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中班美术活动方案(1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利用纸袋,通过对折、剪、贴、画等技能表现人物形象。
2.激发幼儿制作玩偶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
3.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与环保意识。
1.视频动画《请朋友》,用纸袋制作的成品玩偶两个。
2.纸袋若干,各色卡纸,双面胶,毛线,棉花等。
一、动画欣赏
播放视频动画《好朋友》,引发幼儿对纸袋制作玩偶的兴趣,引出主题。
二、情景导入
1.老师操作玩偶小熊猫和小兔跟小朋友们打招呼:“瞧,这两位好朋友来到我们中四班了,我们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在认识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好朋友”是用纸袋做成的。
2.教师讲解示范:
①观察纸偶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们好好观察一下这两位朋友,他们长得什么样?纸袋娃娃的脸上有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纸偶步骤。
我们将纸袋的嘴巴朝下放置,这样等我们做好纸偶后小手伸进去做玩偶。
用纸袋作纸偶的脸,先在纸袋上用铅笔画出纸偶五官,方便我们后面制作时知道五官所需的大小及粘贴的位置。
画好后,我们开始制作五官。想想自己想制作什么样的五官,然后找到相应的颜色纸对折,在上面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再将画好的图案剪下来。我们一共剪了两个一样的图案,对称地贴在脸上。每剪好一个部位就用双面胶粘贴在纸袋的相应部位上。全部做好后,我们为纸偶人粘贴好看的头发,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设计发型。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设计不同的纸偶。
4.请做好的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纸袋玩偶,互相欣赏,并利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
三、总结,启发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师: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用过的纸袋,如糖果袋、瓜子袋、栗子袋等等,扔到垃圾桶里太可惜,如果小朋友自己动手把他们制作成玩偶,多好玩呀!希望小朋友平时收集更多的纸袋,放到美术区制作更多的玩偶。
春游的时候,我们带着幼儿来到了水族馆。多样的外形、多种的色彩,“珍珠鱼”、“七彩神仙”、“斗鱼”等这些来自水中的精灵,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孩子们深深地被它们的美丽身影所吸引,对鱼的外形特征充满了探索兴趣。在幼儿对鱼有一定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我设想带孩子们用报纸来做“五彩鱼”。
活动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孩子搓出报纸条后能否卷曲成型?镂空状态下的鱼眼睛怎么固定?鱼身上的花纹设计怎么体现个性化?带着这些思考,这次活动预想让幼儿运用报纸、彩纸等材料,组合进行“鱼”的外形创作和花纹装饰,引导幼儿自主表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富有个性的报纸鱼。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经验准备: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等有所了解。
2.环境准备:报纸鱼范例一件;
报纸、彩纸若干;
双面胶、剪刀。
1.观察范例
(1)“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怎样才能做成一条报纸鱼?” (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花纹、鱼鳍、鱼尾等。)
教学建议:报纸鱼范例结构要完整,给幼儿制作提供外形装饰的暗示;
操作猜想可了解幼儿的制作经验,便于示范时重点讲解。
2.示范讲解
(1)报纸斜角卷起,搓成纸条,提示要搓紧,不然报纸条容易散开。
(2)将报纸条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双面胶将交错部分粘合,鱼的外形初具雏形。
(3)选择彩纸,剪成粗细、花纹可不同的条状,贴在鱼框内,可上下、左右斜角不同方向贴。
(4)用彩纸剪成三角形、圆形或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小块,贴在彩条上可作为鱼身上的花纹,贴在鱼框上可作为鱼鳍,贴在鱼尾部可装饰鱼尾。
教学建议:步骤(1)、(2)由教师示范,步骤(3)、(4)可不示范用讲解的方式,鼓励幼儿个性化的装饰方法。
3.难题设想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
(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贴上去呢?”
教学建议:留意有新意的鱼眼睛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尝试;
了解幼儿对镂空处粘贴的想法,帮助他们完善设想。
(4)小结:“关于鱼眼睛的粘贴有几个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好,可以先用细一些的纸条粘在鱼框上,横贴、竖贴都可以,再把鱼眼睛贴在纸条上;
也可以剪眼睛时留出一段纸条,贴在鱼框的一边……”
4.幼儿操作
(1)操作要求:报纸条搓紧;
卷好后用双面胶固定;
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花纹可多一些色彩;
注意鱼鳍、鱼尾的装饰。
(2)操作问题:试试看你会用哪种方式固定鱼眼睛?
(3)幼儿操作。提示幼儿爱惜彩纸,剪下的彩纸碎片可以充分利用。
教学建议:提出操作要求时,教师再做一些动作演示帮助幼儿再次理解;
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花纹的新想法,鼓励幼儿把想法表现出来;
留意固定鱼眼睛的新方法。
5.相互欣赏
(1)将报纸鱼用鱼线穿起,高低错落挂在活动室墙面上,墙面点缀水波纹。
(2)集中欣赏。
教师:“报纸鱼把我们的墙面也变成了水族馆。”“你最喜欢哪一条报纸鱼上的图案,为什么?”“看看哪条报纸鱼的花纹很特别?”“你用了什么方法固定鱼眼睛的?”
