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诚达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范文推荐)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范文推荐)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19 10:10:01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贺勇【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8页(P68-7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供大家参考。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基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梳理的乡村更新探讨——浙江鄣吴村的实践

  贺勇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8页(P68-75)

  【作

  者】贺勇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系

  【正文语种】中

  文

  乡村聚落更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经济转型、社会重构、建筑再造、生态保护等彼此关联,只有整体、联动地思考与应对,方可使乡村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于详尽的调研与分析,拿出一个全面而完整的规划是可能的,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限于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建设起来却往往难以整体推进。比如由农办、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曾经或正在实施的“美丽乡村”、“农房改造”、“保护与利用”、“传统村落”等多个乡村建设的项目,其提供的资金不多,建设周期也很短。在这样一种多头管理、资金有限、建设时间有限的背景之下,会很自然地产生多头规划、缺乏协调、重复建设、注重显示度的表面工程等诸多问题。面对这样一种复杂的现实,乡村建设该如何进行,特别是如何将不同渠道的资源整合到一起,避免实施过程中各种布景式的奇异现象[1],带给乡村良性的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当下的乡村建设中,因为不同部门的要求以及各具体项目的指向性,在物质空间形态层面的建设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居。乡村农居风貌的混杂与无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也非常自然。但是对于量大面广的农居,在有限的资金之下,政府所能做的通常就是给墙体刷刷涂料、改改门窗,风貌在短时间内是统一了,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墙面变脏或居民私搭乱建,结果村子面貌相比以前可能更加混乱。而且更为糟糕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一些居民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与习惯,房子主体完工后,故意不粉刷,形成所谓的“赤膊墙”,等着政府给他们买单建设。

  (2)重要节点、道路、水体等沿线景观整治。为了将相对分散的村子连点成线成片,各类“景观廊道规划与建设”也在乡村中非常流行。其重点在于廊道沿线的建筑、景观及一些重要节点,优点是能迅速提升廊道沿线的景观展示效果,方便检查验收,但由于与聚落本身及村民的日常生活缺乏紧密的联系,所以这些建设通常会沦为表面工程。

  (3)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该类工程对于村庄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进行这类工作,如果再碰上因征用一定的土地需拆迁安置部分村民,工作则更加困难。

  笔者认为,政府买单的农居风貌整治不可为(因为民居发展与建设的自身规律与属性);表面工程化的景观建设不宜为;公共空间与设施的建设却应大有可为,这是政府可以做、也应该做的事情。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与意义:政府的职责原本就应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乡村环境的发展、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是在结构性的层面提升乡村居住与生活环境的水平;公共空间与设施的逐步完善会引导乡村产业的转型,促进社区精神的培育,塑造具有新地方性的建筑风貌,从而带给乡村长远而健康的发展。不过,乡村不同于城市,乡村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有其特殊性,其布局、定位、规模、运营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方可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另外,村落公共空间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状态或类型,隐性公共空间主要由生产经营类与日常生活类两种类型组成,与显性公共空间(主要是用于祭祀、集会、公共服务与休闲的设施和场所)融合后对整体村落形态的演化产生影响。根据这一特性,在村落的规划中,公共空间的节点布局与属性调整可以成为村落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导控方法[2]。

  本文探讨的鄣吴村以及几个小房子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2010年以来,我们团队在那里已经建成十多个小房子,关于已完成的单体建筑,在一些媒体中已经有了陆续介绍,这里不再过多重复。本文将这些个案建筑放在鄣吴村以及周边村落的发展这一整体的视角之下,探讨其在建设策略与方法上的意义。这些案例始于一个个单独的项目,但现在却似乎可以逐渐整合起来,回应上文中乡村建设应强化对于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建设的理念。

  1鄣吴村核心区范围(即保护范围)

  2鄣吴村的街巷空间

  3鄣吴村1978年以前的中心:位于老村几何中心

  4鄣吴村2000年的中心:向南偏移

  5鄣吴村现在的中心:向西侧的鄣吴镇中心位置迁移

  鄣吴村是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其核心区有500余户、1800余人。保留下来的老房子很少,绝大多数房子都是1980年以后建造的,但是其历史上由“八府九弄十二巷”和穿村小溪构成的空间格局却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农居也维持着高密度的紧凑状态,所以该村依然显示出一种比较强烈的传统风貌特色(图1)。自2000年以来,当地政府一直在进行该村的保护、更新与发展的工作,早期以吴昌硕故居的修复保护为重点,之后着手“八府九弄十二巷”街巷空间以及水系的梳理,最近几年则着重加强对相关公共设施的建设。笔者自2010年以来介入该村的规划与建设,陆续完成了其保护规划及垃圾站、公交站、书画馆、社区中心、公厕

