放置。(2)安培定则: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对直导线,四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对环行电流,大拇指指向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对长直螺线管大拇指指向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七.磁感应强度培力跟电流与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即B=F/IL。单位:特(T)1/10磁感线A磁通量A(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的安
物理选修1-1(P1-4)(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的方向,磁场线的切线方向。(3)磁场中某点的B只决定于磁场本身,与F、I、L无关,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零地方,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磁通量:穿过一个回路的磁感线的多少。Φ=BS⊥S⊥为回路面积在垂直B方向的投影八.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A(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安培力(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F=BIL;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0。(3)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九.洛伦兹力的方向A(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2)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3)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负电荷的受力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试判断图中各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或带电粒子的带电性。FvvAvvD十.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ACB(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回路闭合,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十一.电磁感应定律A(1)(2)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2)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n为线圈匝数)(3)公式: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此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与磁通量多少无关,与穿过磁通量的变化多少无关。十二、交流电A1.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俗称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2.交流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转子的转动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3.交流的变化规律:日常使用的电是由电网送来的,电网中的交变电流,它的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叫做正弦式电流.(1)表达式:e=Emsinωti=Imsinωt(2)图象:(3)描述物理量:①峰值(Em、Um、Im)交流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最大值②有效值(E、U、I)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分别通过相等的电阻,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直流电的值叫做交流电的有效值③周期(T)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2/1物理选修1-1(P1-4)④频率(f)1s内交流电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⑤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或f=1/T我国交流电网的频率为50Hz,周期T=0.02s⑥对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U=Um/,I=Im/,E=Em/交流电表的读数是交流电的有效值,计算交流电路的电功、电功率、电热用交流电的有效值,家用电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都是指有效值.4.变压器(1)构造:变压器由一个闭合的铁芯、原线圈、副线圈组成.(2)工作原理:变压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互感现象.5.减小输电线路上电能损失的方法:(1)减小输电线电阻R(从ρ、L、S三个角度考虑,但效果不佳).(2)减小输电电流I(因为I=P/U,所以采用高压输电既有效又经济)十三.电磁波A(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a.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拓展: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非均匀变化的周期性磁场与电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场,电磁场由近向远传播形成电磁波(3)电磁波的特点: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电磁波具有能量;c.波长、频率和波速:c=λf(c波速;λ波长;f频率)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00×108m/se.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频率保持不变(波长由大到小排列;频率由小到大排列)(4)电磁波谱:a.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来源:Z。xx。k.Com]b.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①无线电波适用于通信和广播,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②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有:夜视仪、红外摄影、红外线遥感③可见光能引起视觉,不同颜色的光是频率范围不同的电磁波④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灭菌消毒;具有荧光效应,能激发许多物质发光⑤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透视人体,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⑥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能治疗某些癌症,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十四.静电的利用与防止A(1)静电利用原理: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粒子则向正极运动。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避雷针等。(2)静电危害:放电火花可能引起易燃物的爆炸。人体静电在与金属等导体接触时放电会使人有刺疼感。(3)静电防止的方法:及时把静电导走。如给空气加湿、地毯中加入导电金属丝等。十五.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A[来源:Zxxk.Com](1)电热器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热效应。如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若某电热器功率为1000瓦,工作1小时,耗电___1___度(kwh)。(1kw.h=3.6×106J)3/1物理选修1-1(P1-4)(2)某家用白炽灯标识为“220V,40W”,此白炽灯的额定电压为220伏交流电,在此额定电压下工作的额定功率为40瓦。十六.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A(1)家用电器都应该有接地线,家庭电路中都有保险装置。(2)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同样的电压或电流加在人体上,交流电的危害更大。(3)节约用电途径:家电不要待机、照明电器换用节能灯;降低输电导线电阻;提高输电电压从而降低输电电流。原理:输电线发热Q=I2R=(P/U)2R?一般手电筒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5A.?电子手表工作时的电流为几微安.?彩色电视机工作电流为0.4-1A左右.?人能感到的触电电流为1mA,能自行摆脱电源的触电电流为10mA,当触电电流达50mA及以上时,会引起心室颤动.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安全电流为10mA.十七.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1)电阻器: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白炽灯等都是电阻器。电阻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阻器参数:电阻,用R表示,电阻越大,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单位是:欧姆(Ω)。R=U/I练习:某灯泡“220V,40W”,正常工作时,其电阻为1210Ω(2)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装置。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莱顿瓶电容器作用:储存电荷;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起到:通交流隔直流作用。电容参数:电容,用C表示,C=Q/U;电容越大,储存电荷的本领越大。单位:法拉F,1F=106uF=1012pF(3)电感器:线圈电感器作用:阻碍电流的变化;在交流电路中起到:通直流阻交流作用。电感器参数:自感系数,用L表示。实例:变压器、日光灯中的镇流器、电磁铁等。十八.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A(1)发电机:将其它形式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交流和直流发电机之分。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转子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大量廉价电能的获得促进了新型电器的研制,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社会。(2)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之分。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安培力)A4/1物理必修1(P5-7)第一章: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没有就可以。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欣赏舞姿,研究动作、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1.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平均速度(矢量)与平均速率(标量)的区别:(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2.加速度:a??v?vt?v0a,v同向加速;a,v反向减速其中?v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即a。(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t?tt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第2章:3.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v0?0的演变)(1)速度-时间公式:vt?v0?at(vt?at)(2)位移-时间公式:s?vt?1at2(s?1at2)022(3)速度-位移:vt2?v02?2as(vt2?2as)(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上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刹车问题中常有刹车陷阱: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4)平均速度:v?v0?vt(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2还有一个公式v??s(位移/时间),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t线运动也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5)位移:s?v0?vtt24.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1)中间时刻的速度:vt/2?v0?vt?v。22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中间位置的速度:v?v02?vt2s/2(3)逐差相等:?s?s2?s1?s3?s2?……?sn?sn?1?aT2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aT2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如果一开始,规定了正方向,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a=5m/s2的加速度进行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进行适当的变化。(a用大小)速度:vt?v0?at位移:s?vt?1at2推论:v02?vt2?2as(就是大的减去小的)02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s?v0,算起来很快。以及求刹车时间:t?v0002aa2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减速用“-”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O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A?B?3.07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12.3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及某点的速度v。27.8T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49.6(1)逐差法求加速度如果有6组数据,则a?(s4?s5?s6)?(s1?s2?s3);如果有4组数据,则a?(s3?s4)?(s1?s2)(3T)2(2T)2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最密集的一段就可以。5/10C??D77.4物理必修1(P5-7)(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v?Sn?Sn?1:比如求A点的速度,则nvA?SOA?SAB2T2T(3)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av-t图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a?v2?v1。t2?t17.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v0?0,a?g12v2?2ghgtt2(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初速度为0的六个比例关系式)(3)一些题型(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vt?gth?A.关于第几秒内的位移:如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h,求自由落体高度h。设总时间为t,则有?h?1gt2?1g(t?1)2,求出t,再用h?1gt2求得h。222B.经过一个高度差为?h的窗户,花了时间?t。求物体自由落体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差h。8.追及相遇问题:一个条件:“速度相等”。两个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1)物理思路有两个物理,前面在跑,后面在追。如果前面跑的快,则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后面追的快,则二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速度相等”是一个临界状态,一般都要想把“速度相等”拿来讨论分析。例:前面由零开始匀加速,后面的匀速。则速度相等时,能追上就追上;如果追不上就追不上,这时有个最小距离。例:前面匀减速,后面匀速。则肯定追的上,这时候速度相等时有个最大距离。相遇满足条件:s2?s1?L(后面走的位移s2等于前面走的位移s1加上原来的间距L,即后面比前面多走L,就赶上了)总之,把草图画出来分析,就清楚很多。这里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前面刹车,后面匀速的。不能直接套公式,得判断到底是在刹车停止之前追上,还是在刹车停止之后才追上。例题:一辆公共汽车以12m/s的速度经过某一站台时,司机发现一名乘客在车后L=8m处挥手追赶,司机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而乘客以v1的速度追赶汽车,当(1)v1=5m/s(8.8s)(2)v1=10m/s(4s)则该乘客分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2)数学公式求解数学公式就是由s2?s1?L,列出表达式,代入数值,解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进行判断:如果?>0,则有解,可以相遇二次;?=0,刚好相遇一次;?<0,说明不能相遇。求出t即求出相应的相遇时间。也可以将方程进行配方。(?s>0)1/2a(t?t0)2??s?0,说明无法相遇,在t?t0时刻,有最小值?s。1/2a(t?t0)2??s?0,说明在t?t0时刻,二者距离有最大值?s,求出方程等零的解t即可得到相遇时间(刹车问题这里经常会出错)。1/2a(t?t0)2?0,说明在t?t0时刻刚好相遇一次。9.弹力产生条件:1。接触2。相互挤压(弹性形变)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点点接触,垂直于切面,即弹力过圆心,或其延长线过圆心。绳子对别人的拉力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这里的x是指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即x为大的减去小的)拉伸x?l?l0,压缩x?l0?l。注:杆的力一般也沿着杆的方向,除了那种有滑轮的以及用杆固定物体。否则一般情况下,杆对物体的弹力也是沿着杆方向,往外弹或被往里拉(一般是被压缩往外弹)。10.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f??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对运动不是运动)相反。一定要是滑动摩擦力这个公式才能用,物理6/1物理必修1(P5-7)而且只要是滑动摩擦力这个公式就可以用!注:这里的N是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弹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切记。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二者是等大的(牛顿第三定律)。只要接触面固定,那么?就一定,改变压力,滑动摩擦力就改变。静摩擦力的判断相对来讲难一点。一个是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怎么相对于接触面怎么运动。摩擦力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果没有相对运动趋势,自然就没有静摩擦力。另外一个是受力分析,根据状态来判断,这个方法是通用的,而且相对来讲能力的要求高一点。对物体受力分析,如果有静摩擦力,符不符合条件所说的状态,如果没有呢。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状态,通过受力分析得到。静摩擦力大小千万不要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N来算。11.力的合成合力范围:F1?F2?F?F1?F2两个分力大小固定,则合力的大小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分力相等,F1?F2且?=120°时,合力大小与分力相等即F1?F2=F,这是个特例,应该记住。当?大于120°,合力小于分力;当?小于120°,合力大于分力。分力夹角?固定,(1)?<90°,合力大小随着分力的增大而增大;(2)?>90°,分力增大,合力大小的变化不一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注意:(1)拉力要确定大小、方向;(2)两次都要把节点拉到O,这样才有相同的作用效果;(3)做力的图示要用相同的标度。12.力的分解力分解是力合成的逆过程,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关键是按效果分解、正交分解、以及力分解的唯一性条件。正交分解:坐标系的建立一般是水平竖直,或者平行接触面垂直接触面建立坐标系。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后,一般是沿着运动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完坐标系之后,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进行分解,对边就是sin?、邻边就是cos?(在正交分解里才是这样,如果用合成的方法对边不一定就是sin?,也可能是tan?)。注:分力的性质与被分解力的性质一样,合成就不要求一样了13.平衡问题、牛顿第二定律:解力学题的一搬步骤(1)受力分析。先重力;再弹力;后摩擦力。从简单的开始分析,比如外界的拉力、推力等等。简单接触分析完之后,再分析接触面。一个接触面就可能存在两个力:弹力、摩擦力。(2)建立坐标系,找角度、列方程。要是平衡的话,就列平衡方程。x轴上FX1+FX2+FX3+…=0,即正半轴的力=负半轴的力。y轴同理:Fy1+Fy2+Fy3+…=0。如果不平衡,那就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x轴上FX1+FX2+FX3+…=maX,y轴同理:Fy1+Fy2+Fy3+…=may。(3)求解:关于整体法、隔离法。如果是研究外界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的时候,用整体法很方便。力学受力分析。把所有的力的箭尾都画在重心,否则自己会混淆,画完之后标上符号比如G、F。列方程时,一定要列表达式,不要列一堆的数值方程。同时如果有几个相同的物理量,一定要区分开来。比如:v1、v2、a1、a2、F1、F2等等。不要都用v、a、F。14.动态平衡分析:就是平衡的一个扩展,通过受力分析得到平衡。然后改变条件,问什么力怎么变。(1)作图法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受到三个力平衡情况,通过受力分析,三个力平衡可以得到一个矢量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里面,找出不变量,及变化量。进行分析就可。一般不变的有:一个力(一般为重力,大小方向都确定),另外一个力的方向;变化的有:第三个力的方向;问随着第三个力方向的改变,其他力怎么变,或求最小值。(2)计算法同样是受力分析,假设出一个角度(有时题目本身就有角度)。把几个力都用一个不变的力表示出来(一般就是重力),改变之后,角度变化引起那几个力的变化。这里有一些数学知识:tan??sin?、cos?、sin2??cos2??1cot??cos?sin?当0????90?时,随着?的增大:sin?、tan?变大cos?、cot?变小几个特殊值:sin0??0、sin90??1、tan0??0、cos0??1、cos90??07/1物理必修2(P8-10)一、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即速度时刻发生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a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两分运动说明:(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水平方向位移:x?v0t,竖直方向位移:y?1gt2.任意时刻的位移方向可用该点位移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tan??y?gtx2v06、平抛运动的速度:①水平分速度:vx?v0②竖直分速度:vy?gt③t秒末的合速度:v?vx2?vy2?v02?(gt)2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tan??vy?gtvxv02二、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2)角速度ω: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2?),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22?2?r,v?,v??rTT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2?2v23、向心力F:F?m?r,或者F?m,F?m()rrTv22?24、向心加速度a:an??r,或an?或an?()rTr2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5,注意的结论:(1)由于a向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是合外力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力,因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应出现向心力)。(4)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沿半经方向的分力就是向心力。6、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小于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8/1物理必修2(P8-10)三、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开普勒三大定律:(1)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公式:a?K)K值由中心天体质量决定2T32、万有引力定律:F?GMm,引力常量G=6.67×10引2r?11N·m2/kg23、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22(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r=R+h):GMm?mV?m?2r?m4?r22rrT(2).重力=万有引力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Mm?g?GM?9.8m/s2R2R2距地h高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Mm?g?GMh(R?h)2h(R?h)2?9.8m/s25、计算天体质量(1)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天体质量223Mm44r??①G2?m2r?M?rTGT22322Mm?MmVVr2②G2?m③G2?m?r?M?r?M?rGrrGR2g(2)由天体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计算天体质量:mg?GMm?M?R2G6、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天体运动量:2①环绕天体线速度:GMm?mV?v?GM②环绕天体加速度:GMm?ma?a?GMr2r2r2rr4?24π2r3rMmGM1GM④环绕天体绕行公转周期:Mm2③环绕天体角速度:Gmr2??T=?πrG2?m?r????r2T2GMGMrr3rr7、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最大的.2(1)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第一宇宙速:GMm?mV?V?GM2RRR8、三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1)第一宇宙速度:v=7.9km/s(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2)第二宇宙速度:当物体的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吸引,不再绕地球运行。我们把这个速度叫作第二宇宙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物体还受到太阳的引力。(3)第三宇宙速度:如果物体的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物体就摆脱了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这个速度叫作第三宇宙速度。9、地球同步卫星有七个一定:(1)运行方向一定: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2)周期一定: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3)角速度一定: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4)轨道平面一定: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内;(5)高度一定:离地面高度为36000km;(6)速率一定:运转速率约为3.1×103m/s;(7)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约为0.23m/s2.9/10(2)由天体表面重力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第一宇宙速度:mg?mV?V?gRR2物理必修2(P8-10)四、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2、恒力功计算公式的:W?Flcos?其中?为力F的方向同位移L方向所成的角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1)当α=900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2)当α<900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3)当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4、合力的功(即总功)的求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1)先由W=Fl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W3、…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1+W2+W3+…(2)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总=F合lcosα计算总功,此时α为F合的方向与l的方向间的夹角.5、功率的表达式:P?W,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t6、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7、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为:EP?mgh(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3)重力势能的变化量:?EP?EP2?EP1?mgh2?mgh18、重力做功:(1)重力做功只跟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2)重力做功表达式:WG?EP1?EP2?mgh1?mgh2,其中h1、h2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度.9、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因为重力势能的变化量?EP?EP2?EP1?mgh2?mgh1WG?EP1?EP2?mgh1?mgh2,所以WG???EP10、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也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EP?1kl2。211、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表达式为:E22K?1mv2212、动能定理:W?1mv2?1mv2其中W总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0总解答思路: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W和?Ek1?Ek2。13、机械能守恒定律:除了重力、系统内部弹力、系统内部静磨擦力的功,其它力做功的总和始终为零。解题思路:Ek2?Ep2?Ek1?Ep1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10/10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一端靠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F,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FA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2、重力:G?mg(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F1、F3、求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F2(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典型例题:有三个共点力,F1=3N,F2=5N,F3=7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最小是
