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学笃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大家参考。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领会好、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区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党课,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三个方面。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参阅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进行了学习。大家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下面,我重点就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再和大家进行一次学习。我梳理了一下,有10个方面的新提法、新观点、新要求。
第一处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个庄严宣告。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篇中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许下的铮铮诺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一次完成了一个大跨越,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二处是明确了一个主题。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概括,精准、简明,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紧密相连,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始终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后续复兴就无从谈起。到2019年底,全世界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包括中国14亿人口在内,总数约为28亿人。正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懈努力,使得世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数量翻了一番。
第三处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贡献为标准,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并提出了“四个伟大成就”。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第二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消灭了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第四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四处是向世界发出“四个庄严宣告”。即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二是“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三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四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四个庄严宣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赋予我们坚定的底气和自信。
第五处是第一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深刻感悟,既具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了党强大的自主优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了党之所以强大的重点优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了党强大的精神优势;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党品格高尚、心系人民的特质,展现了党强大的道德优势。
第六处是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这“九个必须”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既凝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智慧,也反映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它既是我们党之所以成功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能够继续成功的必然要求。甚至,这“九个必须”还可以转化为九个“伟大”。一是坚持党的伟大领导;
二是依靠人民伟大力量;
三是创新党的伟大理论;
四是推进伟大事业;
五是建设伟大军队;
六是开展伟大外交;
七是进行伟大斗争;
八是加强伟大团结;
九是实施伟大工程。
第七处是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的本质,昭示了其与西方民主的根本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新成果,也是理论的新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将人抽象为“选票”,将人民意志理解为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过程中,充分反映人民的具体意志、具体想法,实现人民的具体利益。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政治实践的具体形式,也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具体联结方式,是党一百年来成功的基本政治经验。
第八处就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新论断。“能”“好”“行”这三个命题早已提出,理论界也有很大研究成果。但是,过去没有系统阐述过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出过“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这个创新性命题的提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的根本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也就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也是中国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稳定奇迹的原因所在。
第九处就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命题。在讲到“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后面,讲话加上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去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这次讲话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并列来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两个结合”,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具有融通性,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
第十处就是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有三层含义。一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走的是自己的路。二是这条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三是这种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形态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为主导的新的文明形态。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新文明形态不仅在世界文明形态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更是给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
“九个必须”集中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启示、实践经验、理论认知,高度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精准提炼了历史规律,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科学指南。把握住这“九个必须”,就把握住了中国共产党未来要干什么、怎么干。
(一)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回望过去10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一切。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近代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大潮中,正是凭借这一先进特性,我们党才能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无可替代的核心领导力量。对比党成立前后中国革命面貌的根本转变,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
第二,党是领导一切的,意味着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地说就是“众星捧月”。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都不能少。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当然,党领导一切并不是说党要包揽包办一切,并不是事无巨细都抓在手上,要防止越俎代庖,陷入事务主义。党、政、军、民、学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这样治国理政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
第三,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体现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转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但也要清醒看到,有的党组织还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党委腰杆不硬、浑身乏力,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有的同志对党的领导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对党全面执政存在模糊认识。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搞自我麻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切实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句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历史演进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品格和才能,人民大众则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从而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回望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第二,人民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奇迹,是人民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铁锹”挖出了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是人民的齐心协力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钢铁长城。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才能坚如磐石、行稳致远。
第三,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自诞生以来,无论革命、建设、改革,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以前我们要解决“缺不缺”“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未来是要解决“酷不酷”“炫不炫”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科学的理论是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下三句话。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在于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第二,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丰富发展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一直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第三,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为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复杂矛盾和严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引领,要求我们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因为走对了路,这条路走得好不好,走得对不对,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这方面,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三个事实。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就能明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怎么样,人民最清楚,最有发言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一段时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讲,中国搞的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论调,都是彻头彻尾错误的。有的是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是想引到邪路上去;
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近年来,我军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航母、核潜艇等大国重器捷报频传,海军主力战舰加速更新换代;
空军主力战机迈进以“运-20”“歼-20”为代表的“20”时代;
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惊艳全球,“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圈粉无数。历史一再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须强军,没有一流的军队,就不可能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巩固这么多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就不可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强大的国防是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能打仗才能不打仗”。彭德怀在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休战协定签字后讲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六)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将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世界各国只有顺应历史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明显上升,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生物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选择。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进行努力。比如,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普遍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是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七)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更有这样的准备。这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说到国家安全,人们脑海中可能首先闪现的是战争片中炮火纷飞的场景,或者是谍战片中惊心动魄的情节,但这主要体现了传统安全内容。今天,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能、金融、生物、太空、深海、极地、人工智能、海外利益等诸多领域。这些年来,无论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战火引发的难民危机,还是恐怖主义带来的社会恐慌,无论是核泄漏事故形成的环境污染,还是疫情失控造成的各种乱象,都在告诫我们,没有国家安全,哪来的岁月静好?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
第二,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近些年来,从互联网泡沫破灭到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从埃博拉病毒爆发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显著增加。其中,既有小概率高风险的“黑天鹅”,也有大概率高风险的“灰犀牛”。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也是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的政治品质。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三,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八)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如何来理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一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实践充分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第二,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第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
(九)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能够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风华正茂,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都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
第二,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看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才能让自身始终过硬,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第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用好“九个必须”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努力把“九个必须”转化为全区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具体路径,转化为解决问题、应对风险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果,以新的赶考姿态奋力开创XX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做到“五个结合”,在学懂弄通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贯彻是一个常学常新、持续深化的过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我们不仅要坚持原原本本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读原文、悟原理,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还要坚持融会贯通学,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四史”联系起来,不断加深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领会和把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XX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已经成为全区上下各项工作的总遵循,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我们要继续学习好、贯彻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
(二)切实把学习的自觉性与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起来。党有核心才能万众一心,核心的力量成为全民的力量。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
离开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就必然弱化,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之所以能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过去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锤炼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大家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时候,只要真正做到了自觉学习,学习真有效果,政治站位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如果没有真学、真懂、真信,就算天天都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这些内容挂在嘴上,那也是空中楼阁。
(三)切实把学进去与讲出来结合起来。只有真正学深悟透,真正把握了精髓和要义,才能很好地讲出来、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才能变成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自己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还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要在全面宣传上持续用力,精心组织好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培训,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一起学习讨论、一起交流心得、一起接受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要统筹好专题宣讲、主题宣教,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推动讲话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切实把学原文和讲实际结合起来。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真能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是真能在里面找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的。只有做到把学原文和讲实际真正融会贯通,才能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和区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理论学习,自觉加强政治历练,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强化作风建设,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推动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落地落实。
(五)要把跟党走和新赶考结合起来。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党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发,在新时代中奋进,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几件贴心事,大家要把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深厚情怀,充分体现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细化项目清单、做实工作措施,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100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心潮澎湃;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壮志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