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鱼身花纹、眼睛固定等方面进行点评。
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点,制作报纸鱼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的。由于这次手工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刚开始,个别孩子逃避挑战,还没尝试就喊“不会”,希望老师能够帮他做完。老师用先看只教不帮的方法,把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孩子,并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让他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难首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花纹装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鱼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的作品在鱼身的花纹设计、鱼眼睛的粘贴上就出现了多种创意。没有了一成不变的示范,没有了千篇一律的操作,没有了如出一辙的作品,“水族馆”里的每条报纸鱼都是那么鲜活,因为作品中包含了幼儿的想法,幼儿的尝试,以及他们继续挑战的信心。
活动目标: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
活动名称:救生圈
活动目标: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描绘夏天的景色。
2.对绘画产生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夏天的景色
2.油画棒,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
让幼儿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1.交流夏天的变化
教师: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
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怎样才能凉快些?
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
2.夏天的色彩
教师:如果我们把夏天画出来,想一想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呢?
那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呢?
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
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
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3.交代要求,引导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今天我们来画一幅夏天的画,我们用拓印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
先想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可以互相商量,正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画出夏天的特征。
展出幼儿作品。
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1、学习蛋壳小猪制作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1、实物教具:蛋壳小猪、小猪手偶。
2、蛋壳、彩笔、太空泥、彩纸、剪刀、胶水。
1、播放歌曲《小小猪》,幼儿听着音乐做律动走路进教室,分四组坐好。
2、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然后出示蛋壳小猪猪)
教师:噢!是小猪,还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
3、观察幼儿操作材料,欣赏各式各样的蛋壳小猪。
提问:
(1)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小结:
小猪从来不会介意别人怎么看它,它不介意自己的外貌外形,小猪也从来没想过要离家出走,也不会轻易离家出走,它深信这世上只有主人对自己最好了。猪的优点多得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像小猪一样可爱、懂事呢?
4、教师指导幼儿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只可爱、懂事的小猪,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5、出示小猪手偶:(套上手表演)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猪,走啊走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快乐小猪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巴不得马上把小猪制作出来。
6、想一想,说一说,蛋壳小猪是如何做成的?
(1)、长方形彩纸对折,剪出两片小猪耳朵。
(2)、将小猪耳朵轻轻折叠粘贴在蛋壳两测。
(3)、彩泥团出小猪鼻子的四条腿。
(4)、将小猪鼻子的四条腿固定在蛋壳合适的位置。
(5)、彩笔画出小猪的眼睛和鼻孔。
(6)、纸条搓出小猪尾巴粘贴在小猪身后。
(7)、蛋壳变成了小猪。
教书巡回指导
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小猪住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1、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
2、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调整活动计划和内容。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美术活动中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自主探究种子的排列方式,发现种子拼摆组合的图案美;
2.尝试用种子在瓶子上进行立体创意装饰,体验创作的快乐;
3.大胆想象,耐心细致地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与幼儿一起收集、认识秋天成熟的种子:
2.用油泥包好的瓶子若干;
分类盒、泥工板若干;
作品展台;
3.有各种瓶子的课件;
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一、认认秋天的美丽种子
教师:小朋友,秋天到了,许多种子都成熟了,看看有哪些呢?幼儿一起看一看,认一认,说出种子的名称。
(策略:以“秋天收获的种子”为话题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摆摆种子的组合造型
1启由操作让种子排排队
教师:这么多的种子聚在一起,多开心呀,它们还想到彩色的地毯上跳舞呢。现在,就请你们帮忙,让种子到地毯上排排队吧。
幼儿铺满橡皮泥的泥工板上进行自主探索操作,给种子排队。
欣赏分享操作结果。
2.让幼儿尝试用种子摆出不同的造型图案
教师:种子们排好队,准备跳舞啦,还想摆出美丽的造型呢。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摆什么造型?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用种子粘贴出各种图案。
欣赏分享探索成果。
(策略:以种子参加舞会这一情境展开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种子排队、摆出独特的造型,在看看、说说、做做中,自主探究种子排队的多种方式,在头脑中初步形成种子图案的造型表象,为后面的创作有了运用和迁移的依据。)
3.看看瓶子的精巧装饰
(1)教师提问
这么多种子在地毯上跳舞,地毯变得好漂亮。这儿还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也想请种子在它们身上跳舞,把它们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该怎么打扮呢?
