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教学目标不好案例以及分析(五篇)

2023年教学目标不好案例以及分析(五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1-11 18:3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学目标不好案例以及分析(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教学目标不好案例以及分析(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学目标不好的案例以及分析篇一

“四结合”作者 济南市五十八中曲丽君

一、概述

《巴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篇章。这一节主要介绍有关巴西这个国家的知识,介绍了它的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特征、主要资源等。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载体,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借助网络资源,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协作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

本案例以“我眼中的巴西”这一学习任务为中心线索,不断地辐射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不断创设的情境问题中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情境性、自主性、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等特点。课堂教学实施以学生和教师共同准备的学习资源库为基础,教学活动由“展示学生作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小组汇报研究成果”、“组织、引导评价”、“教师小结提升”、“课后交流反馈”等七个环节组成。通过学习活动与任务的完成,学生的交际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地理科学的积极情感态度得以培养,也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升了地理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巴西的概况,包括种族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说出巴西的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特征、主要资源等。

(3)能根据巴西的相关资料提炼并阐述其自然和经济特征。

(4)能评价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5)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合理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提升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和合作的过程中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3)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目标不好的案例以及分析篇二

教学目标分析有待改进的案例

1.语文

一年级上

【教材内容概述】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一册课文15,课文内容讲小燕子在燕子妈妈的启发下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从这种学习到观察事物要仔细、发展的眼光、抓住主要特征的方法。生字12个,会写三个。语言练习点是把“看看”变成“看一看”这样的变化。

【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12个生字。在阅读中拓展、巩固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的情趣。

3、能用学到的词语进行创新写作。

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

语文

【来源】《自己去吧》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一小学兰海燕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成果)

【概述】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

5、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

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7、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不好的案例以及分析篇三

小学古诗文教学有待加强与改进

近30年来,我国语文界已形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古诗文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相关部门向中小学推荐古诗文136篇(段),其中小学1至6年级要求学生背诵古诗75首。

近日笔者针对小学古诗文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以期为古诗文教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该调查主要围绕“基本态度”与“基本情况”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包括:我国一些城乡的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古诗文教学的价值认同及态度;六年级学生古诗文的积累情况;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式、方法及途径;学校及家庭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所提供的学习条件;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等等。

本次调查是一次小型调查,本着必要性与可行性兼顾的原则,选择了全国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一线、二线及部分三线城市小学共12所,其中广东省广州市3所、广东省深圳市2所、山东省恒台县1所、河南省确山县1所、湖北省武汉市2所、四川省成都市1所、新疆北屯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所。调查对象包括相关学校的校长、语文教师、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调查以问卷为主,同时进行了一些访谈。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72份,访谈记录近3万字。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近七成的学生喜欢古诗,三成多学生表示一般,不到1%的学生表示不喜欢。

九成家长认同“小学生积累一定数量古诗文可以有效提高语文素养”的说法,而教师对此问题的认同达百分之百。

九成多的家长和教师支持“学生积累古诗文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的说法,而对此说法觉得不确定的只有不到一成。

八成多家长和九成半的教师支持在语文教材中补充经典古诗文,以丰富语文课程内容。九成半教师会在语文课程之外补充经典古诗文并要求学生背诵,八成多的家长证实了这一情况。

近八成的学校有与古诗文内容相关的校本课程;七成多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或班级举办过背诵古诗文竞赛活动;八成多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校园、楼道或教室的墙上曾书写古诗文;六成多家长证实自己孩子所在班级会经常开展与古诗文背诵相关的课外活动;八成半以上的教师会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九成半以上学生的表述证明,小学古诗文教学基本上是先由教师讲解,然后再要求学生背诵。只有极少数教师只要求学生背诵而不讲解。也有部分教师只讲解而不要求学生背诵。有八成以上的教师表示自己会采取背诵的方式让学生积累古诗文,一成多教师则不要求学生背诵。

结合访谈内容,概括调查结论如下:

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四个群体对古诗文在育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认同,认同度达95%以上。这表明,大家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有着深刻的反思,并希望能够重视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多数受访者认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积累足够数量的古诗文。现行小学课程中传统文化(古诗文是其重要内容)比重偏低,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必要的补充。

很多学校都通过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等渠道加强古诗文教学,在受访者所在学校这个比例高达80%。受访者普遍反映,通过古诗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多数学校为学生古诗文学习提供了教材;多数家长支持孩子的古诗文学习,乐于为孩子购买相关书籍;很多学校倡导家校互动、亲子阅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了良性的育人环境。

