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从 1937 年到 1997 年,佳能已走过了 60 个春秋。现在的佳能,已成为一个在《幸福》杂志所排列的全球 5 家最大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现有数字说明,1996 年,佳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 2205368 万美元,利润为 88187 万美元,总资产达 2257153 万美元。现在的佳能已由 6 个强大而均衡的核心商业集团构成:影像办公设备、外围设备、气泡喷墨产品、照相机、化学制品与光学产品。一方面科技在佳能过去60 年的进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从照相机到办公设备再到教学设备,佳能公司不断强调革新,总在不断努力向市场引进新的意念,并提供更高质量与更为方便的产品。另一方面佳能今天的辉煌,有其特殊的企业宗旨,那就是“共生”。
回顾佳能成立以来的 60 年时,佳能公司的社长御手洗先生将之分成两个 30 年。成立于 1937 年 8 月的佳能公司在开始时,从事高质量照相机的制造。最初的 30 年是技术突破与加强全球化进展的阶段,但这已经带来全世界对佳能公司的注目,并使佳能得到产品质量与技术革新的美好赞誉。
佳能的第二个 30 年开始于 1967 年,当时的御手洗傅士宣布佳能将成为一家“两手抓”的公司,“右手抓照相机,左手抓办公设备。”带着这句宣言,后任的社长们成功地引 入了佳能的第二个基本战略:多样化。在随后的 30 年里,随着佳能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对办公设备、电子、磁记录、电子仪器与原料等领域进行了新技术的开发。而随着产品范围的不断扩展,佳能公司遍布全球的强大业务网络已使客户基础扩展至办公室、工业甚至消费者身上。此外,自从佳能公司于 1955 年在美国成立了它的第一家海外办事处以来,佳能还加快了它的全球化战略。在 70 年代,佳能扩展了其在全球的销售网,之后又于 80 年代完成了公司生产区域的全球化,并于 90 年代在欧洲、美洲与澳大利亚建立了研究与开发机构。
佳能的非常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进展之道,那就是“共生”。“共生”哲学是由佳能的老会长贺来龙三郎先生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于 1988 年正式提出的。“共生”的目标是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共同工作与生活,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懂得并与谐相处,使地球上的每一个体都能享受到地球的馈赠。从这个角度看,只有那些在各自领域承担全部社会责任的公司才可被认为是全球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竭尽全力促进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促使各地人民重视环境保护意识。
正是出于“共生”的理念,佳能公司在保护生态方面成 为世界制造业的先驱。佳能已逐步增加了复印机再制造与墨盒可回收项目,至 1997 年 3 月,佳能已回收了 2000 万个旧墨盒。美国与中国大连的工厂今年将开展墨盒再生利用业务。佳能在全球的 20 多家工厂的环境管理系统也早已赢得国际认可,获得了 ISO l400l 国际环保认证书。此外,佳能于去年还推出了太阳能板并进行了首次生物法改土质的试验。正是出于"共生"的理念,佳能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实现了管理层与员工的本土化。今天,已有许多非日本籍的员工在世界各地的佳能企业中担任了高级管理职务。很快,在佳能公司的董事会中,也会出现非日本籍董事。在中国,佳能公司共投资了 9 家企业进行佳能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目前佳能在中国的所有 7441 名员工中,来自日本的员工仅有 94 名。以后,这一比例还将下降。
正是出于“共生”的理念,佳能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中国市场,自 1993 年到 1997 年,佳能产品从无到有,到连续几年成为中国喷墨打印机市场的霸主,其间不管是“快乐打印”概念,还是“热线中心”与“维修中心”,不管是商场的专柜,还是技术巡展,无不闪烁着"共生"的智慧与光彩。人们不禁要问,佳能的第二个 60 年,或者者第三个 30 年,会发生什么呢? “GO”,这是佳能公司为庆祝其 60 周年而设计的一个纪念标识,事实上,也是对此问题的绝妙回答。“GO”不仅仅代表过去的 60 年,又代表“Go for it”(自强不息),这句口号也正是佳能在下一个 60 年所要做的。“作为第三个时代的开始”,御手洗说,“佳能正努力成为多媒体领域的领先者。在这个时期,我们将在半导体工业中使我们的活动多样化,并开拓新的环境与医疗设备业务”。