(2)欣赏设计师们的设计
我们先看看设计师们打扮的瓶子,你喜欢哪个瓶子呢?你喜欢它什么?播放各种瓶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瓶子不同的装饰。
教师小结:这些瓶子有美丽的花朵、诱人的葡萄、可爱的小蝴蝶、小公鸡,还有简单的点线、小方块,都很漂亮。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瓶子,每个瓶子都有不同图案,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很漂亮。
(策略:此环节,通过各种瓶子不同装饰特点的欣赏,拓宽了幼儿的视野,打开了智慧之门,激发了更多的新思考,为后续的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做做自己的独特创意。
(1)讲解操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种子打扮这些瓶子,根据你自己的想法,让种子在瓶子上跳舞,摆出不同的图案和造型,好,现在请大家到前面选一只瓶子,让种子尽情地跳起来吧。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不同颜色、形状,运用一定的规律来创作。
引导幼儿积极动脑、大胆想象,自主装饰瓶子。
提醒幼儿种子要一粒一粒拿,掉了随时捡起来。
(策略:独创是艺术的根本,只有赋予幼儿足够的自主创作的空间,才会激起幼儿创作的潜能,展现幼儿独特的创作灵性。因此,在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教师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对种子色彩、排列方式、装饰部位的点拨与启发。)
5.夸夸大家的创作成果
(1)帮助幼儿陈列作品,幼儿自由欣赏。
(2)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夸夸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小朋友仔细看看,小种子是怎么跳舞的,摆了什么样的造型?谁来说说看,引导幼儿说出用什么种子摆了什么造型?也来夸夸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你觉得还有哪些种子的造型最漂亮?
(3)教师小结评价 (策略:此环节开展自评与互评两部分。幼儿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享受自我创作成功的幸福体验,也通过欣赏别人的不同创作构思及表现手法,激起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提问: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
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2、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活动延伸 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中班美术教育活动《可爱的乌龟》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
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4)出示一个小乌龟在中间,听听它怎么说?(“这么大的海,就我一个人住?我很孤单哦!”)请幼儿想想办法?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给大乌龟安家还是给小乌龟安家,给1个还是给几个乌龟安家,安在哪个地方,乌龟最高兴呢?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画面布局是幼儿比较难掌握的一个问题。以前,幼儿已有了画乌龟的经验,但在绘画过程中,总是会画的太小或太偏了,画面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太漂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可爱的乌龟》。
我改变了以往的绘画模式: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示范→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方法,而是制作了课件,将整个布局的问题放在课件中来解决,并且运用了幼儿较易接受的拟人化的手法及音效,帮助幼儿感受乌龟住在海水里的不同地方画面的感觉及乌龟的感受,乌龟说的话更能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布局的重要性,更易让幼儿接受。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显得更形象了,以往要幼儿将物体画中间,画大一些,画满一些,总是用平直的语调说,总有些孩子只顾自己画,不去理会老师的话,但这次通过展示课件后再画,有的幼儿画了一个乌龟,我便说:“你想想,这只乌龟一个人住,它会怎么想呢?”幼儿很自然的就会多画几只乌龟了。
幼儿在合理布局画面的基础上,也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想法与创造,有的幼儿画了许多只小乌龟,在前面画了一只大乌龟,他说:“大乌龟带着小乌龟做操呢!”有的幼儿把小乌龟画在大乌龟身上,他说:“这只小乌龟玩累了,在爸爸身上休息呢!”还有的幼儿画了一个大乌龟、中间壳是空的,再在旁边画了只小乌龟:“妈妈刚把小乌龟生下来,正教它游泳呢!”可见幼儿的想象也是非常丰富的。
在评价过程中,我组织幼儿一起欣赏了同伴的画,幼儿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讲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个活动,这个课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解决了幼儿的布局问题,还拉近了幼儿与乌龟的距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能考虑乌龟的感受,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
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1.通过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能大胆想象,运用点、线画出心目中五彩鸟的美丽造型。
3.学习客观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鸟儿装饰进程画三幅。
2.音频:钢琴曲《水边的阿迪妮娜》。
3.每人一张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若干,幼儿每人一张贴画,一块空的黑板,磁铁若干。
4.奖品:大红花3朵。
1.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儿的图案美、色彩美。
(1)老师提问:“鸟王今天要进行选美比赛,小鸟们都忙着打扮自己,谁都想做那只最美的鸟。你觉得它们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头上可以怎么打扮?脖子上、身上可以用什么打扮呢?请你们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用花、帽子、彩带打扮头;
用丝巾、项链等打扮脖子;
用图案、色彩装饰身上的羽毛;
最后打扮漂亮的尾巴。
(2)老师提问:“有一只鸟正在打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出示五彩鸟图片一,提问:“说一说,这只小鸟是怎么打扮自己的?”“你认为这样的小鸟漂亮吗?能得第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出示五彩鸟图片二:提问:“小鸟觉得自己不美,继续打扮自己。说一说,它又干什么了?”幼儿个别回答。(小鸟穿上鞋子,戴上帽子,把头发弄卷,扎上花朵,尾巴插上孔雀的羽毛……)“现在这只鸟,你看了觉得怎样?”“能得第一吗?”