()
A、3N
B、2N
C、1N
D、0N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或
?Fx?0?Fy??
典型例题:设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
()
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摩擦力的公式:
f??N(1)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典型例题:用水平外力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当水平外力增大时,则木块
()
A、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不变
F
B、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增大
C、对墙的压力不变,受静摩擦力不变
D、对墙的压力增大,受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6、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物体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方向
()
A、一定沿F1的方向
B、一定沿F2的方向
C、不是沿F1方向就是沿F2方向
D、可能既不沿F1的方向,也不沿F2的方向
典型例题: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A、力是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F合?ma
或者
?Fx?max
?Fy?may
典型例题: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的大小
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的大小
牛顿第三定律:
典型例题:把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没有发生形变
7、匀变速直线运动:
12S?Vt?at0Vt?V0?at2Vt2?V02?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
v?平均速度:v0?vtV?VtSVt2?0?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2t
8、自由落体:
初速度为零V0=0,只受重力。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h?公式:Vt12V?gt2平均2gh?VtV?gt2t
典型例题:在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粒小石子,在落地之前,两粒石子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注:有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但不管哪种类型,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
9、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可分解: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速度求解:
t秒末的合速度?vx?v0??vy?gt
22vx
s
vt?vx?vyvt的方向tan??vyvx
y
vy
vx
v
?x?v0t??12y?gt?2平抛运动的位移:?
12222?Sxt秒末位移:S?Sy?v0t?g2t442ht?g
注意: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
典型例题:质量为200g的小球从高出水平地面20m的地方以20m/s的水平速度抛出,g取10m/s2,求:
(1)抛出时人对小球所做的功;
(2)小球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3)落地时的水平面图射程;
(4)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典型例题:决定平抛运动物体飞行时间的因素是
()
A、初速度
B、抛出时的高度
C、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D、以上均不对
v
?10、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S2?r?2?v???r角速度:
??
??tTtTr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应用:汽车过拱桥
v24?2r2a向???r?rT2v24?2r2F向?ma向?m?m?r?m2rT(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不改变速度大小)
v2F向?G?F1?mr
v2F1?G?mr
及
典型例题: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是
()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合力
质量为m=2kg的小球用长L=0.8m的细线悬挂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在最高点的速度V1=4m/s,则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V2是多大?(g=10m/s2)
11、万有引力定律
2vGMmm22r计算中常用的代数式:F=r=mr?=2?2m()rT=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典型例题: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知道日地中心距离为r,地球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一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
(1)地球的质量表达式M1=_____________。
(2)太阳质量的表达式M2=_____________。
(3)卫星的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_____。
FS12、功
:
W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典型例题: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 () A、W1>W2B、W1 典型例题:有下列几种情况①水平推力F推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前进s;②水平推力F推一质量为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s;③与水平面成60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前进2s;④与斜面平行的力F拉一质量为3m的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前进s; ()A、②做功最多 B、④做功最多 C、①做功最多 D、四种情况做功相等 典型例题:关于功率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 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少 C、机器做功越多,机器的功率越大 D、机器做功越快,机器的功率越大 13、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12mv 2重力势能:EP?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1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W合?Ek2?Ek1? 典型例题: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质量为1kg,到达地面的瞬时速度为40m/s,这个物体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J;在下落过程中的某一时刻,该物体的机械能是_________________J。 15、机械能守恒定律 条件:系统只有重力 公式: mgh1?1122mV1?mgh2?mV2或者 ?EP减=?EK增 22? 典型例题: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B、小球以初速度VO上抛在自由上升过程中 C、跳伞运动员张伞后,在空中匀匀速下降 D、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典型例题: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个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16、功率:平均功率 P?W(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tP?Fv(v为即时速度) 即时功率: 典型例题:关于功率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 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少 C、机器做功越多,机器的功率越大 D、机器做功越快,机器的功率越大 二、电学 E?1、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F?k122qr? 典型例题: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B相距r,所带电量QA=+3q、QB=-q,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现将两者相碰后分开,使它们间距离仍为r,则相互作用力为 () A、4F/3B、3F/4C、3F D、F/32、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I?? 典型例题: qqFQ t (2)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U U?IR R? RI? 典型例题: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向下移动时,则 () A、R两端的电压增大 R1rB、R两端的电压减小 R2Rε C、通过R的电流强度不变 D、通过R的电流强度增大 物理选修1-1复习提纲 一、磁场 1、客观存在:磁极、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存在磁场 基本特性:对放在其中的磁极或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1)丹麦物质学家奥斯特的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方向 直流电、交流电及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例: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的上方,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带电粒子束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负离束 (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例:如图所示,两根非常靠近且相互垂直的长直导线,当通上如图所示方向上电流时,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在导线平面内的哪些区域内方向是一致的() A、区域IB、区域IIC、区域IIID、区域IV 3、、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是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就是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电流周围磁场;磁铁的磁场——环形分子电流磁场。) 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电荷产生磁场 4、磁化现象 去磁现象 例:一块磁铁从高出掉到地上,虽然没有断,但磁性变弱了,这是因为 A.磁铁被磁化了B.磁铁因剧烈震动而退磁了 C.磁铁是非磁性物质D.磁铁是软磁性材料 二、磁场的描述 1. 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的强弱)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度。B?F(单位:特[斯拉],符号T) IL① B=F/IL(适用于一小段通电导线垂直该处磁场放置) ②是矢量,有大小、方向。磁感强度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即静止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③单位:特1T=1N/A.m例: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A.放在该点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B.放在该点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反方向 C.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D.通过该点的磁感应线的切线方向 2. 磁感线 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内部磁感线从南极出发,进入北极。 ........................①磁感线是磁场中人为描绘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静止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磁感强度的方向) ②.磁感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在磁体周围,离磁极越近,磁感应强度越大,离磁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 ③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没有开始点和结束点,任何两条都不相交。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总是由磁 体北极(N极)指向磁体的南极(S极),在磁体内部,总是由磁体南极指向磁体的北极。 通电环行导线周围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 例: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互不相交 B.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C.磁感线不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D.磁感线是小磁针受磁场力后运动的轨迹 例.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是磁场的唯一来源B.磁感线是磁体的北极出发而到南极终止 C.两磁感线空隙处不存在磁场D.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部,其N极指向通电螺线管磁场北极 3地磁场 (1)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南极附近,S极在地球北极附近。 (2) 磁偏角 例:在赤道平面上空沿东西方向放置一根直导线,通以由西向东的电流,则此导线所受地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为:()A、向上;B、向下;C、向南;D、向北。 三、磁通量 1、表示穿过某一面的磁感线的条数。 2、φ的大小: ①B⊥S时,φ=BS②B与S不垂直时,φ=BScosα 3单位:Wb例:关于磁通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某一平面的磁通量为零,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B.磁通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所以是矢量 C.磁感应强度越大,磁通量越大 D.磁通量就是磁感应强度 例:面积为6×10m的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4×10T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Wb;当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Wb。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安培力的大小 -22-2F?BIL(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为零。)(用于匀强磁场或短通电导线) 2安培力的方向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源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 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3、安培力的应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例:要使长度一定的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最大,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让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B.让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C.让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成30角D.让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成60角 五、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受到磁场的作用力。F?qvB。 2、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3、洛伦兹力的应用 1)磁偏转与回旋加速器 2)磁偏转与磁流体发电机 3)磁偏转与显像管 例: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一新型发电机——磁流R体发电机,下图是它的示意图。它的原理是:A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微粒,总体是中性的)喷入磁场,磁场中的两块金属板A和B上就会聚集电荷,使它们之间产生电压。 试说明(1)金属板上为什么会聚集电荷? (2)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如何?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 电磁感应: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例:如图4所示,线圈abcd横穿过磁场区域B时,以下所指的哪种情况下,线圈中有感应电ab流产生: BA.线圈离开磁场的过程中 dc 10??N等离子BS B,线圈在磁场中平动 C.线圈进入磁场后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绕a点旋转 D.线圈在磁场中向上平移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就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图4?? ?t例: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3.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BLv 4.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例:如图1所示,磁场中有一导线MN与匚形光滑 的金属框组成闭合电路,当导线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 ××××××× B、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 C、导线的N端相当于电源的正极 ND、电路中无电流产生 5.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对能源的利用。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例:磁带录音机既可用作录音,也可用作放音,其主要部件为匀速行进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不论是录音过程还是放音过程,磁带或磁隙软铁会存在磁化现象.下面是对于它们在录音、放音过程中主要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放音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录音的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放音和录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图111D.录音和放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电磁感应 例:人类对电能的使用主要靠电机,电机包括 机和 机,它们分别用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七、磁的探索与应用 1)了解指南针 2)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2000年底,我国宣布已研制成功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高速列车的模型,该车的车速已达到500㎞/h,可载5人。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铿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图7所示就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水平放在磁铁A的上方,它就能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铁的上方。 (1)请简要说明产生磁悬浮现象的原因.(2)磁悬浮列车能达到如此高的速度的原因是什么?(3)在实际情况中,磁悬浮列车要进一步提升速度,困难很大,说说制约磁悬浮列车进一步提升速度的原因。 图12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1)☆☆☆位移和路程: 位移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路程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速率、功、功率、能量等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v??x?t (当?t→0时,代表瞬时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 (3)☆☆☆加速度a??vvt??t?v0t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度的变化率Vt指末速度,Vo指初速度。a与V同向则加速,a与V反向则减速。 (4)☆☆☆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vt?v0?at 位移公式 x?v0t?12at2速度位移公式 解题思路:知三求一 (5)自由落体:初速度为0(Vo=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轻重物体下落同样快。 ☆☆☆基本公式:V?gt h?12gt2V2?2gh 推论: (1)☆☆☆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h?122h2gt?t?g (2)☆☆☆落地速度由下落高度决定:V2?2gh?V?2gh 2、☆☆☆位移时间图像(x—t)和速度时间图像(x—t) x1v1v 22O3tO3tO t1t 甲:位移时间图像 乙:速度时间图像 丙:速度时间图像 (1)在甲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代表静止,3代表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交点代表相遇。 (2)在乙图中直线1代表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代表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3代表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代表在该时刻速度相等。 (3)在甲图中,直线的斜率(倾斜程度)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乙图中,直线的斜率能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大小代表位移。如丙图所示三角形面积代表物体在0—t1时间段内的位移。位移时间图像中,面积无意义。 3、☆☆☆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8V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周期为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打点周期为0.02s。 ?利用纸带上的点求瞬时速度及加速度的方法 (1)求瞬时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计算时,一定要将单位换算成国际制单位(厘米换成米);要特别注意计数点间的时间 (2)求加速度:?x?aT2(△X:连续且相等的两个时间段内的位移之差;T:时间段) 计算时,一定要将单位换算成国际制单位(厘米换成米);时间段T不要带错。 二、相互作用: 1、☆☆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胡克定律:F弹?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由弹簧自 身决定,大小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于同 一条直线并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3)☆☆方向:压力和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轻绳弹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轻杆弹力可沿任意方向。 4、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Ff??FN说明: ☆☆☆a、?为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等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b、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即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2)静摩擦力: 一般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大小范围:O? f? fmaxm(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F合2、牛顿第二定律: a?m☆☆☆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两种类型:?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找出加速度a,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找出加速度a,再根据力学知识判断物体受力情况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注意:分别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注意: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关系(平衡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超重现象:FN?G(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失重现象:FN?G (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注意: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都保持不变 加速度向上属超重,加速度向下属失重。 说明:a、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汽车过凹形桥时,加速度向上,属超重; 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汽车过凸形桥时,加速度向下,属失重; (2)自由落体或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重力并没有消失。 5、求 F1和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5、力学单位制: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F1+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 ☆☆☆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3)求三个力的合力取值范围,最大值是三个力的和。求最小值时,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适用于宏观、范围,如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内,则最小值为0;如不在,则与第三力做差求最小值。 低速物体的运动。微观粒子及近光速物体的运动需量子力学及相对论来解释。 6、☆☆☆力的分解:(1)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2)正交分解法 四、曲线运动 7、☆☆☆平衡状态: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所受合外力为零 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变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理解:(1)惯性: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变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运动性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因为加速度始终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因为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在变。 2、平抛运动☆☆☆ (1)条件:?水平方向有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 (2)解题思路:一分为二(?