也有一些受访学校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相对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缺少权威性的教材(读本);教师缺少必要的古诗文方面专业素养,对古诗文的驾驭能力及教学能力较低;对小学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分寸把握不准,教学方法单一。

另外,目前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果尚缺少必要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具体涉及积累量、理解程度、运用水平等方面。这也是本次调查难以获得学生学习古诗文水平方面准确结果的重要原因。

据以上内容,提出如下建议:

增加古诗文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比重,并通过相关措施进行落实。通过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分类实验、稳步推进等方式,探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加强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水平。完善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具有权威性的古诗文学生读本。

组织科研人员,研制相关的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评价工具。

教学目标不好的案例以及分析篇四

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

摘 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设计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在目标的拟订中,要准确定位,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体现课时教学目标层级递进,从最根本的重难点出发,既着眼于发展性目标,更要求实于基础目标。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及如何落实。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从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开始。经过教学实践总结,我对教学目标重要性认识更深刻,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设计“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在备课时我参阅了大量的网络文章,重点对教材内容分析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了研究。

参阅网络文章时,我发现一些教学设计的问题:

案例一:

1.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3.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4.德育渗透: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比较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前三条都可以合为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只能算是二维目标,缺少过程与方法目标,它没有说清楚组织什么样的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习得能力,提高素养。

案例二:

1.通过学生的认一认、购物等活动掌握人民币的识别方法,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2.经历购买小物品、帮助阿姨解决实际的问题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认识几元和几角及同桌合作进行换钱游戏的过程,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通过认识人民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为自己买春游必需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看《一分钱》的vcd向学生渗透拾金不昧的思想教育。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比前者具体了,也有三维目标的思想,但是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它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从目标的设计开始,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其次,一味求全,曲解了教学目标的意图。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在目标设定时也要取重舍次,才能使学生学得踏实、深入。如要面面俱到,必定如蜻蜓点水,轻轻掠过,哪一个都不到位。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目标的拟订中,要准确定位,从最根本的重难点出发,既着眼于发展性目标,更要求实于基础目标。为此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分分类、换钱游戏等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三个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即1元=10角,1角=10分。

2.以识别人民币和归纳十进关系为载体,提高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3.了解关于人民币的常识性知识,产生爱国情感,知道合理使用和节约。

适度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能促进教学活动有序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体现以下几点。

第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某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差的误区,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依据教材特点、学情实际,确立教学起点,把握教学目标的有效度。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一年级学生一般都具有简单购物的生活体验,并且对购物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和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二,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如同立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识性目标。过去,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均被排除于课程目标之外,其价值成为知识的附庸。而新的课程观在体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同时,必然导致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

当然,并不是每节课的目标都是三维目标面面俱到的结合,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目标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只要每位教师都能始终心怀三维目标,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抄袭,生搬硬套,有机整合三维目标,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体现课时教学目标层级递进。

课时教学目标层级递进可以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就知识技能的习得是有层级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阐述知识技能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这种从低到高逐层递进的不同认知水平,反映出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并逐步内化的要求。另一层含义是学生间存在个性差异,教学目标的拟定要根据教学对象的起点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要求,在预设时教师应通过课前调查、分析、观察等确定班级的课时教学目标,对起点比较高的班级目标可以适度提升。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可以拟定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都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

当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凝固的、僵化的和不变的,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预设的,如果不容纳课堂即时生成的目标,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只有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教学目标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才能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核心,是提升教学效益的保障。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课堂。我坚信,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更能正确认识,深刻挖掘目标内涵,拟定出一个“全、精、实”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准绳,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学目标不好的案例以及分析篇五

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作者: 侯素娟(初中数学 河南商丘永城市初中数学班)

评论数/浏览数: 22 / 326

发表日期:

2011-11-14 22:22:33

毕业到现在我已经从事教育事业十几年了,但是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只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只注重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缺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后我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对自己教育行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认识不够,过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近两年自己所教的的班级的数学平时考试还可以,基础知识普遍掌握得比较好,答题时基础知识能力的运用还不错,因而过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

二、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成绩来看,数学成绩处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学生成绩下滑较大。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备课工作,针对性的练习,没有估计到中下等生的学习能力,无形中给中等生的听课和理解增加了难度,造成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通过试卷分析,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三、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随意完成作业或抄作业,不巩固旧知识,更不去预习新课。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成绩出现下滑。

四、没有严格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综合分析方面的能力不强,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都会错误百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

通过对以往教学行为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以后教学行为中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1、着力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备课的过程中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

3、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同时做好每堂课的课后教学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以后教学工作中,本人还要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