重点扩散幼儿思维:除图案外,还可以从外形、动作上装扮。
出示五彩鸟图片三:老师提问:“这只小鸟还觉得自己不够美,看,它又给自己穿上了五彩衣。”“仔细看看,它的衣服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上装饰鸟。
2.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自的五彩鸟。
(1)老师提问:“你心目中的五彩鸟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说一说!”幼儿个别说。(从图案、小鸟形态、色彩方面引导。)
(2)“请你用笔画出你心目中的五彩鸟吧!”交代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1)“请画好的小朋友将作品放到黑板上展览,让大家欣赏!”
(2)“现在每人发一张贴画,你觉得黑板上哪只鸟最漂亮,就将贴画贴在这幅画上。最后哪幅画得的贴画多,它就是最美的鸟!”
(3)幼儿投票表决
“你为什么投票给它?说出你的理由。”
根据得票情况,选出“最美的五彩鸟”,并发放奖品。
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桌面。
1.幼儿欣赏美丽的鸟。
(1)教师:“鸟王今天要进行选美比赛,小鸟们一听都忙着打扮自己,谁都想做那只最美的鸟。你觉得它们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头上可以怎么打扮?脖子上、身上可以用什么打扮呢?请你们想一想,说一说!”
(幼儿思维没打开,只是单调地说,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衣服等。)
(2)教师:“有一只鸟已经打扮好了,我们来欣赏一下,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出示图片一,教师:“说一说这只小鸟是怎么打扮自己的?”“你认为这样的小鸟漂亮吗?能得第一吗?”“为什么?”
幼儿:小鸟用一些花、树叶、草打扮。
幼儿:小鸟可以用图形等打扮自己,让图形排队。
(孩子开始对活动感兴趣了,说出了可以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装饰身体.打扮翅膀等。)
教师:对,我们可以用图形、点、线、花草、树叶等来打扮。
出示图片二,教师:“小鸟觉得自己还不美,又继续打扮自己。说一说,它又干什么了?”
幼儿:它戴上了花帽子。
幼儿:烫起了头发。
幼儿:戴上了花儿,脸上还搽了东西。
幼儿:小鸟穿上鞋子,戴上帽子,把头发弄卷,扎上花朵,尾巴插上孔雀的羽毛。
教师:“现在这只鸟,你看了,觉得怎样?”“能得第一吗?”
幼儿:现在应该能得第一了。
幼儿:不能得第一。
教师:“为什么呢?”
幼儿:漂亮是漂亮,就是没颜色。(其他小朋友点头赞同。)
出示图片三,教师:“是呀,这只小鸟还觉得自己不够美。看,它又给自己穿上了五彩衣!”“仔细看看,它的衣服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幼儿:五颜六色。
幼儿:五彩缤纷。
(3)教师:“你心目中最漂亮的鸟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说一说!”幼儿个别说。
幼儿:我想给它戴上王冠。
幼儿:我想给它扎上三根辫子。
幼儿:我想给它围上妈妈的丝巾。
(我想给它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我想给它装上孔雀的尾巴、鸳鸯的羽毛……)
(4)教师:“请你用笔画出你心目中的五彩鸟吧!”
2.交代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同时播放音乐《水边的阿迪妮娜》。
重点指导:用各种图形装饰鸟,注意色彩的协调。
3.幼儿互相批评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1)教师:“请画好的小朋友将作品放到黑板上展览,让大家欣赏!”
(先画好的幼儿在相互评价,窃窃私语,有的收走了油画棒,自己整理桌面,有的画好后,帮着旁边的小朋友涂色。)
(2)教师:“现在每人发一张贴画,你觉得黑板上哪只鸟最漂亮,就将贴画贴在这幅画上。最后哪幅画得的贴画多,它就是最美的鸟!”
(3)幼儿投票表决。
教师:“你为什么投票给它?说出你的理由!”
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鸟儿身上的花纹漂亮,有的说小鸟的尾巴五颜六色的很好看,有的说小鸟的脖子长,戴了项链了,所以美……
只有周子闻将票投给自己。
老师问他:“你为什么投票给自己?”
“我就觉得我的鸟好!”
“哪儿好?”