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vx?v(3)汽车过拱桥 (4)圆锥摆 (5)火车拐弯 (6)第一宇宙速度 五、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mm2、☆☆万有引力定律: F万?G122r (1)卫星(或行星)围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类型题目的计算: 解题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万=F向 x?v0th?12gt22vy?2ghvy?gt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落地速度: v?v?v2x2y(3)推论: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t?2h g?Mmv24?2r?2??Gr2?F向?ma向?mr?m?r?mT2?? ??注:①☆天体运行的与公转半径与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越远越慢:即若公转半径越大,则行星向心加速度越小,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②☆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且轨道半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物理量固定不变。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③☆变轨问题:卫星由低轨道向高轨道运行时,须要点火加速(离心运动)。变轨成功后,轨3、匀速圆周运动☆☆☆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l2?rv????r线速度: ?tT?tT道半径变大,势能变大、动能变小、速度变小、周期变大。由高轨道变低轨道时,与上面结论??2?单位:rad/s 角速度: ???刚好相反。 (3)地球(天体)表面及附近物体相关计算: ☆☆(①地球(天体)表面静止的物体 思路: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向心加速度: v24?2r2an???r?rT2向心力: (2)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 (3)☆☆☆两种传动方式的特点 ①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②链条或摩擦传动时,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如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 4、用牛顿第二定律解有关圆周运动问题 2思路:☆☆☆☆合外力=向心力 Fn?man?mv4?r?m?2r?m2rT2GMm2;(该公式又叫黄金代换公式,应用广泛。 ?mg?GM?gR2R ☆☆②若物体在地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 {此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天体)半径} 思路: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向心力 Mmv24?2r2G2?mg?F向?ma向?m?m?r?m2rrT3、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外太空的最小发射速度) 六、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vF合?Fn?man?m?m?2rrgR?7.9km/s(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脱离地球,进入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V3=16.7km/s(脱离太阳系,进入模型:☆☆☆(1)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转盘、细绳等) ☆☆☆(2)细绳、轻杆、过山车等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只分析最高点和最低点) 1、☆☆功 :力与物体沿力方向发生位移的乘积 注意:求解竖直平面问题时,要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灵活应用。 公式:W ?FScos?(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W:功(J),F:恒力(N),S:位移(m),?:F、S间的夹角}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时,促进物体运动,此时力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O;力对物体做负功时,阻碍物体运动,此时力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O度小于180度;当夹角等于90度时,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 ②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③弹力的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 2、☆功率: 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1s时间内,力对物体所做功。 P存在的物质。 (1)☆☆☆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E=F/q(定义式) {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由本身决定;q:试探电荷的电量(C)} 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电场强度的大小由场源电荷及距离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2)电场线:电场线是为形象描述电场而人为画出的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①☆☆☆☆切线表方向,疏密表强弱(即:电场线在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②☆☆☆☆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同。 ③☆☆☆☆几种典型的电场线 4、☆☆☆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容:C=Q/U(定义式){ C:电容(F),大小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8、电容单位换算:1F(法拉)=10μF(微法)=10PF(皮法) 9、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J。 ☆10、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I=q/t(定义式){I:电流(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C),t:(s)} 11、☆☆☆☆欧姆定律:I=U/R(电流的决定式) 12、☆☆☆☆焦耳定律:Q=I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3、☆☆☆☆电功与电功率:w=UItP电=W/t=UI22电热与热功率:Q=IRtP热=Q/t=IR 对纯电阻电路(如电热水壶):W=Q 2-19612?平均功率 W(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t P?Fv(v为平均速度)P 瞬时功率: Fv瞬?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 EK?1mv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2☆☆☆重力势能:EP?mgh{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重力做功:Wab=mghab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看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m:物体的质量,g=9.8m/s≈10m/s,hab:高度差} 摩擦力做功:W=fS(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S代表相对路程)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2W合?Ek2?Ek15、☆☆☆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 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公式:mgh1?11122212mV1?mgh2?mV2或者 mgh1-mgh2?mV2-mV12222-19七、电场·电流: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C);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适用于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存在于电荷周围,是客观2U2P电?P热?UI?IR?R2P电?P热?P其它 对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风扇等):W>Q☆☆14、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对于正弦式交流电,峰值是有效值的2倍。 八、磁场: 1、磁体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特斯拉(T)。 用磁感线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疏密表强弱,切线表方向。 3、☆☆☆☆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分布及方向判断(安培右手螺旋定则) 通电直导线磁场分布 环形电流磁场分布 及判断方法 及判断方法 及判断方法 4、☆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 5、☆☆☆☆☆安培力的大小: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力最大,F=BIL。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力。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N),I:电流(A),L:导线长度(m)}6、洛仑兹力的大小: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qVB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力 7、☆☆☆☆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的正负) 左手定则:让磁感线垂直射入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与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则大拇指方向就是力的方向。 九、物理学史:☆☆☆☆ 1、伽利略最早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2、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基础上提出“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 3、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 5、富兰克林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 6、伏打于1800年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6、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7、我国的沈括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北南极。 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8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10m/s,10、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电磁感应)工作的。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十、实验 1、☆☆☆实验:互成角度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1)用一个力F拉橡皮筋至O点,记下力F的大小和方向。 (2)用两个力F1、F2同时拉橡皮筋至O点,记下F1、F2的大小和方向。 (3)做力的图示,研究合力F与分力F1、F2之间的关系(三者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时要将木板垫高,以平衡摩擦力的影响。(在未加砝码盘时,保障小车匀速运动) (2)控制变量法:保持拉力(砝码盘及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研究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砝码盘及砝码的质量)大小,研究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3)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a?F),与质量成反比(a?1)m3、☆☆☆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Ep∣=∣△Ek∣即mg?h?(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实验不需要天平也不需要秒表 实验时,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释放纸带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下落的高度 需要计算的物理量:初、末速度大小 理论上∣△Ep∣=∣△Ek∣,但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 器之间摩擦阻力以及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会发生偏差(重力势能的变化量要大于动能的变化量,即∣△Ep∣>∣△Ek∣)。 1212mv2?mv122篇三: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梳理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等级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水平考试,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一)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只是假定静止不动。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是理想化模型。研究运动轨迹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有方向的量,还有速度v,加速度a,力F);、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的量,还有速率,质量m,时间t,功W)。
4、位移—时间(x-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速度—时间图象(v-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包括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也就是说斜率。直线的倾斜程度,越陡斜率越大)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是恒量。(比如平抛这个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是g)
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间取决于初始高度)9、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0.02s。
10、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跟物体的几何外形、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
14、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7、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
19、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
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2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找出加速度a,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但不在同一个物体上)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二)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
25、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6、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Ek∣=∣△Ep∣实验不需要天平也不需要秒表
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30、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速率、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
3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2、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3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用摩擦和感应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34、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5、电流的概念: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产生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6、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7、磁体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38、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9、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方向。
4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4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42、马拉车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能相互抵消。
43、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受重力,自由释放做的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4、加速度大小
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45、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大小都不变,有方向的方向都改变,除了角速度
46、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由高度决定,高度相同,不管初速度多大,落地时间相同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1】
质点(A)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模型。
2.条件:当物体的_________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当物体本身的长度跟通过的距离比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凡是研究转动问题、凡是研究各种动作问题物体都不可以看作质点。
【知识点2】
参考系(A)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考系选择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理论上说任何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作参考系,通常以地面作为参考系。选择不同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知识点3】
路程和位移(A)
1.路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量;
2.位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是_____量。
3.只有质点做___________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知识点4】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速度是描述
物理量,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v=Δx/Δt(1),2.速度是
量,方向与
相同。
3.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x?t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4.能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即平均速度与________对应,瞬时速度与________对应
5.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例题: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13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训练:1.判断:(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3)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看见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没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没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西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3.地上的人说公路上的汽车开的真快是以______为参考系,而汽车司机说汽车不动是以_____为参考系。
4.判断:(1)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2)位移可能比路程大()
(3)研究机械运动可以不要参考系()
(4)选用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是相同的()
(5)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5.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是________速度;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是指________速度
【知识点5】
匀速直线运动(A)
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_________不变的运动,包括其大小和_________。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________,物体处于
状态。
【知识点6】
加速度(B)
1.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即速度变化(增大或减小)得_______(“快”还是“大”)的物体,加速度较大;与速度v、速度的变化?vx均无必然关系
2.加速度表达式:a=_____________,a的方向与△v的方向一致,是矢量。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知识点7】
探究、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AB?BC2T,?BC?CD??BCD?BCB??C?2T
(2)a?CT?T2例题: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B.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训练
1.判断:(1)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2)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
(3)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4)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也越大()
(5)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纸带在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是m/s,在A、D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知识点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B)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1)速度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2)位移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3)速度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___(4)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5)中间时刻速度公式:(6)中间位移速度公式
(7)如果以初速度方向作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
2.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加速度为4m/s2求:
(1)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3)汽车刹车6秒时、10秒时位移
例题: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12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
=1.5s汽车停止,求:
⑴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⑵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
训练:
1、当物体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一秒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3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3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速度大3m/s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2、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2m/s2B.0m/s4m/s2C.4m/s4m/s2D.4m/s03、某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则汽车在刹车后,1s内的路程是___________,3s内的路程是___________。
【知识点9】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A)
1.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x-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的直线;
2.匀速直线的速度-时间(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_的直线。
【知识点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B)
V/(ms-1)
1.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③②①②表示物体做;
③表示物体做;
T1t/s
2.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的;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知识点11】
自由落体运动(A)
1.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________的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______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h=;v2t=【知识点1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1.科学研究过程:(1)
(2)
(3)
(4)
(5)
2.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
和
和谐结合起来。
例题: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V/(m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s-1)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甲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4乙
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训练:
02t/s1.
xxvvv
tttttt
上面6幅图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____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2、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V/(ms-1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甲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4乙
3.判断: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02t/s4.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
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A.H/2B.H/4C.H/8D.H/165.让一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已知下落到水面的最后一秒内下落的距离是整个距离的7/16,则石块从井口下落到水面的时间是多少?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知识点13】
力
(A)
1.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⑴力_______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2.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____________;
⑵使受力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14】重力
(A)
1.重力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但不一定指向地心。