佳能未来的全球目标,是在《幸福》杂志所排列的全球最大工业公司中名列前 10 位。御手洗说:“这意味着将与世界上那些最大的、最优秀的公司相竞争。假如我们牢牢把握住这个目标,并向着多样化与全球化战略不断迈进,我相信我们的目标将在 30 年内由理想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日本在战后时代惊人的经济成功,不是由于获得了土地,而是由于获得并应用了现代技术。在最近数十年中,最重要的技术,是信息技术。也正是对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的强力角逐与高度重视,使日本占据了家用电器、办公设备与生产设备方面的统治地位。特别是办公室设备产业是现代日本有竞争能力的产业中最大的群体之一,最近对包含办公室设备公司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技术公司进行排队中,日本佳能公司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收入最高的计算机与 办公室设备公司。这一成绩的取得,进一步说明佳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据悉,佳能总是将总部年销额的 10%拨为开发独创技术的费用。1991 年至 1995 年,美国专利注册件数前十位公司,佳能入围前五名,而且与 IBM 不分仲伯。科技也许在佳能过去 60 年的进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从照相机到办公设备再到数字设备,佳能总是不断创新。
传真机的销售额在 80 年代中期的欧洲是每年翻一番,在美国则是从 1981 年的 5.6 万部跃至 1986 年的 20.6 万部、1987 年的 46.5 万部与 1988 年的 80 万部左右。1989 年有 100多万部传真机在美国易手,使装机总量达到 340 万部。为此,《幸福》杂志曾断言:"传真机面世是个人计算机出台以来最重大的事件"。至如今,这一行业已完全被日本公司所垄断。日本公司在传真机市场大获全胜,首先是由于它们本来就拥有与它们所属的产业有关的高超技术,这其中佳能的摄影机产业与办公设备产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佳能是世界上首家推出数字全彩色普通纸复印机的公司。由于使用大直径感光鼓及微细激光点,这些复印机所提供的彩色复印水平与印刷的原件难以区分;其数字式复印机使用电子原理扫描文件,并用激光光束把图像显示到鼓上,从而具备了非常先进的图像处理功能。
佳能对信息技术的领先地位还集中在其喷墨/激光打印机技术方面。自 1987 年佳能率先发明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并取得成功后,始终走在喷墨打印机技术的前列。其“高速、安静、高质、全彩色”的产品在世界与中国市场都深受欢迎。至今,佳能在 BJ 系列喷墨打印机已累计生产超过 1000 万台。佳能的喷墨技术最有代表性的是“photo 打印”。这种打印技术要紧强调打印机参照片处理的特殊能力。佳能的 photo 打印实现了多层色彩之间的渐次显示,使得打印效果十分细腻,极具照片的品质,而且 Photo 打印还继承了佳能多介质打印功能。
佳能在喷墨技术上的辉煌也许多少对其激光打印机技术的成就形成了一种自我“遮蔽”。事实上,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就是佳能的激光打印机,人们可能还不明白。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进展,照相技术也酝酿着数字化革命。据调查说明,1997 年,数码照相机销量 200 万台,电脑销量 2500 万台,数码照相技术正在迅速变成一种主流技术。为此,作为图像技术领域先驱的佳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推出,使佳能的摄影与喷墨打印的两个技术强项珠联璧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快乐、完美的解决方案。
佳能 R&D 实行的是产品部管理体制。项目梯队不仅在新产品开发中使用,而且该方法用于解决整个佳能公司许多管理领域的问题。由项目梯队的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构成紧密的结合,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率与创新的有效性同时并举,职能部门与各分部密切合作,对提高佳能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司创立以来,一直强调尊重个人的传统,尽各类努力承认与奖励个人的功绩。为了培养个人的热情、凝聚力与制造力,在企业的每一个层次,公司都尽力制造一种激励的工作环境。佳能对研究人员的政策可归纳为下列三点:自我激励、自我意识、自我信赖。强调研究人员要意识到对企业基本目标的责任。佳能人坚信的自我意识、富于热情的心态、负责的行为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佳能研究中心的要紧入口都悬挂着六个醒目的汉字:“自强、自信、自立”。
在佳能公司的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将以领先的技术制造出最优秀的产品,我们有这种责任与义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在 R&D、产品计划与市场营销领域以一种进取的态度团结努力。"这种思想渗透至公司各部门,R&D(研究与开发)、贯穿于佳能的总体战略思想中,并成为佳 能行为与管理模式的中心。其每个产品分部的中期管理计划,都由公司产品部的开发中心制定,然后这个为期三年的产品开发计划提交到每年秋季举办的产品战略国际研讨会。佳能R&D人员相信他们的工作对佳能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柯达——人人都会用 小档案 1886 年,乔治·伊斯曼研制出第一架自动照相机,并给它取名为"柯达",柯达公司从此诞生。
1930 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 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 90%;