  等多项公共建筑与设施的设计,也经历其建设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过程带给全村的积极变化。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1公共空间的梳理:基于既有空间格局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八府九弄十二巷”及穿村小溪是鄣吴村最具特色的外部空间,毫无疑问,也是鄣吴村历史保护与发展的基础,这一空间格局必须很好地保护、延续下来(图2)。然而,空间是生活方式的映射,当下的生活方式相比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种内向、封闭、高密度的传统空间模式再也无法满足当下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所以也有必要使其变得适当开放、多元,并引入更多的设施与功能,使得外部空间转化成可以满足、激发公共生活的场所。

  在过去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鄣吴村村民日常生活中心经历了“南移”、“西迁”、“回拽”等多个阶段。不同于那些曾经有过许多大户人家的富裕乡村,鄣吴村没有书院、祠堂这些公共建筑(这与太平天国时期,鄣吴村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有关),所以在村中老人们的记忆中,鄣吴村最热闹的地方(他们心目中的村中心)曾经位于其几何中心(图3),也就是现存的余氏门楼这里。后来村庄不断向南扩展,特别是随着吴昌硕故居的修复和沿河道路的拓宽,中心南移到吴昌硕故居前的广场(图4)。之后随着昌硕文化街以及鄣吴镇的建设,鄣吴村的中心开始西迁,并且这一趋势还在逐渐加剧(图5)。中心的移动是一个复杂又十分有趣的事情,其位置的改变与该地方的可达性、设施的水平、景观的质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鄣吴村的案例中,经过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心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新的道路和街巷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道路格局及公共服务与商业设施水平。中心的偏移往往也意味着远离中心区域的衰落,修谱大屋、金家大屋的颓败就是明显的例子。

  在鄣吴镇新区还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如何将鄣吴村的中心适当往西侧回拽,使得老村和鄣吴镇中心之间能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是一个关系到鄣吴村在长远层面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具体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1)可达性的提升:一方面,针对村内的街巷空间进行梳理,使之在维持原来基本格局的情况下,尽可能通畅,主要街巷可以通行小型三轮农用车;另一方面,借助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及实际的调研,在部分区域增设街巷,以改善那些区域的通达性,具体详见空间句法分析(图6~8)。(2)进一步保护、修复昌硕故居及门前的广场空间,保持并挖掘这一省级文保单位的核心价值与魅力。(3)在核心区增设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将一些老房子改造或重建,提升公共设施及其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本地人和外来人在此居住、生活、游憩,从而维持并提升乡村空间内在的活力。

  6模拟原始状态空间整合度分析:整合度最高(即颜色最暖)的区域是吴昌硕故居之前的部分

  7调整后的整合度轴线分析图:整合度最高的区域已经偏向了西侧的鄣吴镇中心位置

  8现状空间整合度分析:整合度最高的区域重新回拽到吴昌硕故居之前

  9鄣吴村公共空间系统

  10公共空间示意图

  11公共设施分布图

  2.2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设施完善:基于改善村民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潜力的目标

  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吴昌硕故居、传统制扇等这一独特的自然、人文及产业特色,鄣吴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为人文旅游和文化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型村庄。目前鄣吴村的产业主要还是以农、林、竹扇加工为主,如何逐渐转向休闲旅游和文化产业?如何实现政府引导、村民自主积极参与的目标?这些都是鄣吴村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鄣吴村提出并实施了以公共空间的整合和公共设施的配置为着力点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在大量的分析基础之上,基于资源整合、引导和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潜力,针对鄣吴村的发展提出了“一街、一带、一环、多片”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整合及布局模式(图9~11)。“一街”指昌硕文化街,该街是鄣吴村内最重要的生活性交通街道,与村内多条街巷相交,同时也是该村商业、文化活动的中心,吴昌硕故居、胡氏民居、扇子博物馆、竹扇加工展销店等都分布在街道两侧。“一带”指穿过鄣吴村中心区的小溪滨水带,这一带上的水系与街巷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滨水空间,也是展现鄣吴村特色街巷空间与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一环”指以吴昌硕故居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一条环状街巷空间系统,通过它将鄣吴村的各个重要景观节点有效串联在一起。“多片”则是指由“一街”、“一带”、“一环”所划分形成的不同片区。一环以内的区域为开放型居住组团,游客活动及各种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分布在这些组团内,其他部分为内向型居住组团,旅游活动相对较少,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被过度打扰,从而平衡发展旅游与保证居民日常安宁生活之间的关系。

  公共建筑与设施的布局特点可以概括为:规模小、分布散、内在系统性强。规模小,可以使得建筑的投资少、布局灵活,在实际建设中很容易操作,建成后的建筑可以很好地融入原有的街巷空间与肌理;分布散,可以使得这些公共设施相对均衡地置于村落之中,同时也使居民有平等的机会享用这些设施;内在系统性强,是指这些设施在功能上相互支撑,在交通上相互联系,在风格上相互呼应,在管理上相互统一,从而构成公共空间的结构骨架系统(图12)。