2.重心:①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_____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______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②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__________上。
③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________,可以在物体____,也可以在物体____。一般采用______法。
3.重力的大小:G=______。
【知识点15】形变和弹力
(A)
1.弹力
⑴发生_________的物体,会对________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____________。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
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形变越______,弹力越____.
弹簧弹力:F
=________(x为_______或________量,K为________。)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_______进行判定.例题: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休的运动方向相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训练:1.判断:
(1)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2)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
(3)甲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
(4)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5)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6)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7)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8)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9)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10)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1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12)轻绳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所在的直线上()
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
【知识点16】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A)
1.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________
(3)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_____力,可以______G;也可以________G;也可以_____G。
b、μ为____________,只与接触面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_________或_________求解,与正压力____关。
(3)大小范围:
O fm(fm为___________,与正压力_____关)(4)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也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还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b、摩擦力可以作_____功,也可以作_____功,还可以_____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训练:一。判断:1、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的运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4、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5.用手握啤酒瓶,越握越紧,则摩擦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填空: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果用20N的水平推力由静止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知识点17】 力的合成和分解 (B)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 a.若F1和F2在同一条直线上 ①F1、F2同向:合力大小F?________,合力方向与F1、F2的方向________。 ②F1、F2反向:合力大小F?_______,合力方向与F1、F2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__向。b.F1、F2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FF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 OF1F=F221+F2-2F1F2COSθ(θ为F1、F2的夹角) 3.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________≤ F≤________。 (3)合力可以_____分力、也可以_____分力、也可以______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训练: 1、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2、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 3、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A.1NB.5NC.7ND.9N4.将一个大小为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是()A.1N和10N B.10N和10NC.10N和15ND.15N和20N5.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力中,可能使小球平衡的一组是()A.2N,3N,6NB.1N,4N,6NC.35N,15N,25ND.5N,15N,25N【知识点18】 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a) 1.内容: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形,它的__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例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训练: 一.填空: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图钉(几个),刻度尺,铅笔。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选填“秒表”,“天平”,“三角板”或“重锤”)。先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栓在橡皮条一端的两条细绳,使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0点,描下0点的位置并记下两个弹簧秤的__________和两条细绳的__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这时,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位置。 【知识点19】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________或者做__________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__________,其加速度为____,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亦即F合=______。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①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②其中任何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相反方向的分解则这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等大反相,即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平衡。③将三个力平移首尾相连则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即三角形法。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知识点18】 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a) 1.内容: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形,它的__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例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训练: 一.填空: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图钉(几个),刻度尺,铅笔。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选填“秒表”,“天平”,“三角板”或“重锤”)。先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栓在橡皮条一端的两条细绳,使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0点,描下0点的位置并记下两个弹簧秤的__________和两条细绳的__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这时,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位置。 【知识点19】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________或者做__________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__________,其加速度为____,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亦即F合=______。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①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②其中任何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相反方向的分解则这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等大反相,即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平衡。③将三个力平移首尾相连则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即三角形法。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知识点20】 牛顿第一定律 (A) 1.惯性: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性质,______是物体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知识点23】牛顿第三定律(A)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例题: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立即静止 B.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例题:2.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训练: 1.判断:(1)受力大的物体惯性大() (2)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 (3)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4)静止的火车启动时十分缓慢,说明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5)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6)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7)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速度的改变() (8)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平衡() (10)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11)弹力的反作用力亦可能是摩擦力() (12)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3)拔河比赛时,胜方拉输方的力大于输方拉胜方的力() 2.选择: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为G,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F N,人对电梯的压力为F"N,则() A.G与F N是一对平衡力B.G与F"N是一对平衡力 C.G与F 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G与F"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24】 力学单位制 (A) 1.物理公式在确定__________________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______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______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____、_____和_____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_____,质量为_____,时间为_____,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知识点21】探究、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a) 1.研究方法:__________法,先保持质量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 12.数据分析: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思考:为什么要作a-M图象?)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下列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例题:2。(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滑轮 小车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垫块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塑料桶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 的拉力 E.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F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0(3)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法 例题:3。“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 (2)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则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知识点2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C) 1.内容:物体运动的_______与所受的_______成_____,与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方 向与合外力方向___。 2.表达式:F合=________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方向) 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A.零B.4m/s2,水平向右 C.2m/s2,水平向左D.2m/s2,水平向右 例题2、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经过10s由静止加速到108km/h,求: (1)汽车受到的合外力。 (2)如果关闭汽车发动机油门,并制动汽车后轮的转动后,汽车受到的阻力为6.0×103N,求汽车由性108km/h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和所通过的路程。 例题3、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1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成37°角推木箱,如图5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例题4、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1)对滑雪人进行受力分析; (2)滑雪人的加速度; (3)滑雪人受到的阻力(g=10m/s2) [知识点25]功 (B) 1、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乘积。 2、功的定义式:W=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功是____量。 3.注意:??0?时,W=__________;但??90?时,W=__________,力不做功;??180?时,W=__________。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6]功率 (B) 1、定义: 2、物理意义: 3、平均功率P=_____=____; 瞬时功率P=_________; 4.功的单位是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 例题1.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倾角为θ的斜坡上沿斜坡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求: (1)汽车上坡和下坡的牵引力F速度v分别是多大? (2)由(1)的表达式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例题2.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当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训练: 1。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B.力的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C.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 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4.如图所示,一物体沿竖直平面内的三条不同的路径由B点运动到A点,则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做的功 () A一样大B.沿Ⅰ较大 C.沿Ⅱ较大D.沿Ⅲ较大 5.质量分别为m、M(m A.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多 B.在光滑水平面上所做的功多 C.在粗糙水平面上所做的功多 D.做功的多少与物体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有关 判断:1、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 2、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 填空: 1、一质量为m的铁球在真空中从t=0时刻由静止自由释放,则在t=t1时间内重力做的功是 __________,在t=t1时间内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在t=t1时刻重力的功率是 __________。 2、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使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额定 功率下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 3.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了10J的功是指______功 [知识点27]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A) 1、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乘积,即Ep=_____________。 2、重力势能的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____________有关,而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4.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8]弹性势能 (A) 弹性势能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9]动能 (A) 1、定义: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2、表达式:Ek=_________例题.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绕地球45圈后,于9月28日胜利返航.在返回舱拖着降落伞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为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训练: 1.判断:(1)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 (2)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3)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4)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 2.选择: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从地面提升到10m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J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J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J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J3.填空:打桩机的重锤质量是250kg,把它提升到离地面15m高处,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当重锤刚要接触地面时其动能为___________(g取10m/s2) [知识点30]动能定理 (C)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步骤: 例题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0×102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例题2.如图示,物体沿一1/4的圆周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最低点B时,下滑高度为5m。若物体的质量为1kg,到B点时的速度为6m/s,则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例题3.一物体静止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1kg,μ=0.1,现用水平外力F=2N拉其运动5m,然后立即撤去水平外力F,求: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g取10m/s2) 例题4.质量为m的球在距地面高度H处无初速度下落,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0.2倍,球与地面碰撞时无机械能量损失而向上弹起,求:该球停止前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例题5.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不光滑圆形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放置于管内最低处的小球以初速度v。沿管内运动,已知小球通过最高点处的速率为v0/2,求: (1)小球在最低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训练: 1、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路程s1速度达到v,又经过路程s2速度达到2v,则在s1和s2两段路程中,F对物体所做功之比为()A.1:1B.1:2C.1:3D.1:42、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2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4m/s,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g=10m/s2) () A.手对物体做功28J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8J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8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0J3、质量为2g的子弹以3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厚度为5cm的木板,射穿后速度是100m/s,子弹在射穿木板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4、如图示,一质量为2kg的铅球从离地面2m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沙坑2cm深处,求: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 5、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知识点31]机械能守恒定律 (C) 1、机械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称,其关系可表示为: E(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械能守恒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把一个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着,开始用手将小球拉紧细线到水平位置,然后再自由释放。求:小球运动到图示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已知B位置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训练: 1.判断:下面的实例中,哪些机械能守恒: (1)、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上升() (2)、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3)、做斜抛运动的手榴弹 () (4)、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物体() (5)、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 () (6)、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小球() 2.填空: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初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为,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的高度为,速度大小为。计算过程: 3.选择: (1)、人站在h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A.人对小球做的功是mv2/2B.人对小球做的功是mv2/2-mghC.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mv2/2D.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mv2/2+mgh(2)、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所示。如果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物块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A.mgh,减少mg(H?h)B.mgh,增力mg(H?h) C.?mgh,增加mg(H?h)D.?mgh,减少mg(H?h) 4.计算:如图所示,质量m=70kg的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从高h=10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零势能。求: ⑴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⑵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⑶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g=10m/s2) [知识点32]探究、验证: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 (a) 1、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_______。 3、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 4、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 [知识点33]能量守恒定律(A)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B.重物的体积过小 C.电源的电压偏低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例题: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 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训练: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B.纸带C.天平D.刻度尺 (2).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mgh______12mv2(选填“<”或”>”)。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根据打出的纸带进行测量,若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点(速度为0)的距离分别为15.55cm、19.20cm、23.23cm.由此可知,重物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减少量是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是J.(小数点后保留二位数字)。 3.判断: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减少的机械能减少,总能量不守恒。() 4.