“尾巴漂亮。”
根据得票情况,选出“最美的鸟”,并发放奖品大红花。
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桌面。
刚接手这一课题,就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请教了许多老师,有的说可从色彩上着手,鉴于孩子平时玩水彩经验不够,行不通;
有的说可从图案装饰上入手。经过反复考虑,才设计了此活动,将教学定位在装饰画上。因为线和各种图案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既能表达简单的图形,又能展示复杂的形态,是塑造物体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用各种线条扩散了孩子的思维后,再涂色,体验五彩,效果会怎么样呢?事实证明我对了。
1.放手让孩子画,开阔了孩子的思路。
“说一说你心中的五彩鸟的模样,再画一画!”结果孩子的画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鸟儿发型的设计真是千变万化:有漂染的直发,有方便面式的彩发,有擦了摩丝的冲天发,也有披肩的波浪发……鸟儿身上的图案也是丰富多彩,有花式鸟裙子,有用孔雀羽毛打扮的,……可以说全班的小朋友没有一只鸟是雷同的,而且在整个作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的。
2.活动评价的公平性,能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评价再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孩子自己投票,选出最美的鸟,这是我对一个活动评价的尝试。孩子们纷纷投票,将票投给自己认为最美的画。孩子有了自主权,感觉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一个个积极发表自己对画的见解。
3.示范画的演示。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美术活动中示范和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画又往往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影响他们创造性地发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彩鸟》是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各种图案对鸟儿进行装饰,并涂色。活动开始时我给幼儿展示了一幅画的不同装饰进程,请幼儿欣赏。再请孩子画鸟,要求幼儿用不一样的线条、图案进行装饰,作品要求和老师的不一样,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很有兴趣,他们画出来的鸟五彩斑斓,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时的元素,如花、圆点、曲线、折线、直线,又有他们不同于我的独特构思,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创造性的绘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五彩鸟》这个活动中我就是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鸟,引起孩子绘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活动开始欣赏范画这一环节,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了示范鸟上用到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为接下来的作画奠定了基础。
3.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
1、学习运用杯垫拓印出鱼的身体,并能够大胆添画,表现出鱼的外部特征。
2、初步学习合理布局,尝试添画背景使画面丰富。
3、能够大胆拓印,感受拓印画的乐趣和美
1、卡纸、水粉颜料、杯垫、、抹布、毛笔、油画棒、报纸。
2、《海底总动员》的视频、音乐磁带。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鱼,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鱼的图片)
(2)这条鱼是什么形状,颜色呢?这是什么?(边指图片边认识)
小结:鱼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种颜色,头上有眼睛、嘴巴,身体上有鱼鳍,还有尾巴。今天我们用杯垫来印各种各样的小鱼
(1)你准备怎么做?幼儿讲述。
(2) 请一幼儿示范讲解。
(3)老师小结:将杯垫子放在报纸上 ,用毛笔蘸上颜料,顺着一个方向将杯垫子涂满颜料,提起来,放到画纸上,轻轻地压一压,拿开。一条鱼的身体出来啦。一条小鱼太孤单了,我们可以多印几条。
(4)在拓印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看!小鱼的身体已经拓印好了,小鱼的身体上有什么呢?我们给小鱼加上眼睛、鱼鳍吧!
1、了解绘本中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有规律排列装饰带来的美感。
2、尝试对简单的绘本角色和场景进行有规律的图案装饰。
3、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大胆表现美的能力。
1、电子白板课件《母鸡萝丝去散步》,幼儿描绘农场场景的单个景物轮廓若干。
2、课前欣赏绘本,对绘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1、发现并了解绘本中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
2、尝试对简单的绘本角色和场景进行有规律的图案装饰。
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母鸡萝丝的农场》是基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发散延伸的一节中班美术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佩特·哈群斯的成名作,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全书仅有非常简短的8句话,而图画正是此书的精华所在。幼儿第一次翻阅该绘本时就深深的被书中的图画所吸引,绘本里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构成了的华美的图案,狐狸身上的如绣花似的花纹和灵活的身段让人着迷以及柔和艳丽的黄色调如温暖的阳光,这些美好的因素都被一个幽默的.故事串连在一起,成为我们良好的美术欣赏教材。但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发现图案中的排列规律,感受图案整齐有序的美感,远比理解故事本身的情节要难。尤其是书中线图案元素的分解,是需要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学习感受。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设备,它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为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本节课上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使用了白板以下功能:
信息展示:将绘本中的图画通过扫描制作ppt,再导入该软件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或者直接用手指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播放、翻页等操作。
交互控制(幕布):设置悬念,将分解元素对应的图片用幕布遮挡(显示局部图遮盖完整图),激发幼儿探索,猜测的兴趣,同时也激发幼儿将分解的图案元素和原图做对比,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交互控制(放大镜):在smart软件中,使用魔术笔在白板上画方形闭合区域,框内图片则被放大。这是本节活动使用的重要功能,我通过放大镜将绘本中的典型图案放大重点观察分析,便与幼儿发现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如:农场中建筑的屋顶和墙壁、柳树的树叶、青蛙身上的圆型花纹等。)
交互控制(聚光灯):同样使用魔术笔在白板上画圆形闭合区域,圈内区域变亮突出,其余部分模糊,制造出殊的视觉效果,减少其他图片的干扰。起到重点突出的作用。(苹果树的树枝与苹果的交替排列。)
幼儿与白板的互动(拖放):电子交互式白板的一重大优点则是教师,幼儿与机器的互动,在分析完相关图案后,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找出其他的图案。(请幼儿在提供的图片中寻找并画出整齐图案的部分)这不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同时也检验了幼儿的学习效果。
一、回忆绘本,讨论喜欢绘本的哪个地方。
t:这是什么书?喜欢这本书吗?喜欢哪里?引导幼儿欣赏图案。
t:这本书里的图片也非常漂亮,而且老师还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一个关于图形和颜色的秘密。瞧~
(该部分软件使用分析:白板显示绘本封面图,帮助幼儿回忆绘本内容)
二、寻找有规律排列的图案
1、白板显示图一(单一元素排列):
t:这是绘本里的一小块图片,看看这些是什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t:一个个长方形整齐地排好队,这是什么地方呢?