  在道路及街巷、水系空间梳理之后,鄣吴村在其核心区则着手进行并已经完成了一系列项目(图13~21),如昌硕故居的保护、扇子博物馆(由原大队部改造而成)、书画馆(危房拆后重建)、海报博物馆(改造+部分新建)、公厕等。在其外围地区则建成了公交站、垃圾处理站等项目。已建好的一些公共设施(如书画馆、海报博物馆、扇子博物馆等)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成的文化公司来统一经营。随着政府各类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鄣吴村将陆续完成其他一些弘扬吴昌硕诗、书、画、印的文化展示以及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并引导、资助村民开办餐饮、客栈等,从而最终完成乡村产业的成功转型。从现在已经完成的项目来看,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仅明显提升了乡村公共设施及其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梳理了乡村的公共空间,改善了景观环境,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清华大学青锋老师在考察了无蚊村的小卖店之后如是评价:“原来的小卖店仅是在地点上位于村子的中心,而现在的小卖店才是整个村子空间结构、场所氛围、活动交流的中心”[3]。

  12建成公建分布图

  13鄣吴书画馆

  14鄣吴公厕

  15鄣吴垃圾站

  16鄣吴公交站

  17玉华公厕

  18景坞旅游接待中心

  19景坞社区中心

  20无蚊村小卖店

  21鄣吴扇子博物馆

  2.3公共设施/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基于新地方性的建筑风貌

  在乡村里建房子,建筑风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或乡土、或现代、或折中,是通常采用的三种模式。我们在鄣吴村已经建成的十几栋小房子,如果一定要贴个标签,我想更多应是“在地建造”。地域性原本是建筑的固有属性,关注环境与场所也本应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可不知何种原因,地域建筑近几年突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一些概念,诸如地区、地方、地点、本土、在地等概念也频频出现。这些概念中,“地域”(地域主义)与“地方”(在地建造)成为两个

  颇值得讨论的话题。关于其间的区别,清华大学周榕老师早有一些深刻的阐述:“……前者更多是一种普遍性的地方知识与建筑类型,后者则更多是针对具体场地条件与生活、行为给出的个性化解答……‘在地’表达了‘呈在于地’的建筑理由,‘因地而生’的设计线索,‘与地同在’的理想追求。”[4]以此来判断,这里所展示的几个位于乡村里的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在地建造”。在鄣吴村的建筑实践中,我们尽量少谈形式与风格,更少提通常的概念与文化,而是将建筑活动拉回到乡村建造的本源,即作为对于场地与生活方式的真实、直接、经济的应对[5]。所以我们选择当下普遍、常用的材料,依托地方工匠与村民,边施工、边修改,直到找到大家都普遍接受的建造方式(我们将此称为非正式的设计建造模式)。在鄣吴村核心区的新建筑,在形体尺度、色彩上与传统建筑相呼应,但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与样式,强调街巷、廊道、小广场等这类公共空间的创造,建筑形体本身退居背后(在一个高密度的乡村聚落里,也很难呈现一个完整的建筑形体),给人感觉建筑原本就在那里,而不是经过建筑师刻意设计的。在鄣吴村外围的新建筑,其形式、材料、色彩的选择则更加自由、灵活,努力表达出当下的地方精神:工业化与手工混杂、简约、经济、高效。对于一个乡村而言,风貌统一固然是一种美,但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建筑并置在一起,只要它们被整合到统一的公共空间与结构系统之中,或许会更有魅力,因为这种多元与混杂顺应了生活的要求,也反映了时代精神。

  乡村聚落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自发、自主的过程,就其单体民居的建造方式,拉普卜特早有论述,是一个“模式+调适”的过程[6]。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几套通常的民居图纸,就可以引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及其村落。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只能是“房子”,而非民居,因为民居本质上是长时间之下居民的集体认同与自觉遵守的“类型”,而不仅仅是某种固化的符号与形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民居建筑是不可“画”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精美图纸难以在乡村落地的根本原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鄣吴村关注公共空间,从公共设施入手,逐步推进,以

  此来引导产业的转型以及民居的建设,或许不失为一条适宜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的工作方式也是一种社区建筑师的状态,以引导而非主导的方式深入乡村聚落与社区的内部,与当地政府部门、村民合作讨论,不断修正、调整方案,参与实施全过程,从而促进乡村新的地域风貌的形成。最后,如果要用几句话来概括鄣吴村在公共空间与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可以归纳如下:规模小,但如针灸般激发周边地段活力;布局分散,但彼此关联、构成系统;风格延续文脉,但创造一定差异;非正式的建造方式,尊重地方习惯与经验;运营中利用市场,但权属与利益归于社区。

  *注:此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410,51238011)。

  图片来源:所有图片均为作者绘制或拍摄。

  【相关文献】

  [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卢健松.当代村落的隐性公共空间——基于湖南的案例[J].建筑学报,2016(8).[3]青锋.来自鄣吴镇的消息[J].建筑学报,2016(8).[4]周榕.建筑是一种陪伴——黄声远的在地与自在[J].世界建筑,2014(3).[5]贺勇,孙炜玮.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J].建筑学报,2011(4).[6]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李颖春,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诚达文秘网 https://www.rk1k.cn Copyright © 2019-2025 . 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诚达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9042126号-1

Top