选择: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知识点3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B)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等时性 与 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 分运动,各分运动 进行,不受其它 的影响 ③等效性 的规律迭加起来与 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运算规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 、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是矢量。所以都遵循 法则 例题: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所示.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其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A.vsin? B.vcos?C.v/sin? D.v/cos? 训练:1.炮筒与水平方向成370角,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是600m/s,若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sin370=0.6,cos370=0.8,则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__________ 2.判断:(1)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2)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个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3)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4)X方向匀速直线运动Y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知识点35] 平抛运动 (C)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性质 平抛运动是 曲线运动,它是水平方向的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轨迹是 3.运动规律 (1)在水平x方向:aX=;VX=;X=(2)在竖直y方向:aY=;VY=;Y=(3)t时刻的速度与位移大小:S=;V=;偏转角; 例题1:.一架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飞机上每1s钟释放一个炸弹,则 (1)飞机上乘员看到这些炸弹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某个炸弹的运动情况是。(2)地面上人员看到这些炸弹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某个炸弹的运动情况是。(3)这些炸弹落地的时间间隔关系。(4)这些炸弹落地(地面水平)时形成的弹坑的距离关系是。(5)这些炸弹落地(地面水平)时飞机在炸弹的方 例题2:.一架老式飞机在离高出地面0.81km的高度,以100m/s的速度水平飞行,轰炸目标在以25m/s逃离,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在指定的目标上,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例题3: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o角。 (1)求物体的初速度; (2)物体的落地速度。 例题4:从某高楼顶以3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50m/s,求楼的高度.(g=10m/s2) 例题5: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落上斜面的速度 (3)小球落到斜面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例题6:.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m/s(g取9.8m/s2) 训练: 1、平抛运动是() A.匀速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曲线运动 2、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A.初速度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C.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一物体在距地面高5m处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下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⑴下落时间⑵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⑶物体刚接触到地面时速度大小。 4、以10m/s的水平初速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0,求: (1)物体飞行的时间 (2)物体飞行的位移 5、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S1=3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失,着地后速度变为v=4m/s,并以此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S2=8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求 (1)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A(2)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空气阻力忽 h略不计,g=10m/s2)BC S1S2[知识点36]匀速圆周运动 (A) 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 运动,且 大小处处相等。 2、匀速圆周运动是 运动,各点线速度方向沿 方向,但 不变;加速度方向 圆心,也不变,但它是变速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速度、加速度都是变量。 训练: 1.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 A.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 C.加速度大小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 2.判断:(1)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 3.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线速度方向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相反 C.指向圆心 D.背离圆心 4.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假设皮带没有打滑,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B.大轮边缘的线速度小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RrC.大轮边缘的线速度等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D.大轮的角速度较大 [知识点37]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A) 1.线速度V:(1)物理含义: 单位: (2)定 义: 2.角速度ω:(1)物理含义: 单位: (2)定 义: 3.周期T:定义: 4.三者关系:,,[知识点38]向心加速度 (A) 1.方向:总是沿着半径,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大小 、方向不断改变。2.大小:a== 例题: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 A.线速度相同B.角速度相同 C.向心加速度相同D.向心力相同 训练: 1.线速度:物体通过的弧长Δl与时间Δt的比值,V=________ 角速度:物体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Δθ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ω=________ 周期:物体转过一圈所用的_________2、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变化的是__________①周期 ②线速度 ③线速度大小 ④角速度 ⑤动能 ⑥向心加速度 ⑦向心力 3、用皮带相连的两个轮子转动的_________相等,同一转盘上的两个质点_________相等 4、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而转过的角度φA:φB=3:2,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υA:υB=,角速度之比为ωA:ωB=,周期之比TA:TB=,半径之比为rA:r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5、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线速度方向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相反C.指向圆心 D.背离圆心 6、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 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 C.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 [知识点39]向心力(C) 1.向心力 定义: 2.向心力是使物体产生 力,方向与向心加速度方向,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3.向心力是根据力的命名,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是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成,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注:受力分析时没有向心力) 4.F向=ma==例题1: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处的受力特点及分类 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⑴ 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球在圆环内侧通过最高点。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0=⑵ 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球在圆环外侧通过最高点。通过最高点的最大速度v0=⑶ 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内转(或杆连球、环穿珠)。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当0 ,当v>√GR时弹力向 . 例题2.用长为L=0.6m的绳子系着装有m=0.5kg水的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 圆周运动,成为“水流星”,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2)若过最高点时速度为3m/s,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力为多大? 例题3.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v的最小值为gR B.v由零逐渐增大,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C.当v由gR值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当v由gR值逐渐增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仍然逐渐增大 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为m=0.2㎏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0.9m的轻杆一端,杆可绕O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g=10m/s2,求: (1)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多大时,球对杆的作用力为零? (2)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分别为6m/s和1.5m/s时,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 (3)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能否等于零?这时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 图13例题5.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1m,只能承受46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h=6m。转动中小球在最底点时绳子断了.(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 (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 图12例题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冲上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园轨道,刚好能够到达轨道的顶部,如图所示,(设轨道的半径为R)。 求(1)小球飞离轨道顶部后落地点距离圆心O的水平距离X(2)初速度V 训练 1、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时,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对桥恰无压力,则汽车速度大小为()A.15m/s B.20m/s C.25m/s D.30m/s2、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有一个相对于盘静止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关于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受到重力和盘面的支持力作用 B.只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 C.除重力、支持力外,还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D.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3、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 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B、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4、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5、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小铁球系在长L=1.0m的轻质细线上,细线的另一端悬挂在O点,将小球拉直并呈水平状态时释放,试求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细线的拉力。(取g取10m/s2) O 6、长为L的细线,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点,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摆线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求: (1)线的拉力F(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3)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及周期 [知识点40]万有引力定律(A)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 成正比,与 成反比。 2.表达式:F= (G =6.67×10-11N.m2/kg2测量) [知识点41]人造地球卫星(A)1.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提供: F万=F向 即 2.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即等于 24h=86400S)。 (2).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3).卫星的的轨道高度(距地面3.6万公里)。 例题1.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六号”船相比,它在较低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大 B.“神舟七号”的速率较小 C.“神舟七号”的周期更长 D.“神舟七号”的周期与“神舟六号”的相同 例题2.某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为F4,则其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为地球半径)() A.RB.2RC.4RD.8R 训练: 1.判断:(1)只有质量很大的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 (2)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 (3)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可知,当两物体间的距离为零时,万有引力将无穷大() 2.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GMm(R?h)2B.GMmMmR2C.Gh2D.GMmR?h 3.我国于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若卫星在半径为r的绕 月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则其线速度大小是() A.T/r B.T/2?rC.r/T D.2?r/T 4.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卫星的___________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小,其绕行速度___________、角速度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知识点42]宇宙速度 (A)1.第一宇宙速度:v=它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v=又称 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 v=又称 速度 训练: 1.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___________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___________速度。 2.判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人造地球卫星的线速度可能大于7.9km/s() [知识点43]电荷 电荷守恒 (A) 1、自然界中存在 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 2、元电荷定义: 3、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C,与 、所带的电量相同。 说明: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皆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 4、起电:使物体带电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 ①② ③5、电荷守恒定律: 注意:电荷的变化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接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 [知识点44]库仑定律 (A) 1.内容: 2.公式: k=9.0×109N·m2/C23.适用条件:(1); (2) . 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点电荷很相似于我们力学中的质点. 例题; 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B相同,当C跟A、B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 A.5F/64B.0C.3F/82D.3F/16训练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就是正电子 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16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4.如图所示,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各点都有一个点电荷,它们所带电量相等.A、B两处为正电荷,C处为负电荷,且BC=2AB.那么A、B、C三个点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之比为________. [知识点45] 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A) 一.电 场 1.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 进行的。 2.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二.电场强度 1.定义: 2.表达式: (定义式) 单位是: 3.方向:与该点 相同,与 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是该点 方向; 4.在电场中某一点确定了,则该点场强的大小与方向就是一个 值,与放入的检验电荷 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处的场强大小方向仍不变,这一点很相似于重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点定则重力加速度定,与放入该处物体的质量无关,即使不放入物体,该处的重力加速度仍为定值. 5.电场强度是 量,电场强度的合成按照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6.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是两个概念,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无关,而电场力的大小与方向则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有关,三.电场线 1.电场线: 线,客观并不存在. 2.切线方向表示该点 的方向,也是 电荷的受力方向. 3.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 或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处终止或者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 4.疏密表示该处电场的,也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 5.匀强电场的电场线 且距离相等的直线. 6.没有画出电场线的地方不一定没有电场. 7.电场线永不相交也不闭合 8.电场线不是电荷运动的轨迹. 例题.如图所示,AB是某个点电荷电场的一根电场线,在线上C点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B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 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由题设 条件不能确定. C.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作匀加速运动. D.电场线由B指向A,电荷作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2.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数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kq/r2B.2kq/r2C.4k/r2D.8kq/r23.在匀强电场中,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有唯一值mgtanθ/qB.最小值是mgsinθ/q C·最大值mgtanθ/q D·mg/q 4、一个质量m=40g,带电量q=3×10-8C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丝线悬挂起来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o,如图所示,求该电场的场强大小. 【知识点46】 磁场 磁感线 (A) 1.磁场的产生 (1) 周围有磁场.(2) 周围有磁场(发现电流的磁效应).2.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处于磁场中的磁极、电流、运动电荷有 的作用,磁场有强弱和方向.(磁场对磁体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运动电荷 有力的作用).3.磁感线 (1)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的曲线.(2)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也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4)磁感线是封闭曲线(和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同).(5)要熟记常见的几种磁场的磁感线. 【知识点47】 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A) 1.电流的磁效应: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之为电流的磁效应.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 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1)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_______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的环绕方向. (2)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_______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______________的方向. 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又叫磁性起源假说): 例题.关于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B)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C)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所形成的曲线就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 (D)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磁体的S极.训练: 1关于磁感线和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而静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B)磁感线和电场线都是一些互相平行的曲线 (C)磁感线起始于N极,终止于S极;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D)磁感线和电场线都只能分别表示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2.关于磁感应强度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感线强度的方向 (B)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C)匀强磁场的磁感线间隔相等、互相平行 (D)磁感就强度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 3.大致画出图中各电流的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已知电流磁场的磁感应线方向或N、S极方向,请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知识点48】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A) 1.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 的物理量. (2)公式:B=单位: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是矢量.2.磁通量 (1)定义: (2)公式: (3)单位:__________ 【知识点49】 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 (A) 1.安培力 (1)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 力的作用这就是安培力,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发生转动来工作的.(2)通电导体放在磁场里,当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所受的安培力;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所受的安培力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斜交时,所受的安培力_______________.(3)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______________.2.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___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_______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_______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3.磁场力的本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磁极与磁极、电流与电流、磁极与电流),都是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的相互作用.例题在赤道附近的地磁场可看做是沿南北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0.5×10-4T。如果赤道上有一根沿东西方向的直导线,长20m,通有从东向西的电流30A,问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作用力有多大?方向如何? 训练: 41.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中部垂直套有A、B两个圆环,试分析穿过A环、B环的磁通量 大。 2.关于磁场对通电直导线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平行时作用力最小,但不为零 (B)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垂直时作用力最大 (C)作用力的大小跟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大小无关 (D)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不垂直时肯定无作用力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可能会受到力的作用 (B)磁铁对通电导线不会有力的作用 (C)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两根通电导线之间只可能有引力的作用,不可能有斥力的作用 4..