(分别显示砖墙的局部和完整画面。)
t:原来是长方形的砖头在整齐的排列,形成了一片漂亮的砖墙。
2、白板显示图二(线条和图形交替排列狐狸尾巴):
t:再看看这些事什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t:这是哪里的花纹呢?(分别显示局部图和狐狸完整图)
小结:瞧,多有趣,当图形也跟小朋友一样整齐的排队时,画面变得很漂亮。而且画这本书的画家很聪明,有时候他让一种图形来排列,有时候他又让图形和线条轮流排列,这样画面的变化就更丰富了。
3、显示图三(色块交替排列母鸡尾巴):
t:原来是黄色和橘黄色方块整齐的排列,形成了母鸡萝丝漂亮的尾巴。
t:这是书中哪里的花纹呢?(萝丝尾巴)
小结:画这本书的画家为什么要用这些这些整齐的图案来装饰书中的角色呢?
(引导幼儿感受有规律的图案给人带来整洁、统一的美感)
(该部分软件使用分析:利用photoshop将图案分解,显示分解后局部图,使用幕布遮盖原完整图)
三、再次欣赏发现绘本中的装饰图案。
找找绘本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种排列的装饰方法。
进行交流和分享。
t:瞧,这样的轮流排列,像不像漂亮的彩色玻璃窗。苹果树真漂亮!
(难点:苹果树的树枝与苹果的交替排列。)
该部分软件使用分析:使用放大镜和聚光灯重点突出所要分析的图案,并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发挥幼儿与白板的互动。
四、尝试创编图案装饰萝丝的农场
给幼儿提供简单的图形,请幼儿画出有节奏的装饰花纹或颜色。
把幼儿的作品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农场。
五、欣赏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1、教学方式快捷有效,真正帮助教师解决重难点。
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组织教学帮助我简化了教学活动的各项准备,它可以展示各类信息资源,支持多种功能。这些优点让我不需要为每个孩子准备绘本,直接分享呈现的电子资源。它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因为白板所具有的应用,如拉幕、聚光灯、放大镜,擦除等的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其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本节活动的重难点分别是:
1、发现并了解绘本中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
2、尝试对简单的绘本角色和场景进行有规律的图案装饰。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发现图案中的排列规律,感受图案整齐有序的美感,远比理解故事本身的情节要难。而通过使用软件重复将示范图案进行分解,对比,并使用放大镜,聚光灯重点突出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排除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有的放矢地解决了重难点,在后面的幼儿操作中,我发现了很多幼儿都能够找到类似的图案。
2、以幼儿为中心不断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重点不在白板,而在互动。教学互动包含沟通、回馈、参与等方面。课堂上师生的人际互动包含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多向传递,是师生间的给与得,并由此引发新的理解与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强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互动(白板新功能)、物理互动而忽略幼儿的中心地位,则幼儿无法获得综合分析、评价、欣赏、理解、想象与创造等能力。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课堂”中,“互动教师”的优先性远高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本节教学活动的创编图案活动中,我可以增加更多幼儿与白板互动的空间,如请幼儿上台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便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检验学习效果,解决出现的问题。
3、关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及时生成性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是教师演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课件的播放是线性的,牵引着教师和学生一步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即使在某个环节允许有多个分支选择,也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万一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教师已经不可能再对课件进行修改,只能牵强地引领学生或一带而过。在本次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当我用放大镜将青蛙身上的图案放大时,幼儿并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发现不了青蛙身上的整齐图案,于是我们又共同尝试寻找了其他的图案。而青蛙身上的图案,在课前我已生成,并准备带领幼儿分析,当孩子不能理解内化时,我可以及时生成其他适合幼儿的图案资源。有了白板,老师便能灵活地应对突发的课堂事件,幼儿回答什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展示什么;
幼儿需要什么,我们马上可以给什么。且这生成的资源马上可以直接应用到下面的教学中。可以说,及时生成性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的“灵魂”。综上所述,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使用中不断挖掘其内在功能,同时认真面对出现的问题,寻求帮助。我将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进使用白板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和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1、让幼儿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相结合,画出有趣的下雨天。
2、在幼儿想象画出人物动态情景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玩色游戏,学习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对比。
1、色彩大拼盘图一张。
2、幼儿用纸、笔、颜料、卡纸 、每人一份。各组棉签、棉线、擦布若干。
一、认识色彩明度对比讨论。(出示色彩大拼盘)
1、你们看到了这色彩大拼盘有什么感觉?