1964 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掉 750 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
1966 年,海外销售额达 21.5 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 34 位,纯利居第 10 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 2 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 l/6;
1990 年,1996 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 10 大品牌中,位居第 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一、产品:“人人都会用” 1877 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庞杂,包含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带它出去旅行就像带着一座实验室,务必单雇一匹马驮着才行。这还算简单,复杂的是操作,没有专门的知识与技术,谁也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摄影艺术能否弄得像“用铅笔写字那么简单”?这些伟大的疑问加上伊斯曼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1886 年,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斯曼为它起了一个字母不多,但读着响亮的名字:“柯达”。1888 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只手举着一架柯达相机,旁边是伊斯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纽,其余由我负责。”柯达上市,一举获得成功。
从此,“人人都会用”这一思想贯彻了整个柯达的经营 历程,如何方便消费者使用相机一直是柯达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1964 年,柯达通过 10 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机,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的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这种“老少皆宜”的照相机上市之初就销掉了 750 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同年,正值“立即自动”旺销之际,柯达熟悉到电子闪光灯设备不够完善,每照一张相片就得换一个灯泡,因此又于 1965 年推出使用方便的方型四闪镁光灯装置。1970 年,柯达为弥补方型四闪镁光灯离不开电池的缺陷,进一步推出了“新奇 X 系列闪光灯”。1973年,超小型匣式柯达相机诞生,这种相机方便到能够放在口袋或者手提袋里,而且照出的相片画面清晰。这种相机上市后仅 3 个月在美国一地就销售了 100 多万架,全世界销量达1000 万架;在台湾,柯达相机的家庭普及率猛增到 40%。人们亲眼地称它为"傻瓜相机"。
二、定价:“牺牲打”策略 柯达在定价中使用特殊的“牺牲打”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谓“牺牲打”,即以一种产品作为扩充市场的先锋,以高质低价格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通过扩大有关产品的销售量弥补先锋产品跌价所造成的缺失。
1964 年,柯达推出“立即自动”相机之后,定价相当低,最低者 13 美元,8 种机型中,有一半在 50 美元下列。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柯达相机备受欢迎,销售直线上升之际,柯达公司宣布:“柯达相机,人人能够仿造。”柯达将 10 年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这种大将风度令人大惑不解。然而不久人们就明白了,而且为柯达的精明所折服。原先,柯达早就考虑到了随着照相机销量的增加,胶卷冲印服务确信会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在大家争相生产“立即自动”相机之时,柯达已将生产能力重点放在了胶卷的生产与冲印上。果然,柯达的胶卷销量猛增,同时几乎垄断了整个冲印市场。“迷你型”相机上市后,柯达又以同样的方法,降低价格,使“人人都买得起”,结果柯达的胶卷、照相机及有关器材的销量扶摇直上,尽管爱克发拼力使出密集式供应的老方法,富士、樱花不借血本降价,但总敌只是柯达胶卷的销售量。
三、品牌:名字值干金 柯达的成功离不开它强有力的品牌“柯达”。柯达相机诞生之日,伊斯曼就选中了这个名字。他认为“K”是一个幸运的字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字母在世界任何国家发音都相同。今天,"柯达"连同它那黄底红字的标志在全世界 已家喻户晓,这除了证明了伊斯曼的推断外,与柯达公司建立品牌忠诚的持续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柯达建立品牌忠诚的努力之一是经常举办或者赞助一些摄影大赛或者文体活动。1897 年,柯达举办了一次业余摄影大赛,参加者达 25,000 人之众。1904 年,柯达又发起了一次旅游柯达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