将长0.5m,通过4A电流的通电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当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时,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为0.3N,则匀强磁场的磁疗感应强度B大小为______T,若将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减为2A,则这时匀强磁场 的B为______T,导线受安培力为______N.5.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电流I和安培力F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一条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已经分别标明电流、磁场和安培力这三个物理量中两个量的方向,试在图中标出第三个量的方向. 【知识点50】 洛仑兹力的方向 (A) 1.磁场对 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2.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___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_______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____________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正电荷所受安培力的方向.3.洛伦兹力一定既垂直于电荷的速度方向,又垂直于磁感应强度方向 例题 如图,在阴极射线管的正上方平行放置通以强电流的一根长直导线,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阴极射线将() (A)向上偏斜(B)向下偏斜 (C)向纸里偏斜(D)向纸外偏斜 训练: 1.关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正确的说法是 () (A)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 (B)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 (C)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 (D)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2..如图所示,各带电粒子均以速度v射入匀强磁场,其中图C中v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D中v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试分别指出各带电粒子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 3..在图中,标出了磁场B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I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FFBIBIBIIBFAF BCD 4.一束粒子中有带正电的,有带负电的,也有不带电的,垂直射入匀强电场和磁场中,则图中各轨迹对应的粒子的电性分别为:带正电的是;带负电的是:;不带电的是.【知识点51】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A) 1.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在1831年发现了___________现象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__________中就产生电流,这类现象就叫做 ___________.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___________. 3.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_____________(2) 4.感应电动势: 【知识点52】 电磁感应定律 (A)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_________成正比. 2.表达式:_____________,多匝线圈的电动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磁通量的变化率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53】 交变电流 (A) 1.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俗称交流电): 2.交流发电机:由 和 组成,转子的转动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3.正弦交流的变化规律:日常使用的电是由电网送来的,电网中的交变电流,它的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叫做正弦式电流.(1)表达式:e?Emsin?t i?Imsin?t (2)图象: (3)描述物理量:周期(T)、频率(f)、有效值(E、U、I)、峰值(Em、Um、Im) 其中,T?1/f,U?Um/2,I?Im/2.另外,家用电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都是指有效 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 来规定的,对于正弦交流电,正弦式交流电: U有=Um/2I有=Im/2例题.1. 如图所示,电流表与螺线管组成闭合电路,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电流表指针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例题.2.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绕OO"轴在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已知线圈面积为0.1m2,线圈共有100匝.如果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0.5s线圈转动90°,则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Wb,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V. 例题.3.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不为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发生 B、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减少,则电路中感应电流就减小 C.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越大,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D.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越大 例题.4.关于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当电路闭合,且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才有感应电动势 B.只有当电路闭合,且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才有感应电流 C.不管电路是否闭合,只要有磁通量穿过电路,电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 D.不管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例题.5.如图所示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A;有效值为A;交流的周期为s;频率为Hz 例题.6.一个电阻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P,当接到电压为u?10sin?tV的交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 A、0.25PB、0.5PC、PD、2P 训练: 1.如图所示图像中属于交流电的有() eeeeOtOtOtOtABCD 2.将面积为0.75m2的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已知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是1.50Wb,那么这个磁场的磁感强度是() (A)0.5T(B)1.125T(C)2.0T(D)2.25T3.在下列各图中,线圈abcd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4.有一个1000匝的线圈,在0.4s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0.02Wb增加到0.09Wb,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它跟一个电阻是990Ω的电热器串联组成闭合电路时,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 【知识点54】 电磁波(A) 1.电磁波定义: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基本内容:(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3)振荡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3.频率、波速、波长 T?1f,??cT,或??cf.4.电磁波谱 (1)定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排列成谱.(2)按波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无线电波、光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3)主要作用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和进行红外线遥感;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可用来杀菌和消毒; 伦琴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本领,利用其穿透本领与物质的密度有关,进行对人体的透视和检查部件的缺陷;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更大,在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探伤,测厚或用γ刀进行手术. 4.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载波: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电磁波.(2)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而变叫调制.(3)调幅(频)波:使振幅(频率)随信号而变叫调幅(频)波.(4)调谐:从电磁波中选出所要的信号的技术叫做调谐.(5)解调:从载波中将声音、图象等信息“取”出叫解调.例题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某广播电台能够发射波长为50m的无线电波,那么收音机接收这个电台时,接受频率应工作在() (A)150MHz(B)500MHz(C)6.00MHz(D)3.00MHz 训练: 1.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伦琴射线(X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A)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B)伦琴射线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C)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D)伦琴射线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2.一列真空中的电磁波波长为?=30m,它的频率是Hz.当它进入水中后,波速变为原来的3/4,此 时它的频率是Hz. 3..把声音、图像等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称为.信号的调制方式有调幅信号 和 两种方式.其中 信号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性强,因此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伴音采用这种信号调制方式. 4.转换电视频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A)调幅(B)调频(C)调制(D)调谐 5.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 (A)无线电广播(B)移动电话(C)雷达(D)白炽灯 【知识点55】静电的利用和防止(A)1.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方法是把多余的静电导走,如接地放电,增大空气湿度.实例:油罐车的拖地铁链,飞机着落架上的导电轮胎,地毯里的金属丝. 2.静电应用 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知识点56】 电热器、白炽灯等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意义(A) 电热器:根据 制成的,如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电饭锅等。其 能 转化为 能。 白炽灯:利用 制成的。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电热器、白炽灯等铭牌标注的额定功率就是它的热功率,所标定的电压、电流均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也是有效值)。 (交流电表测得的结果也为有效值,电容器的耐压值应考虑交流电的峰值) 【知识点57】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A)1.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注意点:高度重视,警防触电;避免短路;电器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不要在同一插座上同时接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让纸张等易燃物过分靠近电灯、电饭锅、电炉等电热器;家庭电路要有保险装置。 一般手电筒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5A.? 电子手表工作时的电流为几微安.? 彩色电视机工作电流为0.4-1A左右.? 人能感到的触电电流为1mA,能自行摆脱电源的触电电流为10mA,当触电电流达50mA及以 上时,会引起心室颤动.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安全电流为10mA.安全电压36V; 2.节约用电途径 (1)家电不要待机,不用时要切断电源.(2)换用节能灯.(3)降低输电导线电阻;提高输电电压从而降低输电电流。 训练 1. 频率为50Hz的正弦电流,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有效值不能超过36V,这个交流电压的周期是 0.02s,峰值是51V。 2.有一台使用交流电的电冰箱上标有额定电压为“220V”的字样,这“220V”是指(D)A.交流电电压的瞬时值B.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 C.交流电电压的平均值D.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 3.关子正常工作的电动机和白炽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电动机和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均大于产生的热能 B.电动机和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均等于产生的热能 C.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于产生的热能,白炽灯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热能 D.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热能,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大于产生的热能 4.若某电热器功率为1000瓦,工作1小时,耗电___1___度。 5.某家用白炽灯标识为“220V,40W”,此白炽灯的额定电压为_220__ 伏__交___流,在此额定电压下工作的额定功率为___40W__瓦。 6.下列家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D) A.电熨斗B.电饭锅C.电热水器D.电视机 【知识点58】 电阻器 电容器 电感器(A)1.电阻器: (1)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白炽灯等都是电阻器。 (2)电阻器的作用:将 电能 能转化为 热能 能。 (3)电阻器参数:电阻,用R表示,电阻越大,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4)单位是: 欧姆 2.电容器: (1)是一种 存储电能 的装置。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一个电容器。 (2)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 莱顿瓶 (3)电容器作用:存储电荷;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4)电容参数:电容,用C表示,C=Q/U; 电容越大,储存电荷的本领越大。 (5)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6)单位: F,1F=10-6uF=10-12pF3.电感器:线圈 (1)电感器作用: 阻碍电流的变化;在交流电路中起到: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2)电感器参数:自感系数,用L表示。 (3)线圈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自感系数就越大。 (4)实例:变压器、日光灯中的镇流器、电磁铁等。 注意:三种元件的描述参量:电阻R、电容C、自感系数L均取决于其构造,与外因无关。 【知识点59】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A) 1.发电机: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 电 能。 2.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转子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3.电动机:将 电 能转化为 机械能。4.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安培力)。 训练: 1.关于自感系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其他条件相同,线圈越长自感系数就越大 B.其他条件相同,线圈匝数越密自感系数就越大 C.其他条件相同,线圈越细自感系数就越大 D. 其他条件相同,有铁芯的线圈比没有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大 2.某电容器上标有“220V300μF”,300μF=__3×10-4__F=__3×108_pF 3. 关于电容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A电容器两板正对面积变大,电容变小。B.电容器两板距离变大,电容变小。 C.两板间放入电介质,电容变大。D.两板间电压增大,电容变大。4.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起到_隔直流通交流的_作用。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起到_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电__能;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_机械_能。 【知识点60】 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A) 1.定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 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组件,起自动控制作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三个部分组成,如下表所示: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2.几种传感器: (1)双金属温度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日光灯启动器、电熨斗、电冰箱温控器上); (2)光敏电阻传感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 (3)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话筒)等 例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温度传感器通常是利用物体的某一物理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制成的(B)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携带着信息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得知辐射源的相关信息.(C)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等 (D)热敏电阻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值会随温度值的变化而改变.训练: 1.自动门、生命探测器、家电遥控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都使用了(C)(A)温度传感器(B)光传感器(C)红外线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2.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装置(B)压力传感器是将力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装置 (C)光敏电阻在有光照射时,电阻会变大(D)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系统 3.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D)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有关(B)磁通量的大小有关 (C)磁通量的变化大小有关(D)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 4.下列元件利用了光传感器的是 (A) (A)火灾报警器(B)电饭锅(C)测温仪(D)加速度计 5.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6.电饭煲使用了哪种传感器(C) (A)光敏电阻传感器(B)红外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7.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哪些是有利的123,哪些是有害的56.①静电除尘 ②静电喷涂 ③静电复印 ④雷雨天高大树木下避雨 ⑤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⑥电视荧屏上常有一层灰尘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质点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011.1.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2.参考系A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014.21.上述材料提及嫦娥三号“速度从1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 A.太阳 B.月球表面 D.嫦娥三号 C.地球表面 2013.20.小明蹦极时感到“大地扑面而来”,他所选择的参考系是A.自己B.塔台C.地面D.天空 2012.5.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飞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伤病员B.直升飞机C.钻井平台D.直升飞机驾驶员 3.路程和位移A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014.1.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表示位移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012.3.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友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4.3km,4.3kmB.4.3km.0C. 0.4.3kmD.0,O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x,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t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2012.2.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A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 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vvtv0,加速度a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tt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即vt2xt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B12at2vvx22=V中间时刻 位移速度公式:vv02ax平均速度公式:02t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2012.4.赛车在比赛中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为50m/s,则该赛车的加速 度大小是 A.0.2m/s2B.1m/s2C.2.5m/s2D.5m/s2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A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2014.22.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的运动过程中,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2013.2. 火车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能 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2011.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 断该 物体做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C.匀速运动D.匀减速运动 10.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A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1.自由落体运动A(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 力加速度。 (3)规律:vgth【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必修1知识点1.质点(A)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点的依据)2.参考系(A)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3.路程和位移(A)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如果在时间A)(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vxt(1)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度。如果时速度。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xt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5.匀速直线运动(A)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6.加速度(A)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一致,是矢量。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样理解?)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avta的方向与△v的与速度v、速度的变化vx均无必然关系。(怎A)3个点间的距离除:纸带上连续 .2可以用公式xaT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x要正确理aT解: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vt=vo+at12位移公式:x=vot+at222推论:vt-vo=2ax速度公式:中间时刻速度公式:vt=v2v02v02vt中间位移速度公式:vx2vt22位移差公式:xaT2关于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为等分时间间隔),有以下特点: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vn=1∶2∶3∶……∶n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S1∶S2∶S3……:Sn=1∶2∶3∶……∶n222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N=1∶3∶5∶……∶(2N-1)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9.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不随时间变化。xxvv2-1)∶3-2)∶……∶n-n1x-t图象(A)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t甲乙t丙t丁t. .描述上述四个图像所反映的运动性质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A)a=k,可v-t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从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v-t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某一过程发生的位移11.自由落体运动(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gth=t12gt2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3.力(A)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A)(理解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14.重力(A)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mg(g=9.8N/Kg)不考虑地球自转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mg=G,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mR215.形变与弹力(A)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判断弹力的方向应注意到接触处的情况:平面产生成受到的弹力平面;曲面上某处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面;曲面)的切线.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度)16.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A)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无论是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所谓的“滑动趋势”之接触的“接触面”,而不是另外的物体。