2、上面有那些颜色?(有了这些颜色产生强力 对比)
3、那些颜色最亮?那些颜色最暗?那些颜色最深?那些颜色最浅?
4、怎样使颜色变浅呢?(一种原色加白)
二、讲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们来玩色彩冷暖对比,明度变化的游戏。
1、色彩冷暖对比: 如画雨点,我们可用五彩缤纷的颜色来画。比如 色调画彩雨时,首先要考虑画纸底色的对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纸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蓝、紫色、黑色)等。
(试一试:师生一起在自己的纸上用棉线蘸以暖色为主的颜料拖画雨点或用棉签点画。)
2、色彩明度变化:如画水花,我们可用笔蘸普蓝或深蓝色加上白色再加点水的颜料画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请幼儿试画)
你们看这样玩色有趣吗?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操作、探索
1、我们在玩色前,先用蜡笔勾画下雨天发生的许多趣事的情景,然后用颜料在画面上用棉线拖、棉签点等方法进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去画,去感觉色彩的对比,画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赏、交流
1、让幼儿互相欣赏玩色中又发现了什么?
2、讲一讲,我画的雨天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那些”趣事“?
兰州刻葫芦是兰州独有的一种艺术品,其制作精细、形象可爱,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幼儿在观看、欣赏刻葫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让幼儿认识刻葫芦,了解其制作方法和技巧,并提供给幼儿适宜的操作材料和工具,体验刻葫芦的乐趣,借此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和民间手工艺品的敏感性,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民间手工艺品特有的美,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1.尝试使用牙签在泥葫芦上刻画各种线条,及用线条连接成各种简单形状。
2.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捏好一个葫芦(葫芦放在泥工板上,泥工板上贴有作品标签),兰州刻葫芦作品每组2~3个,兰州刻葫芦图片课件,牙签、纸巾每人一份。
感知刻葫芦作品图案的特点是以线刻为主。
用牙签在葫芦凸起的部位刻画直线、波浪线、漩涡线、折线等线条,并能用线条连接成一些形状。
1.欣赏兰州刻葫芦。
(1)引导幼儿欣赏、触摸刻葫芦作品。
提问:你看到的葫芦是什么形状的?(亚腰葫芦、鸡蛋葫芦)
葫芦的表面有什么?(有山、水、古代的人、猴子、松鼠、房子、字等)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触摸时感觉不平)
教师提示:兰州刻葫芦有亚腰葫芦、鸡蛋葫芦,葫芦表面的图案有动物、人物、风景、图案文字结合,触摸时感到有线条。
(2)引导幼儿体会刻葫芦图案的特点。
播放兰州刻葫芦图片的课件,分析兰州刻葫芦的图案特点。
提问:葫芦上的图案刻在葫芦的哪些部位?
教师提示:兰州刻葫芦的图案以线刻为主,线条多为黑色,图案刻在葫芦凸起的部位。
2.幼儿刻葫芦。
(1)教师示范用牙签在泥葫芦上刻线条及形状的方法。
(2)提出要求:要及时擦去粘在牙签上和浮在泥葫芦上的泥。
(3)幼儿构思并分享、讨论。
(4)幼儿在泥葫芦上创作。
3.评价。
(1)把完成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幼儿自由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兰州刻葫芦主题活动分为欣赏葫芦、画葫芦、刻葫芦三个活动。通过前两个活动,幼儿对刻葫芦的纹样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刻泥葫芦活动打下了基础。
本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欣赏葫芦,让幼儿对刻葫芦的纹样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
刻葫芦,让幼儿在自己捏好的泥葫芦上刻上各种线条,亲自体验、感受“刻葫芦”这一独特的艺术;
评价环节,把幼儿刻好的葫芦展示出来,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交流、评价辨别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
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积极地探索、创作。他们有的在葫芦上刻线条,各种线条的组合使画面生动而丰满;
有的在葫芦的上半部分刻白云,下半部分刻花朵,使画面充满想像力……整体来看,多数作品上画面较满,葫芦凸起的地方都被刻上了线条,这样的作品立体感强,非常漂亮。在参观了孩子的作品展后,教师们无不惊叹: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1.学习用吹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
2.在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吹画的方法、步骤。
3.感受画面的美,体验泡泡吹画的乐趣。
(1)黄色(深浅不同的三种)和黑色的泡泡水(用水、水粉颜料、洗洁精自制而成),吸管,黑色水彩笔,画纸,抹布,工作衣,桌上事先铺上报纸,用kt板制作的“草地”展板一块,母鸡图片一张。
(2)有关母鸡下蛋的演示文稿,投影仪,小鸡出壳录像,音乐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等。
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在班级或家里养过小鸡,观察过小鸡的外形和动态。
过程