或者这样理解: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压力或支持力)垂直于(或某一个点的弹力垂直于与它接触的平面F=KX(即:胡克定律。X涵义:伸长或缩短的长“相对运动”其参考系对象均指与“静”、“动”仅对接触面而言。(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 .(1)两物体相互接触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4)两接触面不光滑,滑动摩擦力根据F=FN求解,请正确理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解FN的涵义(是什么?)17.力的合成与分解(.另外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有关吗?B)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要正确处理平衡问题(如物体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首要的是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规范作出受力示意图,将某个力分解或将某些力合成,这点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善于观察、总结。18.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受到20.牛顿第一定律(A)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2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上作a-F图象和a-B)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A)N个力的合力为零A)N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1m图象22.牛顿第二定律(B)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F合=ma牛顿第二定律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使人们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其意义十分重大。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涉及到加速度,一般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23.牛顿第三定律(A)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24.力学单位制(A).,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也可以不同..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米、千克、秒为基本单位。必修2知识点25.功(A)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功的定义式:注意:WFLcosFL;但(适用于恒力做功)0时,W90时,W0,力不做功;180时,WFL.功虽有正负之分,但功是标量,其负值表示阻力做功。26功率(A)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功率:PWt;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27.重力势能:P=FvA)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EPmgh。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WGEP。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是始末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28.弹性势能(A)29.动能(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Ek12mv2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30.探究、实验: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31.动能定理(A)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表达式:W合A)Ek2Ek1或W合Ek。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作用、变力作用;适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解决非匀变速运动的最好途径,在动力学问题中应增强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32.机械能守恒定律(B)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EP1EK1EP2EK2E(恒量),式中EP1、EK1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EP2、EK2是物体处于状态为零势能参考平面。还可以使用“转化式”△面)2时的势能和动能。使用该式应先选取某个位置作Ek(增)=△Ep(减)(或△Ek(减)=△Ep(增),无需选参考平33.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下落高度的测量2: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比较V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34.能量守恒定律(A)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5.能源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36.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2)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3)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 .37.平抛运动的规律(B)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0ty=38.匀速圆周运动(A)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39.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A),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12gt2线速度: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表达式:vlt角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表达式:t,其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周期: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频率:f1T,单位:赫兹(HZ)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v2.r/T,2/T,vr。40.向心加速度(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大小:anvr22r2T.r2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线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41.向心力(B)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向心力的大小: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为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力是效果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认为物体多受了个向心力。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或某一个力的分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力的合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Fm2rmv2/r.注意:在涉及圆周运动的问题中,一定要对某个位置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那些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处的受力特点及分类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⑴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⑵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⑶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内转(或杆连球、环穿珠)步讨论:①当v是向上的;当v。任意值。但可以进一gR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当vgR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F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会求第一宇宙速度:G:v:v11.2km/s;16.7km/s。2卫星贴近地球表面飞行MmR2mv地球表面近似有RGMmR2mg则有vgR7.9Km/sA):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物45.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补充: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体做曲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解决宏观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世界。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选修1-1知识点一、电磁现象与规律46.电荷电荷守恒(A)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电荷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使物质带电的过程,就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如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或者是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静电感应),不管何种方式,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自然界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元电荷是指“电荷47.库仑定律(A)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1Q2/r公式:F=kQk=9.02e=1.6×10c)的整数倍,电子、质子的电荷-19量都等于元电荷,但电性不同,前者为负,后者为正。量”不是电子或质子等实物粒子×10N·m/c92248.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强度: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大小:定义式E=F/q(与F、q无关)q为检验电荷,E与q、F无关;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电场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场强的方向,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不闭合,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知道9的正电荷、负电荷、等量同种电荷、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49.磁场磁感线(A)磁体、电流周围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方向:小磁针静止N极的受力方向。磁感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磁场的方向,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但闭合,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从S极进去。知道P27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 .50.地磁场(A)相当于条形磁铁,地球的地理两级与地磁两极相反,并不重合,存在磁偏角。地球表面磁感线从南向北。51.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A)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的磁效应。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定则一):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知道P30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的磁感线。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二):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52.磁感应强度磁通量(A)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大小:定义式B=F/IL(与F、I、L无关,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方向:即磁场方向(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单位:特(T)磁通量:表示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多少53.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A)F=BIL(B⊥L)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即安培力: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注: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54.洛仑兹力的方向(A)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即洛仑兹力。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方向(负电荷运动反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电荷所受洛仑兹力方向。注:运动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仑兹力。一、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对比:表内容项目电场磁场研究方法、途径1研究问题静电现象及本质规律(力的直观化、模拟实验;间接(引入检验电荷、电流元等)性质)静磁场现象及本质(力的性质)二、概念对比:表项目量电场强.2单位方向意义表征电场强弱矢标性矢量(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决定因素场源电荷及场点位置定义引入检验电公式EFq1N/C1V/m与正电荷受力同向 .度荷电流和方向则)BFmIL1T1N/Am磁感应强度元运动电荷1、小磁针静止时N表征磁场强弱和方向极指向2、垂直于磁力与电流元所决定的平面磁体或载流导体及场点位置洛仑兹力的方向注意⒈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共同特点是被定义的量与用来定义的量均无关;⒉磁感应强度三种定义的条件。表3项目概念电场线磁感线定义1、不闭合(有源场)1、闭合曲线(无源场)55.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A)2、不相交3、不中断性质意义表征电场4、不存在(直观手段)5、疏密表示场的(相对)强弱,切向表示场的方向的强弱和方向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现象56.电磁感应定律(A)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公式:E=n△ф/△t57.电磁波(A)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注意:均匀变化的电场只能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只能产生稳定的电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够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电磁波8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3×10m/s。波的公式:V=f(----波长,f------频率)二、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三、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58.静电的利用与防止(A)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静电的防止:避雷针、运输汽油的车辆有一条铁链。. .59.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A)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交流电器中所标定的电压、电流均指有效值。(交流电表测得的结果也为有效值,电容器的耐压值应考虑交流电的峰值)对于正弦式交流电:U有=Um/A)2I有=Im/260.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安全电压36V;人体能长时间承受的安全电流30mA以下;一般手电筒中通过的电流0.1~0.3A;电子手表工作时的电流1.5~2uA;彩色电视机工作的电流0.6~0.65A。节约用电:家电不要待机,换用节能灯。6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A)电阻器:电容器: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装置。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一般来说,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实质是不断充放电,频率越大,充放电越快,越容易通过电容器。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频率越高,阻碍越大。注意:三种元件的描述参量:电阻R、电容C、自感系数L均取决于其构造,与外因无关。62.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63.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A)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温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为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等)的一种元件,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转换后的数据测量比较方便,而且能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了解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补充:电流I=Q/t22A)焦耳定律:Q=IRt热功率:P=IR正弦式电流:i=Imsinu=Umtt220V,频率为50HZ解题方法归纳sin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一、学习物理要善于想象(针对题意头脑中建立物理情景,头脑中搜索与过程、情景相关的物理原理-------并尽可能在纸上反映)和联想(在定律、定理、公式等)二、动力学问题解题的两种思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功能关系: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忌死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的涵义,程或状态进行细致分析,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学会对过明确已知条件,发现隐含条件,通过过程的变化或状态的特点构建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公式。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篇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篇七: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2022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2022,以供大家参考!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
;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0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
平夹角β:tgβ=Vy/Vx=gt/V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强调:(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2〕}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
可造出〔见第二册P7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2、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3、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5、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6、合位移:s=(x2+y2)1/2,7、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电流表示数:I=IR+IV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选用电路条件Rx<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串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冲量是力的时间累积效应的量度,是矢量。如果物体所受的力是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F,冲量I就是F和作用时间t的乘积。如果F的大小、方向是变动的,冲量I应用矢量积分运算。冲量通常用来求 短暂过程(如撞击)中物体间的作用力,即由物体的动量增量和作用的时间而估算其作用力。此力又称冲力。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秒(N·s)。通常用I(大写的i)表示。 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v2?=2m1v1/(m1+m2)9.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5、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6、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7、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8、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 (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108m/s,λ=c/f{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B,UAB=WAB/q=-EAB/q2022年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解题中运用的物理量要设定字母来表示,并用文字交代或在图中标明其意义,题中给定的字母意义不能自行改变。所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尽可能是常规通用的,通常是取自该物理量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一般要与课本中的形式一致。在同一题中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果在同一题中出现多个同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角标来加以区别。解物理题时遇到的物理量,不能都象解数学题一样,用x、y等字母来表示,一般也要用约定的符号来表示。 高中物理考试注意事项 1.计算大题绝对不能空着 即便你做不上来,也要写该部分对应课本中的基本物理公式。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带入题中的符号。比如说题目中电荷量是e,你在答题纸上写q往往就不会给分了。阅卷中我们老师们都严格遵守采点给分原则,也就是说,你写对了几个物理公式(与答案一样),即便没有计算,我们也给对应的分值。这是阅卷的规则,谁都不能改变。 2.重视画图 解题过程中要受力分析、研究运动轨迹的,一定要画图,养成画图的好习惯。图像画出来虽然有时候是没分的,借助于图像来分析题意很方便。另外,物理题的答案并不是标准的,有的时候你写的与答案不一样,老师们怎么理解呢?看图是一个捷径。答题纸上的内容是给老师看的(是你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不要给老师们的阅卷制造困难,图一定要画。 见到很多学生不画图,也没有个依据,就直接来个物理公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莫非是抄别人的?相信判你卷子的老师也是一样的。 3.物理试卷中几乎没有多选题四个选项都是对的物理多选题,基本上是不会有四个选项全对的。如果你物理成绩很差,我建议你把多选题都当成单选来做,这样更有利于得分,特别是多选题的最后一道题。 4.不会的暂时跳过,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同学们在考场上要注意解题时间的分配,没有思路的题先跳过去。建议多选题的最后一道先跳过,实验题的最后一个空,解答题的最后一问更是要留到最后再做。原因不解释了,大家都知道。 5.联系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典型题 遇到难题,无从下手,就回忆下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题,总是有类似的地方的。物理题本身就是有规律的,很多思考方法和切入点都是类似的。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1、质点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题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题
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B、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题
3、下列情况中,地球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上的着陆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C、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地球表面的地貌
D、研究地球接收太阳光的面积
2、参考系A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A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题
4、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A、、B、、RC、R、RD、R、题
5、体育课上,小明同学让一个篮球从离操场地面高H处自由释放,篮球经多次弹跳,最后停在操场上,则在此过程中,篮球的位移大小为()
A、HB、2HC、0D、因篮球弹跳的次数不知道,故无法判断题
6、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位移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题
7、下列所说物体的速度通常指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B、雨点落地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物体下落后第2秒末的速度题
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
9、0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0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0m/sB、10、00m/sC、9、60m/sD、9、00m/s
5、匀速直线运动A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题
9、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也一定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变小,速度也一定变小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一定小题
10、某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则物体
A、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运动的方向立即反向
C、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D、运动速度逐渐增大题
11、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醒世人,特规定了车辆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g的500倍为死亡加速度。下面是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两辆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勘察数据:碰前速度均为54km/h,从开始碰撞到停下的时间为0、002s,你判定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g取10m/s2)。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即
题
12、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
2、3之间的距离mm,3、4两点间的距离mm,则
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小车在
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
m/s、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B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V中间时刻题
13、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的速度是6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12m/s2C、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12mD、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3m题