师(出示演示文稿):暖和的春天到了,鸡妈妈产下了许多蛋宝宝,它多想把这些蛋宝宝孵成小鸡呀。鸡妈妈于是耐心地孵起蛋来。过了许多天,可爱的小鸡终于出壳了!(教师播放小鸡出壳录像并配音:“小鸡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壳,用力往外钻,哎哟、哎哟,最后用自己的力量破壳而出了!你们看,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地叫着走来了。”)
师:小鸡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表述后,师幼共同归纳:圆溜溜的头和身体,尖尖的嘴巴,黑黑圆圆的眼睛,小小的翅膀,还有两只脚,每只脚的三个脚趾朝前,一个脚趾朝后。)
师:这些小鸡的姿态一样吗?(有的头朝下,有的头朝上;
有的面对面,有的靠在一起……)
师: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析:小鸡出壳的录像既引出了主题,又丰富了幼儿对小鸡外形和动态的认识,为幼儿作画打下了基础。)
(1)教师示范吹泡泡。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吹画小鸡。现在请先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在纸上吹出泡泡的。(教师吹出一大一小两个泡泡靠在一起。小的泡泡可作小鸡的头,大的泡泡可作小鸡的身体。)
师:老师是怎样吹出泡泡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竖直拿吸管蘸泡泡水,蘸完之后轻轻抖掉多余的水,最后在距离画纸一点点高度处轻轻吹出泡泡。)
(2)个别幼儿示范吹泡泡。(如幼儿示范成功了,教师可请他介绍自己是如何吹泡泡的。如幼儿示范未获成功,教师可询问大家:他为什么吹不出泡泡?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很小……从而引导幼儿归纳吹画的要点:竖直蘸水可以让吸管吸到水,往下轻抖可以防止颜料水滴落,轻轻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等。)
(3)幼儿集体徒手练习吹泡泡。(教师用儿歌提示:拿起小吸管,竖直蘸点水,往下抖一抖,轻轻吹一吹。)
师:老师要把这些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变成小鸡,请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析: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吹画的方法,教师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策略,例如,师幼共同运用投影示范;
让幼儿通过探索操作、分析比较得出吹画的要点;
通过徒手练习和朗诵儿歌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巩固吹画的要点,等等。)
师:吸管蘸了颜料水后要轻轻抖一抖,这样颜料水就不会滴下来;
吸管不要碰到纸,要轻轻、慢慢地吹,这样吹出来的泡泡才会美。你们可以先在报纸上试吹,成功后再到白纸上吹画。小心泡泡水弄到衣服上,如果手上碰到了泡泡水,可以拿抹布擦一擦。
(析:吹画很容易失败,因此教师在幼儿作画的桌上垫了一层报纸,给了幼儿一个试验的机会。幼儿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了。)
师:请你们将画好的小鸡送到“草地“上来吧。
师(出示母鸡图片):鸡妈妈来了。你们觉得鸡妈妈会喜欢这些小鸡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整洁、造型上来表达。)
师:这些小鸡真可爱,让我们也来学做一只快乐的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吧!(在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中结束活动。)
(析:教师事先制作的“草地”背景可以让幼儿的每幅作品都得到展示,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展开讲评,提高了幼儿参与讲评的积极性。)
美术活动“可爱的小鸡”给人的感觉是灵动活泼,不乏童趣。
吹画这种形式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本次活动中的吹画不同于一般的吹画,它是在纸上吹出一个泡泡,泡泡通过由大→小→消失这一过程,色彩渐渐发生变化,有的还会形成一点自然的花纹,非常别致,再添画上嘴、眼睛、翅膀、脚,造型各异的可爱的小鸡就显现出来了,很有国画的韵味。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这种作画方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非常关注细节的设计。例如,在该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鸡出壳”的情节,有效调动了幼儿观察小鸡的兴趣。吹泡泡的游戏使幼儿乐于探索、操作,最后幼儿又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中模仿小鸡出壳等情景,这一系列的设计让幼儿自始至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为了便于幼儿吹出泡泡,教师经过多次尝试,选择了不粗不细的吸管,保证了幼儿操作的有效性。在该活动中,教师的示范清晰到位。她不仅放慢了速度,而且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操作程序与要求通过简单有趣的儿歌呈现出来,既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便于孩子们理解、记忆。孩子们在边朗诵边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吹画的基本要领。为了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操作方法,教师还请个别幼儿示范,目的是了解幼儿吹画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吸管蘸水时的方向、吹的力度等与吹画是否成功都有关系,并及时给予提醒,帮助幼儿掌握吹画的方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