14、某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6-2t)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2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4m/s2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m/s2D、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m/s若,则初速度为,加速度为。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①②③0V/(ms-1)T1t/s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题
15、图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vtt3tO2tA、vA<vBB、vA=vB
C、aA>aBD、aA<aB题
16、一辆公共汽车刚起步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对于0-2t和2t-3t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①②③0x/mt/sX1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A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题
17、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题
18、、在图2-2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不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t/sv/ms-10246963题
19、、一辆公共汽车进站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减速运动的过程,其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从图象可以判定:汽车进站
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方向为
。进站做匀减速运动过程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m。
12、自由落体运动A(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3)规律:
题
20、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落下,g取10m/s2,则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s。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m/s、最初1s通过的距离是m,最后1s通过的距离是m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14、力A(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2)力的三要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矢量。(3)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5、重力A(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
物体上,对于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6、形变与弹力A(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题
21、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B、3cmC、1、5cmD、0、75cm
17、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A(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d、有弹力(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正压力,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5)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6)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趋势d、有弹力(7)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用平衡法来判断。,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8)大小:题
2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F题
23、一个木箱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箱的重量为G=20N,木箱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0。最大静摩擦力为7牛,现在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木箱。第一次F=
4、0N,第二次F=10N,则两次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____N和____N。题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越难使它滑动,所以摩擦力跟物重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可以跟物体的重力无关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题
25、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下滑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18、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B(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2)力的合成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两个力合力范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题
26、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8N,则这两个力不可能是
()
A、10N,20N
B、18N,18NC、8N,7ND、20N,28N题
27、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0N和6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0NB、60NC、30ND、180N(3)力的分解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怎样分解,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4)在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两分力的大小。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题
28、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30NB、90NC、120ND、150N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是指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各个力。(2)共点
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物体能够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也就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题
2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B、2N、3N、5NC、1N、5N、10ND、1N、10N、10N题
30、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G=5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求:AO绳和BO绳所受拉力的大小。
20、力学单位制A(1)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A;(3)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题
3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N、m、kgB、N、m、sC、N、kg、sD、m、kg、s题
32、下列哪组单位与m/s2等价
A、N/kgB、N/mC、N/sD、J/m题
33、在下列几组仪器中,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的仪器是
A、刻度尺、弹簧秤、秒表
B、刻度尺、弹簧秤、打点计时器
C、刻度尺、天平、秒表
D、量筒、天平、秒表
21、牛顿第一定律A(1)伽利略理想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均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3)力与运动的关系:①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题
34、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要使物体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
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题
35、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运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只要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运动状态就不变
C、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中有一个改变,其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D、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题
36、做下列哪种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B、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C、沿直线的往复振动
D、速度恒定的运动(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题
3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火箭升空时,火箭的惯性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题
38、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如果重力突然消失,则物体的运动是
A、浮在空中静止
B、仍做自由落体运动
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刻做匀减速运动题
3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有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两个物体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惯性大小相等
2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A(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23、牛顿第二定律B(1)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2)力和运动的关系:合外力恒定时,合外力和初速度方向相同时,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恒定时,合外力和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②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③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力就有加速度)
24、牛顿第三定律A(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
用力。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A对B力和B对A力)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不可以求合力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题
40、黑板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黑板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A、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是一对平衡力
C、都是弹力
D、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题
4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题
42、汽车拉着拖车在粗糙的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对于下述的各个力的大小正确的A、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地面对汽车的阻力
D、拖车拉汽车的力与汽车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题
43、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a=F合/m受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F合
物体运动情况F合=ma题
4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运动、求:⑴水平拉力F的大小;
⑵3s末木块速度的大小、题
45、一辆载重汽车重104kg,司机启动汽车,经5s行驶了15m。设这一过程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阻力f=5103N,取g=10m/s2,求:(1)
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题
46、一个质量是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
开始运动。(g=10m/s2)问:(1)加速度大小(2)经过4s钟,物体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3)若4s末撤去拉力,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还能运动多远?题
47、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为30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90m到达坡底,用时10s、若g取10m/s2,求⑴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⑵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⑶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大小、题
4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事,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14m,轮胎与路面的的动摩擦因素为0、7,g取10m/s2。问:(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多大?(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多大?(3)刹车后经过1s和3s,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大?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二超重与失重(1)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2)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3)物体对测力计的作用力的读数等于零的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液体对器壁没有压强。(4)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5、功
A(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力的方向上的位移(2)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
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即(3)功是标量,单位:J;(4)正负功的物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该力对物体运动起推动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该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题
49、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B、35NC、50ND、70N题
50、若互相垂直的两个力做功分别为30J和40J,,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做的功是J。
26、功率A(1)概念:(F与V方向相同)
单位:瓦特(W)(2)理解: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3)物意: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题
51、质量为1kg的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设1s内物体未着地,则该物体下落1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1s末重力瞬时功率为W(取g=10m/s2)
A、25WB、50WC、75WD、100W题
52、轮船以速度16m/s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
1、5107N,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
A、9、0104kWB、2、4105kWC、8、0104kWD、8、0103kW题
53、第一次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F做功为W1、平均功率为P1;第二次用相同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水平面移动距离也是s,F做功为W2、平均功率为P2,那么
A、W1>W2,P1>P2B、W1 54、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A、1600NB、2500N C、4000ND、8000N27、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A(1)概念: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2)理解:(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3)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是和地球共有的,即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题 55、关于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对物体做负功 B、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C、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D、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题 56、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从地面提升到10m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1、0104J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1、0104J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1、0104J 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1、0104J题 57、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开始下落1s末重力的功率是 () A、100WB、50WC、200WD、150W28、弹性势能A弹簧的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29、动能A动能: 标量题 58、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4种情况中,能使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的是()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8倍 30、动能定理A动能定理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即 题 59、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s,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物块在该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 A、FsB、fsC、(F-f)sD、(F+f)s31、机械能守恒定律B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3、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1)守恒条件(2)EK+EP的总量是否不变题 60、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电梯匀速下降 B、物体由光滑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D、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题 61、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电梯匀速下降 B、物体由光滑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D、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4、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题 62、在离地h高处以初速v0沿竖直方向下抛一球,设球击地反弹时机械能无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球击地后回跳的最大高度是多少?题 63、有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以相同的速率v0在空中同一点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抛出,两球落到水平地面时 A、动能不同 B、重力做功不同C、机械能相同D、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hAlB题 6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为2kg的物块,从高度h=5m、长度l=10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那么,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时速度的大小是 () A、10m/sB、10m/sC、100m/sD、200m/s32、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10V以下,而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2、用公式验证机械能定恒定律,所选纸带 1、2两点间距应接近2mm3、器材中没有秒表和天平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秒表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秒表,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得到重锤动能的增量总小于重锤势能的减少量,其原因可能是: 、题 65、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A、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题 66、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用重锤时,密度大体积小的比密度小体积大的好 B、选用重锤时,密度小体积大的比密度大体积小的好 C、选用的重锤一定测其质量 D、重锤的质量大小与实验准确性无关 33、能量守恒定律A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4、能源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1、非再生能源:不能再次产生,也不可能重复使用的2、能量耗散: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有些能量转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人类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的现象 3、能量虽然可以转化和转移,但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题 67、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地球上能源永不枯竭B、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不守恒的C、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②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③等效性 各分运动的规律迭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2)运算规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是矢量。所以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题 68、某人乘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速度改变时,关于它过河所需要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正确的是()A、水速小,时间短;水速小,位移小 B、水速大,时间短;水速大,位移大 C、时间不变;水速大,位移大 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 36、平抛运动的规律B(1)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它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2)运动规律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t时刻的速度与位移大小:S=;V=题 69、从离地面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落到地面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 B、速度小的时间长 C、质量小的时间长 D、落地时间一样长题 70、从离地高度为h处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其落地的速度v等于 A、B、C、2ghD、v0+2gh题 7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B、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C、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落地速度仅由初速度决定题 72、以10m/s的速度,从10m高的塔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时 () A、10m/sB、10m/sC、20m/sD、30m/s题 7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题 7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B、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C、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题 75、在5m高处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g取10m/s2,求: (1) 气阻力,
高二物理的学考重要知识点
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的学考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二物理的学考重要知识点1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1、影响
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气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耀斑爆发的探测和预报的关切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努力揭开耀斑迷宫的奥秘。
2、耀斑的成因
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
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太阳耀斑即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式。
长期的观测发现,大多数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且黑子群的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发生大耀斑的几率越高。平均而言,一个正常发展的黑子群几乎几小时就会产生一个耀斑,不过真正对地球有强烈影响的耀斑则很少。
高二物理的学考重要知识点2功(W)功是表示力作用一段位移(空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
要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①如果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因此,凡谈到做功,一定要明确指出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了功。
②做功出必须具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因此,如果力在物体发生的那段位移里做了功,则物体在发生那段位移的过程里始终受到该力的作用,力消失之时即停止做功之时。
③力做功是一个物理过程,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在这物理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④功可用公式W=Fscosα计算。当0<α<90°时,力做正功,当α=90°时,力不做功,当90°<α<180°时,力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该力做正功)。
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功的正负仅表示力在使物体移的过程中起了动力作用还是阻力作用。
⑥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高二物理的学考重要知识点3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0.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1.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